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龙韬和龙威从那群士兵身后现出身影。不过为了避免惊世骇俗,龙韬没有说明自己的身份。
</P>
“快给黎安将军松绑!”龙威安排底下人。那些士兵连忙把黎安身上的束缚接触,哪料到黎安并不领情——
</P>
“这位就是神龙宗四公子吧?我听说过大名。不过,休想劝降黎某,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说完,黎安把头偏向一边。
</P>
“黎将军多虑了,呵呵!”龙威虽然有招揽之意,但也知道有些事情确实不可为,“在下敬重将军声名。但也正是为此,在下希望将军能做出一个承诺!”
</P>
黎安不解地问道:“哦?什么意思?”
</P>
龙威认真地说道:“在下不想为难黎将军。但将军声名甚隆,就此放您回去实在不妥。所以,只要将军承诺:今后不再参与天元帝国和我神龙宗的纷争,我自当送将军回府。”
</P>
黎安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还有这等好事?没有太多余的条件,只要自己归隐,就能放自己回去,甚至连为神龙宗效力的要求都没有。对于天元帝国来说,自己答应了也不算投降变节。经过再次确定之后,黎安当然同意了龙威的要求。
</P>
当然,龙威也不怕黎安食言。因为像黎安这种大陆上的名将,爱惜声名胜于自己的性命。当着数万人做出的承诺,打死他也不会违背。
</P>
龙威此举使得大家对他的好感进一步加深,就连剩下的天元士兵也觉得他极富有人情味。后来,神龙宗四公子龙威的仁义之名播布海内,最初的宣传者就是他们。
</P>
当然,后世之人提起龙威,最为推崇的还是他指挥用兵的才能,以及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精打细算的作战风格。就拿他独立策划指挥的这一战来说,虽然只是消灭了两万多的天元军队,却一下改变了战争的格局。原本具有绝对优势的联盟军,此时突然发现他们的处境比神龙军还要恶劣。回顾整个会战,龙威的部署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P>
第一,让区震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起义,引起天元帝国的恐慌;
</P>
第二,推算到帝都必然派兵剿灭,以及所能派出的军队的最大规模;
</P>
第三,拉出玄冥郡陆风的部队提前设伏;
</P>
第四,命令区震和周太配合,一举击垮前来清剿的天元元帅黎安;
</P>
第五,命令区震和周太掉过头来打击前来参战的霸陵总督;
</P>
第六,与第五步同时,命“霸陵将军”凌可趁霸陵城空虚而夺城;
</P>
第七,趁黎安返回天元城而设伏,命陆风将至歼灭。
</P>
以上七个步骤环环相扣,而且参战的军队涉及直隶、霸陵、玄冥、江源四郡。经过此战,天元帝国的游动兵力损失殆尽,帝都天元城岌岌可危。因此,天元帝国必须从龙江北岸撤回部分军队。而且有了这次教训,天元帝必然不会撒盐一样的抽出小股兵力,其撤回的军队至少在五万以上。如此一来,龙江南岸神龙军的压力将会大大减少。
</P>
另一方面,起义军——或者说神龙军各军——占领了霸陵城之后,辅以陆风的两万机动兵力在天元城周边游弋,已经对天元城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的存在,足以使龙江北岸的天元帝食不甘味。
</P>
本来,一些将领建议龙威一鼓作气拿下天元城。按说,以手头两万多的兵力对阵天元城内剩余的七千御林军,以攻守一比三的比例计算的话,还是具有一定的胜算的。不过,该建议被龙威当即否决。他说:“假如我们勉强攻进天元城,自己的队伍也必然所剩无几。我们能对付城内的供奉团以及众多的强力部门吗?比如那缉盗司,一旦和我们展开巷战,那一千多人的战斗力绝对胜过我们一万人。更何况,城内还有武神殿的武神祭坛。”
</P>
所以,龙威没有冒进,而是保持对天元城的巨大压力围而不打。龙威这一招,致使龙江北岸的联盟军大营闹翻了天。对于这一点,说实在的,龙威确实始料未及。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