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晴买个手机倒是没有花什么时间,随便上商场挑上一个,诺基亚的质量都是过硬的,至于什么型号,何晴并不介意,反正与十几年后的机型相比,这些都是古董级的了。@顺便也给凌芳买了一个,虽说不是很必要,但是也为了以防万一。
何晴心想凌芳肯定希望能够留在丰州市多陪陪何志国,所以也就多呆了几天,至于何志国,倒是每天按时回家,但是何晴总觉得他有心事,不过既然他不跟自己说,那么也就随他吧。
但是最终还是回了越兴,毕竟那里才是自己的家,在哪里待着都是没有在家里舒服。回了家之后,何晴也没什么事,就开始继续写《金枝欲孽》的《珠光宝气》的剧本,反正何晴决定让这几部自己喜欢的电视剧因为自己而提前搬上荧屏,至于其他的,何晴不想盗用了,反正中正传媒的其他人才也不是吃白饭的。
现在,何晴每天窝在家里,何霞是被迫待在家里看书,凌芳偶尔去镇上逛逛,至于何晴的外婆,现在也算是与村里的老年人交上了朋友,经常会帮他们照顾家里,对于这个,何晴倒是没意见,反正现在劳动已经不是为了生存,而她也是乐于如此,那么就随她好了。
“晴晴。”这一天,外婆在吃完晚饭后照旧去找那些老朋友,不过回来得好像早了一些,可能有什么心事吧,但是又在犹豫着不知道怎么开口。
“外婆,您有事就直说。”何晴想着不会真让自己猜中了吧,外婆发展出JQ了,自己是没意见的,所以用眼神鼓励外婆继续说下去。
“村里的李阿婆,你知道吧。”见着何晴的眼神,外婆似乎觉得这个要求达成的可能要大多了,也就大了胆子。
“恩,就是老宅的邻居,她怎么了?”对于这个李阿婆,何晴也算是印象深刻,前世的时候做了那么多年邻居,何晴都是极同情这个李阿婆的。@
李阿婆算是外乡人,搬来上饶村的时候村里给批了块地,就这样居住下来了。李阿婆总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终生未娶,小儿子不但娶了媳妇,还生了一男一女。
但是问题就在这里,不知道为什么,两个儿子都不愿意供养李阿婆,李阿婆已经是90岁的人,根本没有经济来源,平时何晴是从来没见李阿婆买过菜的,几乎顿顿都是咸菜,吃得也不多。
大儿子在外地打工,在家的时间很短,偶尔回来倒是会买点菜,小儿子就住在隔壁,可是何晴从没见过他们请李阿婆去吃饭,李阿婆每顿都是自己做,更可怜的是,李阿婆是瞎子……
因为是邻居,所以凌芳每次熬猪油剩地猪油渣都会给李阿婆,本来凌芳也想给她些其他地菜地,但是每次李阿婆都拒绝,现在想来。可能还是担心自己的儿子被村里地人戳脊梁骨吧。
李阿婆虽然命苦,命却也硬。到98岁才去世,而且之前一直都没病没灾。不过就算有病又能怎么样?还不是得自己熬下去。
前世的时候,何晴也很同情她,那些一起玩地小孩子也是。每次遇到她要帮忙。总会帮她,但是毕竟是小孩子。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现在已经跟前世不一样了。却也把李阿婆遗忘了。还真是不应该。暂且听听外婆怎么说吧。
“她好像这几天病了。我去看了一下。但是她硬说自己没病。”外婆继续说道。
“病了?”何晴反问道,但是神色中并没有不相信,人都会生病。**- 所以倒也可以理解。而且李阿婆那个生活状态,不生病才是不正常的。
“对,我看她病怏怏的,整个人都不对劲。”外婆显现出一些焦急的神色。
“我开车,先把她送医院去。”何晴果决地站起身,虽说按照前世的经验,李阿婆最后应该是熬了过去,这件事不知道也就算了,但是在何晴知道的前提下,还放任不管,那绝对不是何晴的作风。
“唉,要不要叫上小芳?”外婆显得很激动,脸上满是欣喜。
“叫上吧,也有个人帮衬。”何晴和外婆一老一少的,估计没什么威慑力,凌芳一起,倒也能帮上一些忙。
三人一起上了车,去了李阿婆的家,其实也不远,就100多米的距离。
“李阿婆,李阿婆。”外婆将木门敲得咚咚直响,何晴倒也奇怪,这扇木门向来都只是个摆设,怎么打不开呢?想着就推了一下,果然推开了。
屋子是平房,六七平米的样子,一个灶台,还有一张破败的小床。因为现在天还没有完全暗下来,所以屋子里的情况倒也看了个大概,至于电灯,就不用想了,李阿婆用了一辈子的油灯,换做前世,何晴他们一群小孩子还觉得油灯新鲜,现在想来,她真的是可怜。
此时,李阿婆就躺在床上,不断地咳嗽,意识已经有些迷糊,估计是想睡而睡不着吧。何晴觉得把她叫醒也没有必要,还会为自己的工作增加难度,就让凌芳直接将她扶上车,先去医院再说。
到了医院,只有值班医生,何晴让他做了初步检查,验了血,等结果出来,说是肺炎,而且是两侧肺叶发炎,幸好送来及时,不然就是华佗在世也没得救了。听到医生的话,何晴知道其实能医得好,跟外婆说了医生的潜在意思,外婆也就放了心,倒是何晴,因为知道宿命,所以倒也没有怎么担心,但是前世的时候有这件事情吗?难道这就是一个历史的小插曲?
