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灵元归一(2)
作者:朱伟俊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397

刚走没几步,抬头看见一块石壁上刻着“广寒玉女剑”五个大字。。惋嫣所在的霜月脉以小荷清清手及广寒玉剑掌闻名,惋嫣之母何嫣精于小荷清清手,而其师静一则精于广寒玉剑掌。唐惋嫣自小习练小荷清清手,已算是有些造诣,五个月前,师父静一开始教授她广寒玉剑掌,这套掌法虽与小荷清清手同是小巧灵动的路子,但却是形同意不同,惋嫣于这套掌法多有不解之处。听师父说广寒玉剑掌源自于剑法,而这套剑法却早已无人知晓,而从名字上看来,这套叫做“广寒玉女剑”的功夫极有可能与广寒玉剑掌有着很大的渊源,惋嫣好奇心大起,当下便开始研究起石壁上的剑法来。

就这样众人在洞中又住了几日,惋嫣每天都去采摘些果实、干柴以供众人解饿取暖,闲暇时便学习广寒玉女剑法,而三少则东看看西瞅瞅,着实没什么收获。

一天清晨,三少纷纷醒来,看到项剑站在一块石壁前,蹙眉沉思,李天轻声对杨煜说道:“项掌门都盯着那块石壁看了三天了,难道有什么玄机吗?”杨煜回答道:“是啊,从昨晚看到现在,都没休息过。不如我们也去看看?”沈凌云在一旁摇头道:“不好吧,打扰项掌门参研武功。”李天一面起身一面说道:“没事,去看看。”

三人一起轻声往项剑所站的那块石壁处走去,那块石壁处在通往秘密隧道的石床上方,只见左首写着几个古字“灵元归一术”,最后一个“术”字旁的石壁上插着把剑柄,剑身全部没入石壁之中,不知为何物。之后便是密密麻麻的小字,各种字体的都有,显然是蜀山历代弟子不断添加完善所致。三人粗略扫了一遍,发现其中又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正没理会处,只听项剑突然开口说道:“你们三人的伤势怎么样了?”

李天随口答道:“每天总会发作个两、三次,忍一忍也就过去了。”项剑说道:“安神医的灵药只是护住你们周身的五脏六腑,一旦药效过去可就危险了。我本打算等山上的敌人退去,便带你们去找安神医,看他还有什么法子。可现在看来,山上敌人迟迟不退,多等一天便多一天危险,再加上安神医医术再高明,也只能从医理上救治病人,而你们现在的大难题是体内好几十股真气无法驾驭,互相冲撞所致,恐怕从医理的角度无法解决。而且……”

李天见他欲言又止,心中微急,问道:“而且什么?”项剑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灵药只是护住你们的心脉不受真气冲撞,但你们体内的真气却还是在不停地流动激突,即使伤不到内脏,也会对周身的关节**道产生一定的损伤,长此以往,恐怕日后就算治好了也会留下病根。”

三人见他几天来一直在钻研这篇“灵元归一术”,而现下又突然提起他们的病情来,心中暗想难道项剑在这些文字中找到了医治三人的法门?三人屏息凝神,静听项剑说下去:“这篇灵元归一术,是我蜀山武功心法中的集大成者,总共分为三篇。其中,内篇详细记述了如何修习内息,吐纳养气之法,来增强内功。外篇则记载了一些强身健骨之道。杂篇中则写有许多如何防止走火入魔、如何治愈内伤损耗等的方法。你们看杂篇中的第二章。”

三人依项剑所指看去。只听项剑又说道:“之前结伏羲剑阵与敌人周旋,我内力损耗太大,受了不小的内伤,原以为要花上几年的功夫方可恢复,恢复后也不免功力受损,但这第二章中所记载的,便是如何治疗内力损耗的。我按着石壁上所记载的方法运功,伤势已有很大好转,按此下去,不需一月,便可恢复功力,且不会有所损伤。”

三人听到这里,心想这石室中记载的武功果然不同凡响,而有方法能够治疗自己伤势的希望也就多了一分。项剑复又说道:“而你们所受的伤,其实实属罕见。当时场上那六十四个武人互相传功抵抗我们的伏羲剑阵,你们三人出手干扰了他们,再加上我们的进攻,他们的六十四股劲力便反逼到你们体内,现下你们体内的真气太过强大,无法以自己的修为驾驭。而旁人若要相助你们,就等于和你们体内的数十名高手比斗,根本没有胜算。”

李天着急道:“那还有没有救啊?石壁上没有解决这种情况的方法吗?难道我们就只有等死的份儿?”项剑摇头道:“这种情况太过罕见,前人当然没有记载了。但这里杂篇的第三章中,写有如何攻克走火入魔的法门,你们身上的真气乱串,和练功时内息走岔的道理很是相似,只是情况更为严重而已,不知道这克制走火入魔的方法能不能用来治愈你们体内的真气。”

杨煜看着石壁上的文字,说道:“现下也只有一试了,总比坐以待毙强。”沈凌云则皱眉道:“可我们根本驾驭不了体内的真气,怎么办呢?”项剑微微一笑道:“这便是这篇灵元归一术的妙处了。平日里我们习练内功,都是要先心无杂念,然后心中存想内息在体内经脉上缓缓流动,而一旦气息走岔了道,习武者不免又存想着将这道气息走回正道上,可走岔了的气息已经在不对的经脉上流动,你越是存想,它就在这条经脉上流动得更快,是以走火入魔往往是习练内功者的大敌。而石壁上所记载的,则是按照道家无为而治的想法,气息走岔了,便不去管它,任它在你体内随意行走,这样若是这股气息较弱,不用多久便会自己消散,若气息很强,则一直让它四处乱走,直到它正经过正确的经脉时,再马上运功存想,将它导入正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