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圣意难违
作者:梦恋依依尘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608

(今天有朋友结婚,第一更放到早上,第二更争取时间不变!请大家使劲推荐,放心收藏!)

狄公这时正在去往太子宫的路上,心里却委实不安。**-

远远地,他望见太子宫的宫门口,两边站满了羽林军,已经戒备森严了。他知道,其实武后已经采取了行动,而她之所以还派人来请他,完全是为了顾虑高宗的面子。

走得近来,两边的羽林军出来挡道,狄公赶忙晃了晃手里的宝剑,嘴里朗声说道:“奉圣上口谕,全力彻查太子谋反一案!”

羽林军一听是奉旨办案,同时也认出了狄大人,当即放行。

狄公来到大厅,正瞧见殿下六神无主地走来走去,房妃的脸上也是愁眉不展。

看到狄公的到来顿时喜出望外,把正欲行礼的狄公拉住,嘴里急急地说道:“狄大人来得正好,本宫是冤枉的,可是父皇母后还在盛怒之中,根本不愿召见本宫,连个解释的机会都不给我。狄大人,你要为本宫作主啊!”

狄公慌忙反握着殿下的手,传递给他安定的力量,安慰着说道:“殿下莫慌!微臣刚才已经见过圣上娘娘,圣上赐臣尚方宝剑,特来彻查此案!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水落石出!”

“嗯!有狄大人作主,本宫深感放心!”殿下一边说着,一边把狄公让到了座位上。

“呵呵,还请殿下把今天发生的事儿给臣详细说说!”

于是殿下就说起了这没来由的遭遇。

“上午。他一直跟房妃在花园里下棋。约莫巳时。忽然来了一队羽林军。说是奉了母后地懿旨。要搜查太子宫!当时本宫吓了一跳,这好端端地为啥要搜查?正待细问,哪知那些羽林军根本不把本宫放在眼里。直接绕过侍卫强行入内搜查。结果就在。就在……”

太子说到此处,忽然停顿了。**- 面上有着难看地表情。

狄公急忙追问道:“后来怎么样?”

殿下这才清了清嗓子。有些呐呐地说道:“就在东边地马坊里,搜出了几百套盔甲及武器……”

“那这些武器甲胄真是殿下地吗?”

“嗯!那是本宫私制定下的,以供左右侍卫使用!”到了这个份上,殿下只得老实承认。

听到这里,狄公忍不住责怪道:“哎!太子殿下,您怎的这么糊涂啊?我朝明文规定,像盔甲兵器一类的正式军事装备,在运抵京城时必须交由武库署保管,岂能私自藏于宫中!”

“哎!本宫岂有不知!其实这批兵器也是昨日才运抵宫中,还没来得及报备武库署,不知是谁走露了风声!”此时的太子真是懊恼至极。

“哎!这可就麻烦了!私藏兵器,历来是皇家大忌!这也难怪陛下和娘娘会那么生气!”狄公此时的表情相当沉重,他已经感到这个事情相当棘手。在这节骨眼上,一个处理不好,太子就有性命之忧。

“可是,本宫真没有谋反之心哪!”太子看着狄公凝重的表情,急忙申辩道。

“哎!私藏盔甲兵器,在我朝的律法上,就相当于谋反!”狄公从来没有过的沮丧。他心里现在的确不好过。

自从他执掌大理寺以来,一直公正廉明,执法如山,决不偏袒。多少宵小鼠辈,都曾犯于他手,受于惩治;然而又有多少含冤受屈的百姓,在他的审理下得到公正的昭雪。

如今,他相信殿下没有谋反之意,但是私藏甲胄的事实据在,明显触犯了国法。依据大唐律令,流放充军都有可能。可是,他毕竟是未来的储君,是李唐皇室的接班人,他又怎么忍心,做出违背心意的决定。

一时之间,狄公也有些左右为难。他心里除了责怪太子的不争气,被人抓住了把柄,也深深地憎恨那个告密的小人。

沉思半响,他终于缓缓说道:“殿下,事已至迟,微臣能够做到的,就是尽量保住太子的性命;必要时,有可能会牺牲您东宫之主的位置……”

其实太子也意识到这个事情的严重性,他岂能不明白狄公的一片苦心:“其实我并不在乎当这劳什子的太子,废了也没什么不好……”

“既然殿下能这样想得开,那就最好了。**- 不妨听听微臣的建议……”这时狄公站起身来,凑到太子耳边悄悄地说道。

听得太子不住地点头,嘴角还似有若无的微笑。

“殿下!请千万记住微臣的话,他们再派人来审理,就实话实说好了。微臣这就去回圣上、娘娘!”

