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02 堵截上访
作者:黑皮四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702

武家寨陈姓一家因为已经有了三个女儿,怕断后,不生出儿子不罢休,所以就逃了出去。家里的破房顶上的瓦被揭掉几片,房子后墙被铲车捅了一个大窟窿。村里白姓一户已经是第四胎了,预产期就在这几日,也被计生干部架上了车,刚被抬到医院的手术台上,医生还没有来及消毒,孩子一声啼哭,生在了手术台上,是个小子……孕妇回武家寨,邻居妇女怀里抱着鸡蛋去瞧月子,该孕妇说:“真危险呢!”把生孩子的过程说得绘声绘色,于是,妇女们便叫这个孩子“四危险”。这个“四危险”现在已经五岁了。

从那一年多以后,计划生育又走向了松松垮垮,不过罚款的数额几倍的翻翻。现在村民们倒是习惯了这样的政策,认为有钱就能随便生,没钱就不能生好像就是国家的政策。

现在,收公粮直接改成了收取农业税,因为粮食越来越不值钱,收了公粮还得经过粮站。不如直接收钱。省市两级下文严谨趁着收取农业税乱搭车乱摊派,到了村里,便有了根据农业税的数目提取统收的百分数。三提留五统购,巧立名目,一亩地本来只有十几元的农业税,被加到了一百多元。村民们收人减少负担加重,那是你自己的事儿,谁不交谁就是不爱国;都不交农业税,保家卫国的军队喝西北风呀!堂而皇之的大帽子,喇叭里喊的震天响,乡干部们都很积极,因为收了农业税就能发工资,不收就要饿着!

逼交农业税有的地方发生了命案,曾有人围攻乡政府放火,一次县长来某乡协调工作,被层层加码税费激起的村民放起了飞砖,县长被护着躲到了乡政府不敢露头。曾出现警车被推翻到路沟里等暴力抗税行动。某村组织了五辆小四轮,载着满满五车斗村民到市里上访,县里派警车拦截。打着上访牌子的村民车辆不走公路,打游击一样绕道乡间土路。当上访车辆走到外县的时候,警车赶上。外县村民一看是邻县农民上访的,便护送上访的小拖拉机,过村穿乡。他们组织妇女老人坐在路中央挡着警车不让从村里通过,警车无奈拐进了一家的地里,这几户村民让警车赔偿轧苗费,警车不赔,就有两三个老太太颤巍巍地过来,用砖把警车的玻璃砸烂。这几个老太太气愤地说:“俺就是把你们的车砸啦!俺还想把你人砸死呢?当年俺曾迈着三寸金莲,走几十里地给八路军送粮送饭。俺男人推着独轮车把军粮送过了黄河,支援南下部队!咋俺们都就不爱国了!”

“都是你们这些人逼的,谁愿意上访去?”另一个老人说。

“上访这说明俺们都相信上级,不信任你们这些想搞乱国家的狗屁官!”

“你们有理,你们都是为人民服务,还怕刁民去告黑状!”

“分明你们心里有鬼,才怕上访!”

邻县的村民们七嘴八舌,如果警车敢于硬碰,那后果不堪设想,幸亏现在的官们都的软欺硬怕八面光,他们除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还有啥比生命更重要的呢?遥想当年,为了真理斗争,那个**人曾经贪生怕死?

写到这里,我不由加上括号,这样好像已经不是在写小说了。我就要这样写,因为我不是作家,我要把这一时期这片农村的真实生活记录下来,以籍慰自己的心灵)

从上访车辆走到邻县的待遇,可以看出来我们能把当时拥有先进武器的蒋家军赶到东南一隅去,那是历史是必然!但是现在呢?还是这片热土,还是这群人的后世子孙,咋就给掌权者们对抗到如此激烈了呢?

当然这问题,不是武家寨支书武敬恩考虑的事儿,他考虑的是如何巩固自己在村里的权力地位,如何让这权力和地位为自己美好的生活发挥最大的作用。

小麦起身了,很快就要吐穗成熟。如果说计划生育罚款那是自愿的,并且是涉及村里少数人;那么这皇粮国税,是要涉及村里每一个人每一家每一户。如果这样的工作他能顺利不出事儿完成,那么他武敬恩就成了一个合格的村支书。这不要紧,父亲武运昌会把自己的为官之道,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这村里最给武运昌顶牛的当然要属吴文生了,他会摆出一副贫穷的样子,先开口向收公粮队伍要救济,只要收公粮的干部给他对话,他会说得干部们无言相对。好歹吴文生在村里不串联不结派。如果吴文生挑头上访,那么武运昌将面临一个最大的敌人。开始武运昌总是先向吴文生家里征收公粮,认为把这个疙瘩头剃了,其他人就好弄了。吴文生顶着不交,村里有好多人看着吴文生;后来武运昌一想,最后再向他征收不就简单了吗?以前是征收麦子,村里有人没有看见从吴文生家里搬出来粮食袋子;现在改收农业税了,吴文生交农业税没有,还是少交了多少,喇叭上永远不点他的名字。村里最后贴出的公示里,吴文生总是足额完成任务的户。

武运昌给儿子探讨,吴茂林如果硬起来将比他的小叔还难摆平。幸亏吴茂林现在有了自己的事业,他就不会浪费这么多时间,来给他们的权利唱对台戏啦!

虽然武敬恩对吴茂林现在骑着摩托,腰里挂着手机,一派牛逼哄哄的样子心里很酸,并且有几分嫉妒,他的媳妇又是吃公家饭的教师。尽管武敬恩心里不愿意让吴茂林的日子过好,但是从村里稳定的大局来看,吴茂林忙活起来了,就不会理睬村里的事儿了,他将少一个强敌。

武家寨有几年没有发放新庄子了,村边旮旯里还有一些属于公家的地,村四周还有几个深浅不一的大坑,可以当宅基地划给各户。虽然这将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是村民们坚持着死庄子活地的观念,划庄子,这将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这庄子应该如何顺利地划给需要的村民,顺利地收到手里钱,还不出大差错?武运昌正帮助儿子武敬恩策划这件大事将如何实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