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百花会
作者:臭虫他爸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119

等唐大力新婚之后又过了两天,程靖一行十二人才出发。.程靖计划先北上渡过黄沙江,穿过正在打仗的江东省,然后取道河东省,渡过青河,到山南省,进京师后,再南下穿行河北、河中、河西、江西、江北五省返回,一路行程将经九省,穿过主要战区。

贴身护卫仍由王铁牛、张石柱负责。唐大力分派两名侦察学员们打前站,收集情报,安排食宿;两名殿后担任警戒;自己带着另外两名跟在程靖身边。

程靖骑术还不算精通,长时间骑马有点受不了。所以行程并不快,每天都只行了一、两百里便停下来休息。好在此次也没有行程要赶,所以一行人悠哉游哉,每到山水险峻处,程靖都要停下来仔细观察,并认真描绘下来。

走了七、八天,才越过江南省境内的紫霄群山,走到江南行省边界,来到黄沙江渡口小镇老龙口地段。

黄沙江源于河西省境内,蜿延数千里,是江南省与江北、江东两省的分界河。

兵乱起时,正近农田夏熟季节。这一路走来,在江南省内地还好些,田间地头,四处可见到农人劳作。看看临近两省边界,虽然田地里作物将熟,正在劳作的农人也少了,路上也难见行人。想是因为这里正处江南军进攻江东的战区所在,大多居民都外逃迁居了。

老龙口小镇距黄沙江入海口不过两百多里,这里水面渐宽,水势渐缓,扼两省交通咽喉,位置十分险要。居民多以渔猎为生,太平年间也有数千人口。现在江南将军张奇率八万军马便依着小镇驻军,在镇上也驻了一支军马。

两军隔江对峙已有一个多月,大型小型水战也打过几次,只是江东水军素来强悍,而江南军张奇军力则以马、步军为主,对上江东水军并无优势。因此对峙一月有余,仍未突破江东军沿江防线。

老龙口周遭都是军营,各处通道管制严密。程靖也不想自找麻烦,距离镇上老远就掉头往下游而去,只想找个偏僻水缓处,觅得一只渔船,渡江了事。

下行约二、三十里,眼看天色已暗,岸边仍不见渔民。程靖只得找了一块高地安顿歇了,又派了两个人继续往下游找人问询。

近处江水潺潺,受夜风鼓动,波浪轻拍江岸;远处江水两侧,紫霄群山各山峰如夜色中卧着的巨兽。天边一轮淡金色的圆月已缓缓升起。程靖掐算下日子,心中一凛,原来今天已经到了七月半了。

在前世的中国,七月半是中元鬼节,程靖每年都会扎纸船,祭祖先。突遭异变来到了这片大陆,自己即使祭祀祖先,他们估计也享用不到了,程靖自己恐怕也正在被儿子祭祀。想到儿子,程靖的心中一阵刺痛。这小子,也不知父亲突然离去对他的影响到多大,学习到底好不好,在学校里调不调皮。

人生际遇真是太诡异了。一世无成的肖让,竟然糊里糊涂地来到了景泰世,还准备在这里做出一番大事业。现在看来,一切的进展似乎都还顺利,正应了那句广告词:一切皆有可能啊!

前世的妻儿亲友,已经是铁定负了他们了。这一世人,老天已经给了机会,一定要好好珍惜,再不可负了这一世的亲人兄弟。田申,小梦,还有众多追随自己的人。

虽然景泰世是一个程靖未知的时代,程靖不可能象一个先知先觉者去利用大势,但程靖带来了前世积累的丰富学识,还有强有力的助手兄弟田申。有了这两点优势,程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至于这一片大陆,程靖一直在揣测。这里的人种和前世的黄色人种没有什么差别,说明这块土地很可能就在地球上,而且地理植被气候等条件和中国的南方也差不多。这一次程靖出行,除了想利用战乱暴发的机会,迅速扩大天帝教的影响外,也想亲自走遍景泰朝的疆域,考察地理,和心中所想有所印证。根据唐大力等人对他们所走过的一些地方的描述,程靖真有几分怀疑,说不定这片大陆,真的就位于地球上的东亚地区,只不过是在程靖所知的华夏文明数万年之前或之后,经过一些特别的原因,使得前一个文明完全毁灭,踪迹全无了。而地表经过多年的变迁,与中国的地理大相径庭,但总归还是有迹可循的。只要这一趟走完,程靖相信自己就会有结论。

程靖想得入神,两名派出的侦察兵也带了两名渔民过来。这两名渔名一老一少,老的约五十多岁,年纪不算很大,却已一脸皱纹,脸色被水气蒸得黑黄。小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虽然精瘦,看起来骨骼倒生得壮实,一身皮肤黢黑泛光。一看就是长年在水上讨生活的父子。

两个人看见程靖这么多人,还带着马,配着刀剑,有些畏缩。程靖冲他们和善地笑了笑,说道:“我们不是坏人,也不是官兵,更不是江东军的探子。只想找一条船过河。你们有船吗?若是有,载我们过了河,酬金是不会少的!”

老渔民拱了拱手,畏畏缩缩地答道:“回官爷,小的本来是有一条船,自打军爷们驻到前面的老龙口,要打江东军,因怕我们过河与江东军通消息,我们这里打渔的船都被军爷们收了。”

程靖“哦”了一声,大为失望。又不甘心地问道:“你们可知道这附近还有谁家偷藏有船,没有被收掉的?”

