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章好苗子
作者:言无咎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4082

石青清晰地认识到,新义军连战连胜,并不能说明新义军是一支无敌雄师,甚至于新义军整体的战力比之悍民军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之前所以能够胜利,其中大半要归功于自己的先知先明。因此,石青认为,新义军没有独自坚守或者帮助逢约、刘准坚守渤海的能力。

&ldqo;新义军愿意竭尽所能地帮助渤海,但这并不意味着新义军愿意陷入不能自拔之泥坑。渤海郡无论是浮阳或是南皮,尽皆无关隘险阻可以倚仗,兼且远离青兖,补给困难,缺少支撑。在这种窘迫的情况下,新义军凭什么和数十万鲜卑大军对抗?&rdqo;

石青坦诚地告诉贾坚。

&ldqo;新义军抗击鲜卑人的防线会设在漳水、马颊河一线。以乐陵城、乐陵仓两地为堡垒,以青兖两州为支撑,据河阻击;如此才能以少击众,才能争取胜利,除此之外,再无他途。烦请老将军如实告知逢约,他若不愿降燕,可以安排亲眷子弟先行南下,新义军必会妥当照顾。当然,石某更欢迎他和刘准放弃渤海,率部南迁,大家抱成一团,共同阻击鲜卑人。至于渤海的家当根基。。。老将军不妨直言相告,鲜卑人在,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将鲜卑人赶走,那些坛坛罐罐才算是自己的。&rdqo;

明确了渤海应对方略,石青又叮嘱贾坚和义务兵都尉李历抓紧时间整训士卒,随时注意鲜卑人的动态,随后离开了乐陵。

六月十三,石青巡视两州的仪仗队伍对过黄河,赶赴历城。驻守历城的义务兵督护,新义军戍卫将军司扬率部在黄河南岸相迎。

兄弟重逢,石青显得异常振奋,远远就下了驷黄大步向前,扬声和司扬招呼。走得近了,石青豁然发现,司扬身后还跟了八九人,其中大半他竟然不认识。即便是认识的几人,也让他感觉到意外,因为他们不应该在此出现。

其中认识的人只有王猛、祖凤、荀羡。

军帅府忙的不亦乐乎,王猛、祖凤怎么有时间到历城来?心头刚刚冒出一丝疑虑,石青闪眼瞧见王猛、祖凤平和的笑容,便即释然。看样子没出什么坏事。

觑见荀羡之时,石青心中一动,令则不是回南方去了吗?这么快就回来了?莫非这些人是他从南方带回来的?

想到这里,石青精神一振,仔细打量那群陌生之人。

陌生人一共六位。

年龄最大的约莫四十左右,最小的不过十五六岁。六人锦衣华缎,气宇轩昂,修饰作派一看就是世家豪门子弟。六人中有三位年龄稍大,约莫三四十岁之间,内敛自抑,举止稳重,不怎么引人注意,另外三人,却各有特色,让石青一下子就注意到了。

这三人最大的大约将近三十,这人也是世家子弟装饰打扮,长得却极为敦厚朴实,让人一见便生好感,与他的面貌相比,那身衣饰显得格外地华丽刺眼。

第二人年约二十二三,脸上斑斑白白,扑了厚厚一层粉。石青眼尖,发现这人应该是患了白癜风之类的皮肤病,脸上一块白一块黄,鬼怪一般,因此他才扑了这么厚的粉。许是面貌残疾的原因,此人目光躲躲闪闪,时不时露出些自卑;不经意流露的自备和世家子弟的傲气混杂一处,让这样看起来时而峥嵘毕露,时而偃旗息鼓,好像微风吹拂的烛火一般,时暗时明,佪异常人。

最后一人却是一个年方十四五、机灵活泼的少年。那少年一点都不老诚,一双小眼贼亮贼亮,骨碌碌地乱转,看到他石青一下子想到了小耗子。

&ldqo;蝎子!&rdqo;呼喊声中,一双有力的胳膊箍住了石青。这是司扬独有的权利,孙俭战殁后,只有他才能和石青这般亲热。

&ldqo;子弘大哥!&rdqo;石青还以更有力的搂抱。

当身上的皮甲被勒得吱吱生响,筋骨嘎蹦嘎嘣地交错之时,两人哈哈大笑,同时松开手来。

&ldqo;石青哥哥‐‐&rdqo;

&ldqo;参见石帅。。。&rdqo;

祖凤、王猛、荀羡纷纷上来见礼。另外六人跟着上前,笑对石青,很有风度地等着招呼。

石青向祖凤、王猛点头示意,随后对荀羡道:&ldqo;令则辛苦了。这几位先生是令则从江东邀来得么?烦请令则为石青一一引见。&rdqo;

&ldqo;石帅一猜就着。荀羡佩服。&rdqo;荀羡奉承了石青一句,随即引着石青来到六人面前,指着年龄最长之人说道:&ldqo;这是荀羡兄长。荀蕤(音r)荀令远。。。&rdqo;

