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林绍璋的复仇
咸丰四年十月初二(1984年11月21日)一早,鲍超率霆字营来到半壁山脚下擂鼓搦战。.
田家镇是张亮基和江忠源吃过败仗的地方。田家镇对面的南岸,耸立着群山峻岭,最大的一座就是半壁山。三面都是悬崖峭壁。江水南流,绕山折向东边,江中的舟船,都靠着田家镇行驶,以避开湍急的水流。
江忠源当时看到半壁山孤峰拔起,前瞰大江,连说这是天险。清军在上一年丢失了半壁山,因而吃了败仗。现在太平军占据了半壁山,扎了五座营垒,挖掘壕沟,引湖水注入沟内,北边从田家镇起,到蕲州为止,长达四十里。沿岸筑城,将铁索从半壁山跨江牵到田家镇,将船只连接起来,船上建造大筏,筏上排列大炮,横在中流,用炮舰防守,以阻栏水上来敌的战船。在这一带,太平军号称部署了十万兵力。
只听见一声炮响,当中大营里冲出一位中年将军。此人正是罗大纲,身后跟着数百名头扎红、黄两色头巾的太平军将士。罗大纲骑马伫立栅栏边,高声喊道:“大胆清妖,有本事的过来!”
鲍超气得在马上大叫:“操你祖宗八代,老子把你砍成两截!”
他一时忘记了太平军扎营的规矩,一边骂,一边指挥人马向前冲,还未走到百把步,叫声“不好”,已陷于布满竹桩的沟阱中,回头一看,大部分湘勇也陷了进去。
对岸太平军士兵拍手欢呼:“陷了,陷了!”同时,太平军枪子、弓箭飞来,湘勇勇丁立即竖起盾牌,枪子、弓箭撞击盾牌后发出一声声脆响,方法落地。鲍超抡起大刀,前后左右挥舞,将弓箭打落,也算是他运气好,太平军的火枪也没有个准头,总算没有被射中。
鲍超气得双腿紧卡马腹,那马挣扎着想跳出来,却被竹桩刺得鲜血直流,哀啸不已。罗大纲驱马出了栅栏,吊桥放下,准备出兵迎敌了。
正在这万分紧急时,周凤山带两营湘勇前来救援,鲍超被拉了出来。他不敢再战,和周凤山一起撤退下来。清点人数,少了五十多个。
江面上,杨载福的先锋营也陷于困境。当他们的船来到半壁山脚江面时,看到的是,一排钉死在江中的战船,上面竟然横着六根粗大的铁锁!漫说是木船,就是铁舰也休想冲过。杨载福是个水上老手,见此情景,知道不妙,迅速拨转船头。顺江而下速度是快,但是掉个头就不那么容易了,后面太平军的火炮轰来,走慢的几艘长龙着火被打穿了几个大洞,见着太平军已经追上来了,杨载福也只能下令弃船撤退。杨载福满面羞惭而回。
水陆两军初战失利,使曾国藩的忧愁又添几分。从靖港败后再起这半年来,湘勇军势大振,尤其是武昌、汉阳的收复,更是名满天下,朝野为之震动,一洗往昔备受讥嘲的侮辱。曾国藩想:眼前这伙长毛尚不是主力,倘若这道防线冲不过去,岂不前功尽弃?无论如何不能被拦阻在这里,不将这股长毛击败,至少要迅速冲过去。他决定先由陆路发起强攻,派我打富池镇,罗泽南打半壁山。
第二天一早,两支人马出兵了。
也许是我的运气好,一路上只有小股的太平军前来骚扰,只是远远的放上几枪,呐喊几声就退走了。这样做,也只能让我多休息几下而已。
行军到了军山嘴,这里才有点像样的抵抗。一个小堡垒,也只有几百太平军士兵驻守,而且营垒的土墙低矮,还有一部分木栅栏都没有扎完。
这样的战斗能提起我的兴趣吗?当然不能,劈山炮队展开后,放上几炮,然后冲锋,才一个回合,军山嘴就属于湘勇了。
在富池口扎还营垒后,斥候来报,在富池口北面的富水过去就是罗泽南所部,相隔只不过十多里。交换军情之后晓得了罗泽南自以为率领的是得胜之师,并不把天险放在眼中。他一到半壁山下后就下令攻打半壁山。太平军分几路迎击,罗泽南策马冲锋,迫使太平军退到江边。罗泽南挥军掩杀,太平军上千人坠江而死,并且占领了富水北岸的梅家墩等地。
为了建立联系,我下令长夫去富水架设浮桥,并且命令部队准备好随时准备增援罗泽南的部队,没有想到,太平军居然直接派出一千多人直接攻击架桥的长夫,架桥行动失败。把桥架好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几千太平军士兵从这个方向向罗泽南部包抄过去。
正在焦急的时候,斥候又给我带来个坏消息:“长毛林绍璋从江北岸率军渡江来劫营了!”