看来,狄公已打算告辞了。

奇怪的是殿下也不强求,并微笑着相送。

送走了狄公,太子终于安静了下来,他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跟先前看到狄公时方寸大乱的神情判若两人,就像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过一样,从容的去了书房看书。他这副神情落在房妃的眼里,当真有些不可思议。

狄公从太子宫出来,再次来到大明宫。

高宗这时稍微地平静了些,武后正扶他喝着参汤。

狄公的到来让他停止了喝汤的动作,急忙问道:“狄卿亲,事情查清楚了吗?”

狄公礼毕,不慌不忙地回道:“回禀陛下、娘娘,事情查清楚了。殿下的确私自购买了少量的盔甲及兵器,用以扩充太子宫侍卫的军事设备,只是还没来得及报备武库署。这也就是违背了大唐的律法,微臣建议请薛元超、裴炎、高智周三位大人一同审理此案,以未公正。”

高宗和武后万没料到,狄公的答案会是这样。

过了良久,才听武后问道:“以狄卿家的意思,贤儿的确犯了错,该罚?”

狄公胸有成竹地回道:“的确如此,不管怎么说,私藏兵器就是触犯了律法,只是刑法有轻有重,仅凭微臣的片面之词,怕是不足以服众!”

武后随即看了高宗一眼,温柔地问道:“陛下,您的意思呢?”

其实高宗内心是欣喜的,薛、裴、高三位大人,均是朝庭得高望众的元老级大臣,也是他的心腹,为人正派忠诚,是少数没被武后收买的大臣,又跟他一样,素来喜爱太子。由他们作主审官,那是再放心不过了。

“准奏!就按狄卿家的意思办吧!”高宗这次没再跟武后交换目光,而是直接作了决断。由此可看出他爱子心切的心情。

武后没有反对,面上却有不悦之色。

狄公仿佛看出了武后的心思,又仿佛什么也没看出来,说道:“微臣知道,陛下和娘娘对太子寄予了厚望,平时也疼爱有加。这次事出突然,先前恼怒,这会儿却是为人父母对于犯了错误的儿子的担忧!微臣保证,一定尽全力处理好此事,既不违背祖宗律法,又能给太子改过自新的机会!”

武后赞许的点点头,微笑着说道:“哀家相信狄卿家会做到的!”

“请问陛下、娘娘还有什么吩咐么?”狄公恭敬地问道。

“没有了,你去吧!”武后代高宗做了回答。

“微臣告退!”狄公再次恭敬地施礼,退了出来,随即擦试掉额角细密的汗珠。

回到狄府,已是傍晚。

张柬之夫妇果真没有离开。

见到他,张公赶紧走上前来,急急地问道:“怀英兄,情况怎么样了?”

“比想象中的要糟糕!恐怕太子的地位怕是保不住了!“狄公凝重地回答。

张公皱了皱眉,仿佛不相信似的,又问:“真有这么严重?”

“嗯!”于是狄公就把刚才的情形给张柬之大概的讲了下。

听得他也是长吁短叹,一时之间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只得依计行事,这样最起码可以保住太子的性命。

于是,在公元679年的五月二十七日,这位一直深受高宗喜爱大臣拥戴的李贤太子,由于小人的告密,在东宫马坊搜出的数百甲胄为据,被撤消监国的职权,暂时软禁在太子宫,正式接受调查,由羽林军重兵把守,与外事隔绝。

而薛、裴、高三位大人在高宗的受意下,不得不慎而重之的调查此事。

东宫现在列为禁区,太子却乐得清闲,他无视于外面重重的军队,整日不是吟诗作画,就是陪着房妃品茶下棋,日子倒也过得悠哉。

也许,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费尽心机地安排这一切,就是为了躲避每天面对武后如覆薄冰日子。

不过,心有不甘的,他内心深处,仍然深深眷恋着一个女人。

记得上次狄公来探望的时候,带来了安朵“一切安好”的消息,却怎么也不肯透露更多的详情,令他感到深深的不安,同时想见她的愿望就更迫切了。

安朵得知太子出事的消息,已是殿下被软禁的一个月之后。

因为在那之前的日子,她从没有兴趣过问身边的任何人和事。而张柬之夫妇也在她成亲的三天后,回了襄州。

怀着对少白的深深思念,她独自去了很多地方。那家叫做“温情”的小酒馆,那晚住过的房间,少白曾经在京城的家,秋水湖……

在有月亮的夜晚,她总是忧忧地坐在狄府的花园里,双手脱腮,仰首望天。她记得少白曾经跟她说过:每个有生命的个体,在天上都有对应的星星。如果你能看见两颗恒亮的星星聚在一起,那一定是我们的前世的前世……

她一遍又一遍地在那找寻着回忆,回忆得越久,思念得越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