&ldqo;见过石帅。&rdqo;荀蕤微笑着对石青揖手。

石青慌忙还礼道:&ldqo;承蒙令远先生爱重,不畏艰险北上青兖,石青代新义军上下多谢了。&rdqo;

两人见礼罢,荀羡转而指向两个年龄相近的士子,介绍道:&ldqo;石帅,这是郗愔郗放回、郗昙郗重熙贤昆仲。&rdqo;

这些都是史上留名之士啊。石青暗自感慨,当下和郗氏一一见礼。

郗愔和石青见罢礼,冲身边的少年招招手道:&ldqo;景兴。过来见过石帅。&rdqo;又对石青笑道:&ldqo;此乃犬子景兴,性喜顽劣,听说吾与其二叔北上青兖,便吵闹着要来北地见识一下,日后免不得会滋扰石帅,请石帅见谅。&rdqo;

&ldqo;无妨。方回先生过谦了。石某只怕青兖苦寒,贵公子会受委屈。呵呵。。。&rdqo;石青微笑着和郗愔寒暄两句,随即转移视线重新打量少年。

听到父亲招唤,那少年老实了许多,低眉垂目,十分老诚的模样。只是当他走近以后,石青却觑见少年低垂的眼皮下有物不住滚动。当下暗笑,这少年当真不是个安份的主。

&ldqo;郗超郗景兴见过石帅。&rdqo;少年像模像样地向石青行了一礼。

石青一笑,正欲伸手相搀,脑袋一激灵,惊呼出声:&ldqo;你叫郗超?!&rdqo;

少年抬起头,嘻嘻一笑,答道:&ldqo;石帅说得是,吾乃郗超郗景兴。莫非石帅听说过?嘻嘻,郗超有幸,竟然已名传青兖矣。。。&rdqo;

石青没有回答,细细打量眼前这个少年,脑海里不住翻腾。

郗超这个名字可比郗愔、郗昙有名的太多了。这人也许说不上有什么辉煌的成就,但是,在以后的历史中,这人绝对是左右大晋走向的主要推手之一。

公元三七一年,桓温带兵还朝,废黜司马奕,拥立司马昱为帝,策划这次行动的始作俑者就是郗超。

桓温废帝后,带兵返回荆州,替他留守健康、控制朝政的就是郗超。当时郗超不过是小小的中书侍郎,可无数历史上赫赫有名之人在他面前无不谦卑有加。例如谢安和王坦之相约拜会郗超,等他天黑,郗超还未接见,王坦之意欲告退,谢安劝道:不能为性命忍俄顷焉?

郗超之所以能够如此,盖因于桓温的赏识和重用。为了回报这份知遇之恩,作为桓温的心腹幕僚,郗超也向桓温献出了全部的才华和忠诚。为了桓温,他甚至背叛了亲生父亲和整个郗氏家族。

公元三六九年,大晋朝廷命令时任徐、兖两州刺史的郗愔联合桓温北伐,郗愔给桓温去了一封慷慨激昂、满怀壮烈的书信,邀请桓温与他联手北伐。信件先落到桓温心腹幕僚郗超手中,郗超撕碎信件,以郗愔的口气写了一封自谦信,言道老迈多病,不能出征,请桓温前来,统带徐、兖两州士卒北伐中原。这一封信,打破了大晋长久以来辛苦维持的东西平衡局面,桓温的势力因此向东延伸,直至建康城下。

郗超因忠诚而断亲情,却并非无情之人。这人死时不过四十二岁,其父郗愔尚在。他担心老夫悲伤,临死前给弟子交代了一番。当他的死讯传到郗愔耳中时,郗愔果然悲伤不已。这时候郗超弟子带了一箱文书交给郗愔。郗愔打开一看,里面尽是郗超如何帮助桓温谋夺大晋权利,为何要废黜司马奕、拥立司马昱。。。等等。郗愔对晋室忠心耿耿,一见之下,连声痛骂郗超,从此再不悲伤。

这是一个很叛逆、很有才华、也很有意思的人,难得的是年纪轻轻,真的很适合塑造啊。。。。。。

石青目光炯炯地盯着郗超,仿佛猛兽发现了可口的食物一般。

&#21487;&#24796;&lsqo;&#39135;&#29289;&rsqo;&#24182;&#27809;&#26377;&#36825;&#20221;&#33258;&#35273;&#65292;&#37079;&#36229;&#27627;&#19981;&#30031;&#24807;&#22320;&#30447;&#30528;&#30707;&#38738;&#65292;&#23305;&#31505;&#36947;&#65306;&ldqo;&#30475;&#26469;&#26159;&#30495;&#30340;&#21862;&#12290;&#22075;&#22075;&#65292;&#30707;&#24069;&#36825;&#21103;&#27169;&#26679;&#24517;&#23450;&#26159;&#20197;&#21069;&#21548;&#35828;&#36807;&#37079;&#36229;&#21734;&#12290;&rdq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