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少年将军
作者:占争贩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756

云少爷等插进人群,看时,那校场中间已经被隔出了个大圈子。.四面都有军兵把守。圈子里边设了四个考场,第一个考场考的是弓术,地上一溜排开三把长弓,三个草靶。依次是八十斤,二百斤,竟然还有张三百斤的角木硬弓。

第二个考场考的是开弩,地上放了一张脚努,一张床弩。却没有靶子,亦没有弩箭。

第三个考场考的是枪棒,旁边摆了两个枪架,但枪头都被折去,和棍棒一般,都包上了软布。枪都是军中近战肉搏标准的五尺点钢枪,棍棒却分了很多种类,齐眉棍,三节棍,双棍,短棍一应都有。

第四个考场考的是马术,人也围得最多。里边三个士兵牵了三匹马,一匹红色,两匹青色,蹬鞍缰绳等俱全,高约四尺,竟都是上等的军马。

云少爷虽然执挎,但好歹也是将门世家。一看便啧啧连声,这个募兵可不简单啊,也不知是哪个部门在这里征兵,自己怎么一点消息都不知道,这可奇怪。再仔细看时,四个考场都设有专门的考官,而且竟都是指挥使亲自坐镇,这可不得了。难道是禁军募兵么?也不对啊,禁军这种豪门队伍,哪里有到草野来征兵的。

咚咚咚,三个闷鼓响过,场地里逐渐安静下来。四个考场中的一个带甲的考官,一个指挥使军衔的军官,站出来大声吼道:“天恩浩荡,国运昌隆。吾等乃冀国公部下征北二部,奉衡昌兵马司游骑将军石永平之命,组建天荡军,辖五营,月俸十两白银,享禁军从牌,众军兵精壮年均可应征。”

穆永平,听到这个名字场中人一阵喧哗,怪不得谁这么大手笔,原来是少年将军。当听到月俸十两白银时,众人都开始交头接耳起来,十两白银,这俸禄高得咋舌。虽然是禁军,也是拿不到这么高的。这简直是将系禁军,京城的护卫禁军的待遇。比征讨系的不将系禁军的月俸高出整整一倍,这绝对大手笔,也不知这天荡军该是什么来头。但精锐肯定是绝对的了。人群里一阵躁动,若参得进这样的军队,那可是多么的威风和厚禄。众人都来了兴趣,但却多少有些不信,是以那指挥使说完之后许久,都没人上前应考。

“哇,天荡军,月俸十两,当我两年的饷银了,小潘哥你去不去试试。”小胖一脸痴呆的说道。

林潘听到这里,光是吃惊,到没想过去应征。云少爷听到石永平时眉头一皱,少年将军,哼。刚想到这里便听到一阵马蹄声带起烟尘,一队人马威风八面的朝这边赶了过来。人群里又一阵躁动,纷纷退避,让开一条道来。只见烟尘里当先一骑少年将军,约莫十五六岁,正是那游骑将军石永平。领着二十多骑轻骑兵,二百刀斧手,二百弓弩手,威风八面的入了校场。

这一来场中人数便多了起来,颇有些拥挤。少年将军在校场正中勒马站定,二十余骑分立两旁,一应的大马弯刀。马上骑兵不带盔甲,可一个个都是威猛过人,又高大又凶悍。二百刀斧手与二百弓弩手亦跟了上来,排在两翼,声势又再增添不少。这一干人马甫一入场,便传来威压,四周人群都安静了下来。也不知是谁,突然发现少年将军身后还有四骑,这四骑不带兵器,也不穿盔甲,但装束却有些奇怪。其中一个穿一身佛衣,背上束了个法轮。另一个穿一身绿色束腰紧身衣。而另两个一个穿一身黑色,头上顶一个圆沿的大帽。一个穿一身灰色,绑腿上扎了几根羽毛。

那四人眼光沿场地中一扫,空气都似乎阴冷下来。场中渐渐的鸦雀无声,一下子紧张。这四人与少年将军石永平一样,衡昌城内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因威名太大,博城里军兵,几乎也都认得。这便是名动宋朝四防城的四大死士,少年将军石永平的四位师傅,明王殿一族的四大明王。

穿黑衣的是夜叉明王,绿色衣的是孔雀明王,腿上插羽毛,一身灰衣的是大鹏明王。而穿佛衣带法轮的,则是大名鼎鼎的不动尊,不动明王。

少年将军目光扫过四周,微微一笑,显得甚为满意,开口说道:“我奉裴元庆将军的命令,组建天荡军,希望大家踊跃应征。只要来了,就是我石永平的兄弟,我不会亏待你们。场地中有四个考场,都有专门的考官,那边也有统计成绩的考官。成绩分三个牌,头牌,二牌,三牌。今天应征的不计数量,多少都要,越多越好。只要通过了考试的通通有赏,领头牌的,赏白银二两,二牌的白银一两,三牌的也有五百文钱。我虽然是衡昌城的兵马司,但天下乃是一脉,希望博城的兄弟们多多支持,再重复一句,只要进了我天荡军,便是我石永平的兄弟。大家开始吧。”

宋朝的军队编制,以都为基本单位,每都是一百人,长官是都指挥使。每五个都组成一个营,一营五百人,长官是营指挥使,也叫营长。每五个营,组成一个军,一个军就是两千五百人,长官便是将军了。这少年将军石永平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乃是北宋开国功臣之首石永信的孙子。

这石永信,在北宋开国功臣里要排在首位,属于跺一跺脚,朝廷也要动上一动的传奇人物。而且家大势大,而且钱财亦多。他的事迹十分传奇,辅佐宋太祖建国之后,曾任宋朝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掌管天下兵马大权。

但开疆立国,先杀功臣,这是个恒古不变的定律。宋太祖算是历届皇帝李最为仁慈的一位,杯酒释兵权,不枉伤功臣的性命。释兵权后,石永信主动上表辞去了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交出了兵马大权,改任天平军节度使。

石守信辞官,绝不是因为清廉,相反石守信却是个是有有野心和功利的人。辞官乃是迫不得已。于是接任天平军节度使之后便什么也不想,专心敛财,大贪特贪。手底下军兵都叫苦不迭,连给他修建崇德寺的民夫,累死累活的苦力,都拒不给钱。一抠再抠之下,竟然也让他累积了豪富之财。作为石守信的孙子,十五六岁做到游骑将军,也就不怎么奇怪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