哎呀,倒霉,为了架桥,长夫大部分都在富水边上了,反而耽误了修筑营垒。现在把长夫带回去修筑营垒也来不及了。
只好下令长夫返回营垒,而派遣斥候先去大营下令:营垒中的湘勇勇丁全部动员起来,加油修筑营垒,一定要赶在太平军到来之前把营垒修筑完。
返回营垒之后,太平军还在乱糟糟的下船,站在营垒的外墙上,望着江边的太平军士兵,正想着这么杀敌了,周凤山过来了。
“军门,为何不率军出击?半渡而击可大胜啊!”
“算了!”我想了想,说:“还是以逸待劳的好,我军刚刚修筑营垒,勇丁们还累着,出兵的话,就算是胜了,又能怎么样?”
“当然是杀敌啊?”
“杀是能啥死些,但是后面的才长毛就不会过来了,特别是江中间的那些,看到这边兵败,一定逃了回去。咱们杀敌算功可是按照人头计算的,少了那些功劳可就少了。”
“喳!”周凤山应了一声也就不多言语了。
林绍璋与我面对面的交锋,这已是第二次了。今年三月底的湘潭战役,林绍璋十战十败,最后差不多全军覆没。这不只是林绍璋个人一生中的极大耻辱,也是太平天国带不可挽回的损失。
从湘潭战役以后,太平军便不能再图湖南,而湘勇的气焰也从此开始炽烈。倘若那次湘潭之战也像靖港战役那样,说不定中国近代史上,就根本没有湘勇的名字出现。
为了尽快的复仇,林绍璋不等太平军全军上岸,就带着已经上岸的太平军前来攻击。
来到营垒下,太平军的队伍已经是乱糟糟的了,林绍璋再着急也只能下令先整理队形。这也是太平军致命的弱点,因为太平军士兵大部分是裹挟来的老百姓,临时参加的人多,训练不严,打顺风仗时,还行,一旦遇到苦战、或者交战的时间长点,就顶不住了。
为了不给林绍璋整队的时间,我站在外墙上,笑着大喊:“林将军,还记得三月的湘潭盛会吗?”
林绍璋果然大怒,不顾队形,立即下令进攻。
太平军的士兵连云梯都不带一个,就那样呐喊的冲了上来。
在我眼里,只能说是傻啊!
“碰”“碰”“碰”……湘勇的火枪手半跪在土墙上向向太平军射击,虽然这样的火枪准头不大,但是太平军的人数不少,黑压压的一大片,基本上每一枪都能打中一名太平军士兵。
中枪的太平军士兵哀嚎着倒在地上,随即被后面冲上来的太平军乱脚踩成肉饼。
等太平军士兵冲到壕沟边,发现壕沟虽然浅,但是插着稀稀拉拉的竹签和拒马,他们没有东西来填补这个浅浅的壕沟,不过很快,他们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后面冲上来的太平军将前面的人挤进了壕沟,前面的太平军士兵惨叫着当了壕沟的填充物。
冲到了土墙下面,太平军士兵们又发现自己没有带登上土墙的东西,而后面的太平军士兵不断的拥挤,将前面的太平军士兵挤巴在土墙上,直到他们的肋骨破碎,口吐鲜血,贴在土墙上。机灵点的太平军士兵,立即抓着凹凸不平墙面,奋力的向上爬着。
这样的出头鸟,不是被火枪手打下去,就是挨了一长矛,捂着血洞,倒下去。
过了半个时辰,太平军的冲击力已经很弱了,土墙下面也布满了太平军的尸体,而湘勇也有几十个倒霉的家伙被太平军的火枪、弓箭射伤。
看见情况差不多了,我下令李元度和周凤山打开寨门,发动反冲锋。
一开始反冲锋,久久不响的劈山炮队发威了。“轰”、“轰”……数十声炮响,圆圆的实心弹飞进太平军的人群,砸出数十条血肉模糊的小道。在一片哀号声中,不少太平军士兵愣住了,更多的趴在地上大吐特吐,就想把隔夜饭都吐出来。
“杀啊!”冲出寨门的湘勇勇丁跌跌撞撞的翻过尸体堆,发出令太平军士兵的喊声。
太平军杀到现在,早已是精疲力竭,那还有力气,有心思,有胆气来交战。立即就有人丢下手中的刀枪,向岸边跑去。
“不准跑,回去杀清妖!”气急败坏的林绍璋抽出宝剑,接连砍了三、四个溃兵,但是依然阻止不了大队太平军士兵的溃逃。只不过那些溃兵绕着他跑开了。
“大人,此处妖气太盛了,清妖就要追上来了,大人还是快走吧。”
“就是,我们有天父的保佑,以后还会打回来的!”
