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呢,我在想,这梅树究竟已经阅历了多少人间风雨?看了多少悲欢离合?她的心,又是怎样的慈悲和宽容呢?”悦溪若有所思,缓缓地道。
“是啊,看这古梅,阅尽了千年的沧桑,站在这树下,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渺小,这世间的万物也是那么的渺小,世人追逐的权势和金钱是那么的无足轻重了。任由什么事情,也都会看开了,在这梅树下的所想所悟,果然是和其它梅花不一样吧。”
朱韬接过话,喃喃地说。
“是啊,我倒要为此作诗一首,你看如何?
“洗耳恭听。”
“融蜡似为珠,
钟磬声韵远。
染栀却成蒂,
万蕊颗颗圆。
瞿昙抱一点,”
赤心斗婵娟。”
“吟诵这梅花,也果然有了禅意。”朱韬连声称好。
腊梅花期不长。一待馨香散尽,当即凋萎。腊梅的动人之处。也正在这续谢续开、一茬开过一茬新地生命链接上。那枝头残花未落。旁侧即又有新花绽放
而此间枝条上星星点点的幼蕾,却又在花蒂边竞相探出了缀珠般圆润饱满的芽苞。
在这梅树下呆了好久。直到夕阳快下山了,他们才准备离开。刚到寺门口。却看见主持寂元正要进寺门而来,身后还跟着两个穿灰色僧袍的小和尚。寂元见了朱韬。施礼道:
“施主这就要走了吗?”
朱韬看到能够见到寂元大师,非常高兴,便连忙将悦溪介绍给主持,彼此施礼后,朱韬说:
“今日特意带了家眷来赏楚梅的,却不想听说大师早就去云游了,心中正遗憾呢。看这天色已晚,我们本想离去的。”
“也是你我有缘相见,既然到此,岂能不喝杯茶再走呢?”
“谢大师,正遗憾来章华寺不能见您一面呢。”朱韬听到此言,高兴地说。
于是众人一路到寺中的方丈堂而来,早有小和尚沏了几杯火青茶端来。这火青茶形似珠粒,干茶落杯叮当有声,色如墨玉,沸水中泡茶粒慢慢舒展
但闻茶香满座,只见茶杯之中,茶叶在杯中宛如蓓蕾初放,逐渐变成朵朵初开的兰茶,枝枝竖立于水中,叶底嫩黄,整齐成朵,油润显毫,看着汤绿色明净,喝起来,更觉得齿颊留香。
“这是什么茶?如此茶香。”悦溪从未见过此茶,因此奇怪。
“寺中简陋,待客也只是寺中僧人在山上采摘的火青茶罢了,施主见笑了。”
“大师过谦了,这清明前的火青茶自然是上品。悦溪,你却不知道,这沏茶之水大有来历,这火青茶泡了才能如此。”朱韬接过话来说。
“是的,寺内有一口古井,名曰“沉香井”,正是楚灵王建章华宫时挖成的,这井底用沉香木铺就,至今千余年了,水质清香甘甜,用此水沏茶,确实非一般的泉水可比。”
“沉香木铺就的沉香井吗?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我也要喝,清儿口渴了。”梅清这一路颠簸,刚才都在蔷薇怀里睡着了,却不想这时醒来了,睁着乌黑的眼睛。
“清儿,快见过大师。”
“我看,我看他不是大师傅,却像个老神仙。”梅清小声说道。大家听了,都笑了。
寂元大师身穿青色道袍,人极为清瘦,看上去更显得仙风道骨,听到这里,也不免笑了,只见他仔细打量这梅清,低头思索片刻,转头向朱韬道:
“这小施主,以老衲看来,却与我佛门有缘。”
“她一个女孩家,与佛门有缘吗?还望大师指点。”朱韬好奇的问。
寂元大师并不答话,便站起身来出门而去,朱韬也站起身来,跟了出去,却见寂元大师已经站定在楚梅之下,看着满树梅花,沉吟片刻,蓦地身子凌空而起,向那梅花树上跃去,伸手从高高的树干之上,抓了什么东西下来。
当他飘然落地之时,朱韬看到他手中赫然有一个什么金属的东西,已经布满了青色锈迹斑斑。
“大师,这是什么?”朱韬问。
寂元大师却不答话,只用手轻抚去了那些锈迹,分明看到是宽约半寸,长约五寸的一个金属片,锈迹去掉后,闪着青铜样的光泽,仿佛还写了什么字似的。
那青铜是合金做成的,硬度比起一般的钢铁来,还要硬上十分,但是韧性却极好,即使对折也不会断裂的,只见寂元大师用手轻轻抓住两端,向中间圈起,圈成了一个圆环。
寂元大师握在手中仔细看了看,便走向方丈堂内,径直走到梅清的面前,道:
“老衲有东西要送给小施主呢,伸出手来吧。”
梅清看了看母亲,见母亲向自己点头,又见他神色慈祥,便伸出了小手。
寂元大师却将手中的圆环套在了梅清的手腕之上,仿佛像个手镯一样。
梅清很高兴,便伸着小手给母亲炫耀,悦溪低头仔细看着戴在小小的梅清手腕的手镯,显得笨拙古朴,隐隐还有墨绿的锈迹,阴刻的篆体铭文---“章华之梅”,却有力雄浑,异常清晰。
“这是当时楚灵王种植梅花的时候,钉在每棵梅花树上的标记,原来章华台上梅花众多约有万余,只是多年战乱,又历经千年,仅存这一株了。寺中没有什么贵重之物,只是这青铜铭牌嵌入梅树已经历时一千三百余年,颇得梅树和日月之精华,又在我佛门净地浸渍,也为世间少有的灵性之物了。今日将这青铜标记勉强做成手镯,送给小施主,以表老衲的心意。”
寂元大师见悦溪疑惑的眼光看着自己,解释道。
······················
第一次在起点写小说啊,请多支持----求收藏、推荐~~~,或者请留下您的书评~~~我会继续努力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