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倾巢而出
作者:言无咎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4594

.

泰山郡越来越热闹,六月下旬开始,大量难民被截留下来,短短十来日,人数突破一万,成为泰山郡人数最多的一方,这种现象造成的最大影响,就是让三义连环坞、五大夫寨、诸葛山庄、羊家楼四方旧人成了相对少数。

新义军最大的危机解除了。原征东军旧人扬眉吐气,一脸轻松。

&ldqo;各位。人丁快速增长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大问题。这就是粮食!我们必须要弄到足够的粮食。&rdqo;六月二十八的军帅府会议上,石青显得十分沉重。

泰山郡军、民两方头面人物尽皆在座。

除他之外,也许没人意识到,对穷困的新义军来说,大量人丁代表的不是部属兵丁,不是势力扩张,而是负担,极其沉重的负担。没人意识到,他们截留的人口不是一万两万,而将是二十万人。二十万张嘴,一天要消耗多少粮食,一千石?两千石?一个冬天呢?等到明年春上收成下来,还有两百多天。这需要多少粮食?三十万石?四十万石?想到这个数字,石青一阵心悸。

&ldqo;从此刻起。新义军正式进入战时,年满十二岁的人丁全部动员,为粮食而战。&rdqo;

&ldqo;民部该如何做?&rdqo;赵谏问道。

&ldqo;民部第一目标是在七月底前,开耕出二十万亩新田;八月初,新旧二十六万亩田地播种完毕。&rdqo;

赵谏吸了口冷气。民部现有两万六千多人,除去铁匠、采矿工、老幼妇孺,真正能做农事的不到一万,农具缺乏,耕牛稀少。完成二十万亩新垦地,实在艰难。

&ldqo;诸葛山庄正全力以赴打制农具,民部不用担心农具。至于青壮劳力,也不用发愁,每天都有上千人来到泰山,还怕没人使唤?&rdqo;

陈然疑惑地问道:&ldqo;石帅,新义军如此大的动作,莫非料定北伐失败,新义军和难民意欲在此扎根?&rdqo;

&ldqo;未雨绸缪。陈大人应该听说过吧。新义军所作之事,原本就是未雨绸缪。&rdqo;石青淡淡地回了一句,继续道:&ldqo;民部第二目标,秋播之后,每百人组成一队,进山打猎、采集山果野菜,下水捕鱼、挖藕摘菱。将能吃得通通带回来,酿晒储备,准备熬冬。。。&rdqo;

陈然眉头坟起,没再说什么。

&ldqo;第三目标,建房打火炕,要让所有衣裳单薄的民众有房住,有火炕熬冬。&rdqo;当前,火炕只在辽东高句丽一带使用,黄河上下未曾普及;因为穿越客的存在,这一平民熬冬的法宝,提前几十年出现在黄河岸边。

&ldqo;第四个目标。选拔能干之员,接替新义军,去汶、泗一带招收难民,截住所有南下难民,并安置妥当。。。&rdqo;

四个目标说完,孙俭点头嗯了一声,赵谏站起来回道:&ldqo;民部上下会全力以赴,完成石帅的四个目标。&rdqo;

石青双目如电,从四十多位民部人员面上缓缓扫过,最后落在赵谏身上,肃然道:&ldqo;拜托各位。请大家即刻筹备布置,万万不可有失。&rdqo;

民部人员退出,议事大堂立即热闹起来,志愿兵、义务兵的将领们嘻嘻哈哈嚷起来。

&ldqo;石帅。我们干吗?抢粮么,去鲁郡还是济北国?&rdqo;

&ldqo;不会去抢北伐军和李总帅吧?他们还没接战呢?&rdqo;

&ldqo;没接战又能如何?哼,咱们新义军六千人马,谁不敢抢。。。&rdqo;

一帮兵痞肆无忌惮地指点北伐军和李农的南讨大军。石青只能苦笑,这些家伙不知天高地厚,大猫小猫三两只,腰杆子硬不硬还未可知,嘴壳子倒是硬。

轻咳一声,众人闭上嘴。石青慎重道:&ldqo;诸位!新义军是一飞冲天还是继续当山贼草寇,就看此次能否如愿。希望诸位小心谨慎,不可懈怠,不可骄恣。&rdqo;

这帮兵痞一端身子,人模狗样地板起面孔,倒有几分森严之象。

石青满意地点点头。&ldqo;司扬听令!&rdqo;

司扬大声应诺,上前三步,单膝跪倒。&ldqo;请石帅下令!&rdqo;

&ldqo;我命你为泰山郡留守,率本部一营及诸葛攸一营。担纲泰山全郡防务。你可敢接令!&rdqo;

诸葛攸和司扬各自一怔,有些失望。稍一犹豫,司扬亢声道:&ldqo;司扬接令!&rdqo;

&ldqo;诸葛攸!&rdqo;石青高叫一声。诸葛攸正为留守泰山郡不快,闻言怏怏地应了一声,出众接令。

&ldqo;我命你率子弟骑无战马骑卒,明日前去肥子;俟李总帅大军到来,立即到军前响应相投,你可愿接令?&rdqo;