之后便是输液,因为病房比较空,只有李阿婆一个病人,所以三人就轮流在剩下的两张病床上休息,本来凌芳说是要通知一下李阿婆的小儿子,让她们在照料,不过何晴的一句话打消了凌芳的想法,何晴的原话是:“妈,你觉得换他儿子来,李阿婆还能活到明天?”
这话倒是有些重了,但是意思凌芳也是明白的,住在医院毕竟要花钱,而他的儿子又怎么舍得,再说就算让她住在医院了,又有谁会肯来照顾这个她们口中的“老不死”,恐怕她们是真的希望她早点老了吧(老一辈人中,老了就是死了的意思)。
所以三人还是决定留在医院照顾李阿婆,有什么事等明天早上再说。
看着床上依然神志不清的李阿婆,何晴外婆的心里也是感慨万分,要说儿子不孝的,又岂止李阿婆一人,就在上饶村,没有十个,八个也是有的。自己呢?本来应该儿子供养的,但是大儿子也是不孝,小儿子自己也没能力,要说孝顺也算是孝顺的。但是现在自己过的又是什么生活?都是因为小芳啊,这个女儿,生得值!
何晴当然是不知道外婆的这些思量的,但是心中却也有些想法,前世何晴看过中央电台经济与法频道的&t;&t;今日看法>>栏目,里面讲述了中国现代社会对待老人的道德缺失,让人感到一种悲凉。其中几个故事主要是讲述中国的老人特别是农村的老人,老无所依,老无所靠的悲惨下场-----有些是因为不给老人看病儿而让老人静静等死,有些是让老人生活在最最贫穷状态,还有一位老人,子女七人,老人却是被活活饿死!
当时何晴在落泪的同时,也陷入深深的绝望:不可否认,我们的社会制度还不太完善,还无法让每一位老人安度晚年,逐步健全养老体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几千年的传统道德被无情的拜金主义给取代了,在古人看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孝顺是第一位的,可是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的飞速发展,在道德教育方面好像有所缺失,致使现代社会在传统思想道德方面也大大空白!
但是重活一世,何晴看待事情的角度已然豁达了许多,对于上饶村而言,其实最主要还是贫穷惹的祸,如果家家富足,又怎么这样对待自己家里的老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所以有时候,这就是生活的悲凉,现在既然何晴有了这个能力,那么又怎能让历史重演,就算是改变不了全国的现状,但是小小的上饶村,何晴想要做些改变,还是轻而易举的吧。
第二天一早,何晴先给外婆买了早餐,然后就带着凌芳回了家,家里还有何霞,昨晚没跟她说清楚,今天早上还不见人,恐怕也会担心。
至于李阿婆,这么严重的肺炎,没有半个月恐怕是好不了的,何晴一家都比较空闲,所以照顾一下倒也没什么,反正家里人也多,换着来就可以了,家里有车,也方便。
至于何晴,已近是迫不及待地要做些改变了。
前世,何晴见着那些老人的遭遇,总是不免感慨一番,但是自己家里这种条件,又能为他们做什么呢?现在不一样了,何晴心里有些欣慰,这一世,自己绝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们安享晚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