第二十四章 期末
作者:清涵101228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50

自此以后,杨兵兄妹三人每个星期都到外公家去学书法,平时在家习练,任何学习的过程都是枯燥的,开头或许感到新奇,但新奇感一过,日复一日的重复练习要坚持下来也不容易,杨玉内心是个大人,比这更难的事她都能做,这点也算不了什么,杨兵和杨勇可是真正的七八岁的小孩子,杨兵还好些,已经读了一年书了,有时还坐得住,杨勇才刚上学,之前也没上过幼儿园学前班什么的,有时候就有点坐不住,好在每天都只练习半个多钟头,二叔二婶有时鼓励加表扬的,让杨勇自信心大增,渐渐地也就形成习惯了,字也越写越好了,杨兵也是,不能坚持的时候,杨玉就说一些表扬和崇拜哥哥字写得好的话,杨兵听了也很受用,陈启英看着儿女懂事上进,也不吝夸奖,杨兵也是慢慢进入状态了,至地杨玉,她学书法的目的本就不是想当书法家,只是想让以后的字写得好点,拿得出手就行了,也就没刻意地非要写多好,反正她还小,相信只要坚持练习,到长大也不会很差吧。

外公给他们上课的时候,除了教书法外,还给他们讲一些读书做人的道理,他的这些道理都是从以前的启蒙书上教的,也给他们讲一些《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反正也不要他们非要背下来,只是把里面适合他们的道理用故事的形式讲解给他们听,在这样的传统故事熏陶下,三个孩子越来越懂事了。

在外公家很多时候都只有吃饭时才能和外婆舅舅交谈,杨玉心里想着要帮舅舅,吃饭时往往问外公外婆一些他们以前的事,外公也是很喜欢怀旧的人,就给他们讲一些以前在城里生活的事,几个孩子也爱听,连舅舅也很喜欢听,平时外公外婆也不讲,杨玉就故意问一些,以前外公经营船只啦,城里居民的营生啦之类的问题,外公也就给他讲解一些经营之道,他自小在城里长大,县城因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所以县城解放前很繁荣,也见过很多事物,有时就讲一些经商的方法,什么人做什么生意起家啦,什么人又因什么失败啦,哪家店信誉好,哪家店回头客多之类的,一桌子大人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杨玉相信,只要舅舅能对做生意有一定的了解,开放市场以后如果有机会他也能做得来吧。

在这期间,杨玉三人迎来了期末考试,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考完试也该放寒假了,半期考试的时候,杨玉考了双百,杨勇语文九十九分,数学一百分,只比杨玉少一分,在班上第二名,看着妹妹比自己考得还好,杨勇有点闷闷不乐,杨玉只好安慰他,其实杨玉心里想,如果不是有我,你就是第一名了,我都三十几岁的人,连这点考试都搞不定那才好笑呢。杨兵半期考试考了班上第二名,这让陈启英非常高兴,儿子成绩稳定了,一次考好不算好,那可能是侥幸,连续几次测验考试杨兵都考得很好,说明是真的好了。按说不该拿成绩衡量孩子的学习,但当家长的平时也不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只能通过成绩来看了。这种情况从古至今以至到今后N多年都会是这样的。

试卷发下来,杨玉扫了一眼,很简单都是书本上的,只要上课用心听了的应该都很考好,勇哥这次能考双百吧,自从半期考试以后,他学习更认真了,真是一个好强的人。语文也就是考些拼音,生字词语什么的,一年级也考不出其它的,数学更是这样,基本就是些简单的计算题,前世儿子考试的时候还有几十分的聪明题,附加题之类的,现在什么都没有,就是上课老师教的,对杨玉来说太简单了,还没到考试结束的铃声就交了卷出来了,她实在不想在座位上干坐着了。老师也知道杨玉成绩好,也没有说什么收了卷子就让她出来了。

独自一人在外边玩了一会,考试结束了,小学生们都纷纷涌出了教室,杨小玲和王辉跑到杨玉身边:“杨玉,你怎么那么早就交了卷了呢,你做完了吗?”

“当然做完了,很简单的题啊,你们做完了吗?”杨玉回答。

“我做是做完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全对。”杨小玲说,她成绩也很好,上次在班上是前五名。

“我也做完了。”王辉也说,王辉很聪明好动,就是有点马虎,上次半期考试,她居然漏了好几道题,结果只考了九十二分。

一年级的小学生闹的笑话也多,半期考试的时候有个男同学考完试居然把试卷放进书包带回了家,每二天又带到教室,弄得老师哭笑不得。

回家的路上,杨兵问弟弟妹妹考得好不好,杨勇说:“应该可以吧,卷子上的题我都会做,做完还检查了的。”

杨玉臭屁地说:“我也全做完了,不出意外的话,语文数学都能考双百。”

杨兵不相信的说:“别把话说太早了,到了考不到才笑人呢。”

杨玉说:“哪能呢。”说完还故意昂起头。

杨兵敲敲杨玉的头:“还说呢,你看小勇多谦虚。”

“我是没把握能考双百。”杨勇说。

“这样才对,外公不是说过吗,做事要留余地,小玉,你要是考不到双百,我就羞你。”杨兵说。

“怕什么,我一定能的。”杨玉说,心里想这么简单的都不能全对,那以后我也不用学了。

“对了,哥哥,你光说我们,你考得好不好。”杨玉把矛头指向了哥哥。

“应该可以吧,我也是都会做,也检查了的。”杨兵说。

“奶奶说,今年如果我们三个人都考得好和话,过年就一年给我们两角钱压岁钱,让我们自己用。”杨勇说,奶奶是说过这话,那是鼓励孩子们的。

“我要用钱买鞭炮。把它拆开,一个一个地放着好玩,小勇,到时候我们一人买一挂百响的。咱们一起玩。”杨兵憧憬地说。

“好,到时咱们到竹林里放。”杨勇也说,男孩子都喜欢玩炮仗。

“小玉,压岁钱你想干什么。”

“还早呢,到时再说吧。”杨玉心里翻白眼,两毛钱,能干什么,瞧两个孩子高兴地,还不知道拿不拿得到呢。

过了三天到学校拿通知书,布置寒假作业,这一个学期就结束了。

杨玉果然考了双百,杨勇也如愿考了双百,两人并列全班第一名,老师给他们发奖状的时候,说了一些鼓励的话后,还感叹地说了一句:“杨家的孩子就是会读书啊。”杨玉可不敢苟同这句话,还早呢,现在才一年级什么都看不出来,要是到了高中成绩都还这么好还差不多。

杨玉的小朋友杨小玲语文九十八分,数学九十八分,也还不错,王辉这次没有马虎语文也考了九十六分,数学考了九十四分。

班上还有几个男孩子数学才考六十多分,真不知这此孩子怎么学的。其实也不怪,有的孩子懂事晚还没开窍,杨兵一年级成绩也不好呢。

杨兵这次更是不得了,考了全班第一名,回家的路上几乎是小跑着的,想马上回家告诉妈妈,害的杨勇杨兵跟都跟不上。

回到家,三个孩子都考了第一名的消息迅速传开,全家都喜气洋洋的,虽然才一二年级,但也是值得高兴的好事情。奶奶马上给三个孩子拿糖果饼干吃,这些糖果是平时奶奶用来润喉的,饼干也是亲戚来家的时候送的,平时都舍不得吃。

过了几天,小姑也从城里放假回来了,她如今在县中上高中,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有时小姑回家,杨玉又到外公那里去了,杨玉都好长时间没看见她了,这一放寒假,除了做事,就整天粘着小姑不放,连做作业都和小姑一块。

快过年的时候大姑也放假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