林绍璋身边的几个牌刀手看见湘勇冲了过来,也不愿意白白丢了性命,立即劝说林绍璋撤退,不过,自古撤退的理由都会说得冠冕堂皇。
“让开!让开!让林大人先上船!”在林绍璋泄气的默许下,几个牌刀手驾着林绍璋逃回了岸边,与普通的士兵争夺着坐船。
岸边是一场混乱,前面林绍璋攻击不顺的时候,曾经向在北岸将台督战燕王秦日纲求过援兵,现在援兵到了正在下船,而溃兵又要上船。上船之后才发现上的这些船靠在江边已经搁浅,无法开动,稍微远点的船只又挤在中间,无法动弹。刚刚过来的船只上面又站满了援兵,正在一艘船一艘船的跳到岸边来。
从北岸开来增援的太平军刚刚上岸,或者没有上岸,便逃回船上,但是中间的船只要转向逃跑,舟船互相冲撞,十几艘船被撞翻,太平军士兵多数溺水而亡。
剩下一些船只,上面的太平军见湘勇杀到船上,纷纷跳到江水里。驾船的人心惊胆跳,不知所措。
湘勇勇丁赶到后,砍了继续抵抗的,或者犹豫不决的,收编了投降的太平军士兵,将火把扔到船上,将岸边船只全部烧毁。
“我杀了林绍璋了!”本来就快恢复平静的岸边又开始喧哗。
一个湘勇勇丁高高的举起一个人头,使劲的把他举高,希望所有人都看见。
不多会儿,林绍璋的人头、林绍璋的金冠、林绍璋的衣服、林绍璋的腰牌一起搜集齐都送到了我的面前。
“不错,干得好!”我大大表扬了那名发现林绍璋人头的士兵。在混乱的战场上,根本就没有时间来割取人头,不知道林绍璋是倒霉的死于谁的刀下,(那家伙肯定也是杀红了眼,要不然这么大的一份功劳怎么就白白丢了?)然后被这幸运的勇丁发现。称赞了一下之后,我当着众多勇丁的面将五百两白花花的银子交到这名勇丁的手上,并且许诺向曾国藩保举他申请一把腰刀,引起了不少的议论。奖励,还是当众、给现金的好!这样能引起各级将士的共鸣。
仗打完了,我下令湘勇勇丁继续打扫战场,回到营垒的长夫再去富水边修筑浮桥,斥候立即去富水北边联络罗泽南。林绍璋的人头、林绍璋的衣服、林绍璋的腰牌留着准备向曾国藩请功,而林绍璋的金冠还没有见着,起码在战报上是这样的。
不多会儿,前去联络的斥候来报:
太平军将我部和罗泽南分割开后,动用了两万多人攻击罗泽南部。罗泽南的部队只有二千六百人,军士们一见太平军阵容如此强大,不由胆寒。几名军士弃阵而逃。李续宾骑马追回三人,挥泪将他们斩首,以示惩戒。部队稍稍稳定。
罗泽南和李续宾分别登上高地,将部队分为四队。罗泽南下令:“没有命令,谁也不许轻举妄动,违令者斩!”
然后,罗泽南派出另一名将领,带领部分军士,排列在江岸,严阵以待。
太平军三进三退,锐气已衰,罗泽南击鼓发兵,突然出击,斩杀太平军的两员大将。太平军向后溃退,企图奔回半壁山。
罗泽南所部直捣太平军壁垒,彭三元等人率部分路截杀。太平军的退路被湘军堵截,后面又有湘军紧追不舍。罗泽南派出身手矫捷的军士,快步登山,将太平军堵在悬崖峭壁的边缘。湘军继续冲锋,几千名太平军战士被迫跳崖,坠落身亡。
半壁山已经被拿下了。罗泽南命令一些精悍的军士用绳子吊着,攀到悬崖下面,砍断六根拦江的铁缆和四根竹缆。
就等水师来冲破江面的封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