这个命令不仅让诸葛攸迷糊,其他人也迷糊;石青一再强调不介入大晋、大赵之间战事,为何让诸葛攸响应李农,带得还不是本部,而是没有战马的骑卒。

尽管不解,诸葛攸仍然很高兴,至少不用在家留守了。&ldqo;诸葛攸接令!&rdqo;这一声喊得特别响亮。

&ldqo;赵不隶、张炜听令。我命你二人率本部义务兵及一千青壮,多带车辆草袋,午后赶赴南阳湖,编制木筏,从水路南下,七月初五前赶到彭城北部的微山湖隐蔽;等我军令。。。&rdqo;

&ldqo;崔宦、燕九听令,我命你二人率本部义务兵及一千青壮,多带车辆草袋,明日出发,七月初五前赶赴郯城东马陵山一带隐蔽,等我军令。。。&rdqo;

四人朗声应命。

&ldqo;伍慈听令。我命你留守军帅府,留意泰山郡各地动静,一有风吹草动,立刻禀报司扬。&rdqo;

&ldqo;属下接令。。。&rdqo;伍慈第一次独领一方军令,喜得眉开眼笑,回话都轻飘飘的不着地。

。。。。。。

军议结束,众将散去;石青留下诸葛攸。

祖凤拖拖拉拉地落在最后,瞥见她脸上的忧虑,石青心中了然,不过没有理会,反而奇怪地问诸葛攸:&ldqo;睿远。我让你响应李农,你为何答应得如此爽快?诸葛一族尽在江左,你不怕给家族招祸?&rdqo;

诸葛攸斜睨石青,傲然道:&ldqo;石帅,你的计谋瞒得过他人,却瞒不过诸葛攸。哼,你命攸前去,响应李农是假,与大部里应外合是真。是否如此?石帅。&rdqo;

祖凤眼睛忽地一亮,脚步轻快地走了。

石青抚掌赞道:&ldqo;睿远所言,虽不中亦不远矣。石青的意思是这样的。。。&rdqo;说着,石青附到诸葛攸耳边一阵嘀咕。

诸葛攸脸上变幻,须臾,他哀叹一声。&ldqo;石帅,这般所为,变通的太过。这已不是变通,这是卑鄙。&rdqo;

嗯!石青脸一沉。&ldqo;你若不愿,我不勉强,换人就是了。&rdqo;

呵呵‐‐

诸葛攸笑道:&ldqo;攸怎会不愿?虽说有点卑鄙,不过确实刺激。石帅放心,攸定然不负所托。&rdqo;

六月二十日午后。赵不隶、张炜一行两千二百人前往南阳湖。

六月二十九晨。诸葛攸率三百五十人前往肥子;崔宦、燕九率两千二百人前往郯城马陵山。

七月初二,严密注视黄河两岸的子弟骑回报,李农的大军出现在对岸。

七月初三,志愿兵主力两千二百人离开赢县,向西南方的鲁郡进发。

&ldqo;我们到哪去?&rdqo;祖凤问道。

&ldqo;去捡粮食。&rdqo;石青回答。

&ldqo;捡?&rdqo;祖凤不解。粮食能够捡到?

石青意态索然。&ldqo;也许就是捡。嗯,现今情况不明,走一步看一步。捡不到就只有抢。&rdqo;

志愿兵行动快捷,七月初四进入鲁郡。七月初五下午,抵达孟还真居住之处‐‐驺城四基山。子弟骑来报,前方十五里,出现一支军队,人数约摸三千,打得是大晋的旗号。

&ldqo;我们向东避避,沿东山、凫山南下。别让对方发现,以免冲突。&rdqo;石青淡漠地下令。

&ldqo;这是北伐军的先锋。他们遇上李农的大军,凶多吉少。。。&rdqo;祖凤啾了眼石青,试探道:&ldqo;我们是否应该帮一把,通知他们暂缓向前,等待主力到来,再与李农决战。&rdqo;

&ldqo;人需自救,才能生存。指望他人相帮,总有一天还会蹈上死路。&rdqo;石青艰难地拒绝了祖凤的提议。救了这三千人,会是什么结果?结果他几乎可以肯定,那就是北伐军的全军覆灭。一个从来没打过仗的文人统帅一帮温驯的绵羊,怎么会是打了二十多年仗的老将和他手下虎狼之师的对手?

&ldqo;走吧。有些结果不是我们能改变的,我们只做力所能及之事。&rdqo;悠悠叹息中,新义军继续南行。

七月初六。志愿兵进入东海郡。正式进入徐州地界。

站在*上,石青回首北望。

&#36828;&#26041;&#65292;&#19968;&#22330;&#24847;&#20041;&#28145;&#36828;&#30340;&#22823;&#25112;&#27491;&#22312;&#25289;&#24320;&#24207;&#24149;&#1229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