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回 首访凤凰
作者:成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64

五月初夏,乃是东平地震频发之时,所幸是凤凰一地由于房屋建造夯实并未受到太大的冲击,其余东平属地,除了得到凤凰帮助修缮房屋的地区损失不大,倒是都府罗城被几次接二连三的地震震毁了不少房舍建筑。。就连西门的大石蛋子也由于震感猛烈,滚落到了外面的护城河里,再也寻之不见。

这次,薛福连自告奋勇,要领兵前去罗城帮忙。刘海山起先还是有所忌惮,担心薛福连会领兵去搞出什么乱子,但碍于这半年来相互往来的情面,又不便推辞,便由得薛福连带着万余兵士在罗城各处使着些苦力。不过,薛福连确实是诚心帮忙,在将兵士们活脱脱累过了半条命去,便引军返回凤凰了。由此,刘海山便愈加信任薛福连了。

七月早秋,薛福连一份信函发到大都司府,邀请刘海山前去凤凰观摩士兵操练,刘海山欣然同意,如期赴约。

凤凰山北,沿着海岸线,薛梦龙的近三万大兵排列有序,威武浩大。薛福连与刘海山并肩立于高处的点将台上,刘海山看着眼前排列的满满当当的阵列,不禁叹道:“好一支威武之师也!”

薛福连高喊一声:“将士们威武!”

脚下几万兵士同声高呼:“大都司威武!大统帅威武!”呐喊之声高亢,响彻云霄。只听得刘海山连连惊呼:“好气势,好有气势啊!”转而对薛福连道:“薛将军真乃治军干才,这样的军队若与人对阵,谁个不怕哟!”

薛福连道:“承蒙大都司夸奖,不过,不是我吹的,我的这拨大军,若人数上吃亏不大,便无人可敌。”

刘海山道:“原本,我便对你军队的实力深信不疑,今日一看便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你这股大军杀将回去,那清国兵士还不屁滚尿流?”

薛福连道:“大都司您也别小看了那清国,虽说战力素养不一定能及过我的军队,但毕竟有上百万人的排场,就算不打仗,往那里一站,便是够唬唬人的了。”说罢,哈哈大笑起来。

刘海山亦笑,道:“上百万人是什么概念呐,说实话,我从未见过万人以上的战争,几百万人纠缠到一起,想也是不敢想啊!那是何等壮观哦!”

薛福连道:“泱泱中华幅员辽阔,人口数以万万计,自古以来,但凡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动辄几十万或上百万,一打就是几年或十几年,万里疆山可变做焦土,那扼守险要的战场之土更是被翻了无数遍,挥鞭催马于战场,那才叫个痛快!”

刘海山听言无语,自然是无法想象得到那大阵仗的惨烈,只是听得薛福连流露出无比畅快之情,便也是心有向往——那才是男儿大丈夫该为之事啊!

薛福连道:“大都司,外边阳光灼烈,要不,我们进账内喝茶去吧!”

刘海山点点头,跟着薛福连下得点将台,进去账内,进帐之前还多番回头看看准备操练的士兵,眼中流露一丝羡慕之色。

二人至中军账内,坐定。刘海山喝了一口茶,瞥见大帐左侧一张议事桌上的军事地图,便站了起来,走过去,问道:“这便是中华大明吗?”

薛福连也站起身,走向前,道:“正是,这便是整个中华的形势图。”说着便指着台湾岛,道:“这便是台湾,又称‘琉球岛’,当年,我们便是从这里出海远航,来到东平的。”

刘海山道:“哦,从图上看不太出来,这台湾有多大?有东平岛大吗?”

薛福连道:“大概是东平的两倍大,不过,若算上包括大行洲及周边岛屿在内的山海之国,应该有三个台湾大小。”

刘海山道:“那比起整个中华来,便还是太小了。你看这台湾,与整个大明疆土比起来,好似一棵大树上的一片树叶而已。”

薛福连道:“那是自然,不说幅员,单说经济,台湾是晚明时才被发现,开发也就在几十年内。而中华历经几千年历史积淀,繁盛无比。南北二京,天下仰止;长安洛阳,开一国上古之都;苏杭二洲,富庶盛隆。每一座城池,人口都超百万。四海之内,唯吾中华独尊也!”

刘海山见薛福连将一派自豪写在脸上,倒也不以为意,这反倒更加说明其心属中华,便道:“那东平罗城若放之中华,岂不是等于一个小小村寨呀!”

薛福连笑道:“那也不至于,罗城乃一邦府治,政治地位别的城邦不能相较。不过,若论规模,可能还真就排不进百位之列。”

刘海山听言,心中稍稍有些醋意,不过对方说的是实情,光是嫉妒也是没用的。便指着图上北京的方位道:“这里便是大明的都城北京了?”

薛福连道:“正是!自永乐皇帝迁都北京,这座都城囊括了大明朝几乎所有的宏大建筑。都城分为外城和内城,内城里包含皇城,皇城中又包含宫城,亦称‘紫禁城’。我们东平的罗城,其规模大概与皇城相当。”

刘海山道:“哦,那皇城,意思便是皇帝居住之所?”

薛福连道:“不是,皇城乃是禁城,多数部门设立与此,除了三省六部,亦有皇亲国戚的府院。真正的皇帝宫殿是紫禁城。”说着,薛福连转身,从书卷阁中取下一张卷轴,打开,便是北京城的防御地图。

刘海山摸着地图上的描绘之处,眼里放出羡慕之色,道:“好大的城啊!真乃是一朝天子,天下尽握也!”

薛福连道:“大哥!你也会有那么一天的!”

刘海山回头看着薛福连,二人相视小半晌,一起大声笑了起来。

二人正说话间,大将司徒衔玉翻帘进得账内,道:“大都司亲临我凤凰军营,我辈军人深感洪恩浩荡,末将司徒衔玉,叩见大都司!”说罢,便拜倒在地。

刘海山见状,忙上前将其搀扶起,道:“司徒将军不必多礼,我此来是以私人身份探访,不必尊礼。”

薛福连见司徒衔玉未曾禀报,便私自入账,心中不快,道:“司徒将军,怎的不禀报一声便擅自入账,这可不是我凤凰军队的作风啊!”

司徒衔玉道:“事有紧急,所以便忘了规矩,我现在便出去,禀告后再进来,待将需禀之事说出,大统帅再责罚不迟。”说着,便转身欲离去。

薛福连一把将其拉住,道:“好啦好啦!既然进来了,便不需重复行礼了。”转头对刘海山道:“大都司,司徒将军在军中地位不乏与我,乃是大将统帅,平时与我兄弟相称,大都司莫怪呀!”

刘海山道:“薛将军哪里话,将军与司徒将军情同手足,这个在东平无人不知啊。”

薛福连转头又对司徒衔玉道:“何事如此惊慌?”

司徒衔玉道:“统帅能否账外说话?”

薛福连听言,喝道:“大都司是自己人,我凤凰有什么事他不能知晓的?快快讲来!”

刘海山忙道:“哦!不不!还是我回避一下为好,况且,我对军务实在是兴趣不大!”

薛福连听言,道:“那好,大都司请在此用茶,我去去就来!”说罢,便与司徒衔玉一同出了军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