少年眨了两个眼睛,嘴唇一动,似乎想说话。老渔民碰了他一下,抢先答道:“没有!没有!”

程靖看他们的表情,心中有数。也不追问,让王铁牛掏出一块碎银,递给他们,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另想办法吧!麻烦你们二位赶夜过来,这一点银子,就算你们的辛苦费了。”向赵醒龙兄弟打了个眼色,吩咐带两父子回去。

过得盏茶功夫,赵醒龙兴高采烈地回来报告程靖,他跟在那父子身后,偷听他们说话。他们出了门后,少年就在埋怨爹胆子太小,看着这些人说话和颜悦色,只不过跑了几步路过来问了一下话还给赏钱,根本不象坏人。他们家里去年换了一条新船,旧船一直没有舍得拆,现在新船被收掉了,这些天把旧船修了一下还趁夜偷偷下水打渔,抱怨他爹不让他说出来,如果渡了这些人过河,船费肯定抵得上好多天打渔的收入,就有钱给他娘治病了。他爹只说不知道这些路人的底细,小心些不会错,免得惹祸上身。

程靖吁了口气,叫了赵家兄弟和王铁牛,由侦察兵带路再去渔民家。

跌跌撞撞走了三、四里路,才看到路边有一个低矮的草棚子。草棚里有人正在说话,还不时听到女人的咳嗽声。

屋里没有点灯。程靖让铁牛把带来的火镰打燃,看见老渔民正坐在桌旁,少年坐在床边,与床上一位妇人说着什么。看到程靖等人进来,两个男人都满脸警惕地站了起来。

程靖朝床上看了一眼。妇人脸色蜡黄,骨瘦如材。这么热的天,身上还盖着一床脏兮兮的破烂被子。程靖知道这必是少年患病的母亲。此地气候潮热,妇人必是受湿热邪气所浸,引发肝胆湿热或脾胃湿热之症。以现在景泰朝的医疗水平,是很难治愈的。

程靖让王铁牛拿出一粒药丸,说道:“你们不要怕。我说过我们不是坏人。刚才听说你们家里有病人,我们是来给你送药治病的。”他把药丸递给少年,说道:“你把这粒药掰一小块,用水泡开,给你娘吃下。这粒药可以吃二、三十次,你娘只要吃得两、三次就会好了。”

少年接过药,脸上惊疑不定,却不敢拿给他娘服用。

程靖笑了笑道:“你们不用担心。我若要是想害你们,还用得着给毒药你娘吃吗?你若是想你娘病快点好,就给她吃了这药试试!”

少年还在迟疑,他娘却吭哧吭哧地说话了:“狗儿,你就拿给娘吃。反正娘病了这么多年,药也吃过了,百花会的仙人也给过神水了,都不见好。要是这位大爷的药我能吃好那就算了,不能吃好,吃死了,对你爷儿两也是个解脱。快去,快去!”

少年看向他爹,他爹也没有决断。只得到灶下拿了一个破碗,舀了半碗水,程靖帮他掰了一小块药丸,在水里泡开了,看着他喂给妇人喝下。

这些从天云山崖下泥潭里挖来的药丸,程靖在山寨里给很多伤员病号都服用过,对药效十分有信心。果然,过了半个时辰,妇人脸上慢慢有了红润,咳嗽也停下来,盖在身上的破被子也掀在一边。

少年惊疑地看着他娘,听着他娘对他说:“狗儿,这药有效。你娘的病只怕真要好了。狗儿,我们一家怕是遇到真仙了?”

赵醒虎得意地接口说道:“不错!我们教主就是天神下凡,专来解救世上穷苦人的。你们家真是命好,遇到了我们神圣天命大教主,给你们赐了能治百病的神药!”

“教主?”少年口中念着,看到他爹已经在程靖面前跪了下来,连忙跟着在旁边跪倒。

程靖笑容满面地把他们父子拉起来,说道:“起来,起来!不要跪!你们也听说过我们天帝教么?”

少年睁大眼睛,摇摇头,再看他爹也是一副完全不知的神情,说道:“天帝教?没有听过。是个什么东西?”

赵醒虎接道:“天帝教不是个什么东西。。。。。。呃。。。。。。我们天帝教是天国的天帝派我们的教主副教主下凡来创立的。只要信奉天帝,追随教主,就能到天国享福。我们在南方的汝安县有几千人,这一回就是我们教主带着我们要走遍全景泰帝国,传播教义,普救世人的。总之两句话给你说不清楚,你们要是加入天帝教,我再给你细细地讲教义好了。”

少年“哦”了一声,道:“你也是天帝教的人?”

赵醒虎骄傲地道:“当然!我还是教主的弟子呢,可以代教主传教的!”

少年喜道:“那我也要加入天帝教!你明天收我入教好了!不过我以前真的没有听说过天帝教,倒只听说过河那边有个百花会。”

老渔民走上前一步,又对程靖作了一揖,道:“老汉姓刘,刚才不知道是教主,对你们有所欺瞒,请教主见谅。我们家其实是还有一条旧小船,修补一下,渡你们过河是不要紧的。不知教主要什么时候过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