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割耳朵
作者:风幕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08

敢邦族联军是本地的子弟兵,都成了百姓心目中的英雄,精壮的汉子纷纷来投,其中不泛当初开小差的逃兵,宁丹不计前过,只要年满十八岁,自愿入伍的统统收留,消息传来,前来投军的人越来越多,几天的时间,敢邦族联军剧增上千人,声势再度浩大起来。

入伍当兵待遇好,福利高,每天跟着宁丹吃喝玩乐,还有钱拿,宁丹击败政府军的战绩在乡野间传开,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神乎其神,人人都说他用兵如神,跟着他当兵风险低到忽略不计,这样的好事没人愿意错过,家里能出一个宁丹的兵,左邻右舍都羡慕得不得了。

宁丹花钱像流水一样,谁也不知道他哪来这么多的钱,军营营地专门雇请了十几个炊娘,每天变着法子弄好吃的,部队里每人每天的伙食标准是一万难罗元,虽然按汇率折算只大约等同于十美元,但在穷乡僻野的山区,连龙肉都可以买了来。

别的部队可就没那么好过了,过的还是小米加步枪的苦日子,近期山区环境日益恶劣,能吃上顿饱饭就已经谢天谢地,东掸邦同盟军和克钦独立军的状况都是如此。

许多人开始向往宁丹的部队,只是碍于司令员而说不出口,鲍大有和巴越昌丘心知肚明,可当初人家有难时自己见死不救,现在要低眉顺目的上门哀求,怎么也拉不下面子。

能换取收入支撑部队开支的,只有那一片罂粟地里的收成,偏偏又被宁丹带人抢了一天的果实,鲍大有和巴越昌丘憋了一肚子气,却又无可奈何,这块地在三方交界的地带,谁抢赢了算谁的,打架本来就没道理可言。

第二天回到老地方,东掸邦同盟军和克钦独立军再次大打出手,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非分个高低上下,收割了果实不可。

这一次没有多余的废话,双方的五十人一拥而上,连司令员都身先士卒,拿手的武功招式也顾不得了,拳脚交加往对方的头上招呼,不下狠劲,抢不到生鸦片膏这样的好东西。

咚!

“兔崽子敢偷袭我下三路!”

嘭!嘭!

“打到你妈都不认得你!”

叭!叭!叭!

“两个打一个不算好……妈呀!”

呣……咔嚓……嗵……

二十五分钟过去,人人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打架是强体力活,就算对手光挨打不还手,也能把自己累个半死,何况大家势均力敌,一对一的消耗下来,战斗力都下降到百分之零点几。

还是稍稍歇口气吧,两边的人手扶着膝盖弯下腰,大口喘着粗气,大眼瞪小眼,连骂人的力气也没了。

“冲啊!”

“割耳朵换可乐啊……”

“别让他们跑掉了……”

山坡上爆发出声声呐喊,就像昨天一样,又是一群生力军至上而下冲杀过来,人多势众,脚步声震得地皮都在发颤,这边的人吓得扭头就逃,不跑还能怎么的?二、三十岁的年轻小伙子,好不容易也才长出两只耳朵,被人割去换可乐喝,自己还没能够上一口,这买卖如何做得过?

大难临头各自飞,一干人使出全身力气,跑得比兔子还要快,如果刚才的身手有逃跑时这么敏捷,恐怕早就拿下对手了,这时候慌不择路,见到草丛、石缝都往里钻,毫无方向可言,等躲过了煞星,再慢慢寻路找回各自的营地不迟。

敢邦族联军也不追赶,见人去远,宁丹一声令下,两百个汉子一齐动手,又将成熟的果实收割得干干净净,唱着游行歌列队回去了。

一连几天都是这样,眼见罂粟的花期将过,果实所剩无几,鲍大有和巴越昌丘都着了急,聚在一起商议:不打了,不打了!我们拼个你死我活,果实都被宁丹摘走了,尽干自己吃亏便宜别人的事。

两边的汉子听说不打架了,稀稀拉拉的全在四周坐下来,鲍大有和巴越昌丘难得如此亲密,搂着肩搭着背,你恭维我今天一身新衣服长精神呵,我恭维你这双球鞋穿在脚上就是比别人好看,渐渐地说到今天的果实该给谁,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就此完蛋。

一人一半谁都吃不饱,最好的办法就是今天先给我,明天轮到你。

为什么不是今天先给我,明天轮到你?

我的手下个个都是好汉,你比得了吗?

那就比比看!

谈判的延伸是战争,吵嘴的结果是打架,两帮人正闲得发慌,拥上前劈劈啪啪一阵打,拳来脚往好不快活,就是体力跟不上,很快又没劲了。

“割耳朵啊!”

“杀呀!”

“谁抓住耳朵归谁啊……”

山坡上的人马又冲了出来,少不了又要四散逃命,也有人想过被抓住未必就会割耳朵,但要自己亲身测试一下,还不具备如此大无畏的勇气。

这一天的果实又被宁丹收了去,鲍大有气愤难平,约了巴越昌丘一起,决定上门讨个公道。

到了敢邦族联军的营地,拦路喝问的是两名凹目隆鼻的外**士,鲍大有和巴越昌丘大感惊奇,宁丹居然还收了洋士兵做手下,怪不得外面把他传得这么神,看来还真有些门道。

这两人正是安德烈和伊凡,他们跟着宁丹不离左右,前些日子战胜政府军后,俄军管理员将把半兽人驱赶回腊戍密林中的军事基地,他们留了下来,这天傍晚宁丹面授机宜,在他们耳边嘀嘀咕咕了老半晌,却没几句听得明白,结果还是女娃翻译了一轮,这两名聪明过人的下士才领命前行,到营地的大门外充当卫兵。

安德烈和伊凡说的是俄语,鲍大有和巴越昌丘则将汉语和难罗语都拿了出来,老半天过去还是牛头对不上马嘴,鲍大有急中生智,伸出两根大拇指,朝巴越昌丘和自己比划了一下,又把两根大拇指对碰,打起了哑语。

巴越昌丘看得莫名其妙,安德烈却哈哈一笑,招手让他们进来,在前头带路,领着两人往营区里走。

巴越昌丘大为敬服:“老鲍,亏你有这一手,连洋鬼子都弄得明白。”

鲍大有说那当然,手语无疆界,全世界都共通的,我伸出大拇指,表示我们都是当头的,要跟你们的头儿见面,他们一看就懂了。

这时前头带路的两人也在用俄语交谈,伊凡也是一脸的钦佩,这么复杂的手语都搞得懂,安德烈说那还不好理解,一根指头表示一个人,两根指头表示两个人,他们两人想来投军,带过去开饭就行了。

鲍大有司令员和巴越昌丘司令员,就这样成为敢邦族联军的新兵蛋子。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