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王益之所以比上双眼,只因不想再见此人间惨剧。。紧皱眉头,则是在思考如何除掉董卓。
自打送走秀儿之后,王益便对自己说,“既然自己以一己之私,未让秀儿跟来长安,那么本应由秀儿完成的使命,也将不会出现。自己向上天要来了秀儿,即使遭到上天惩罚,不能活着离开长安,自己也无怨无悔。不过,既然自己向上天要来了秀儿,那理当还上天一个结果,董卓身死的结果。”只是连夜来想破脑袋,也想不出除掉董卓的计策,因此多天来均眉头紧锁。
一行人哭哭喊喊,终于抵达长安。安顿下来之后,王允找来王益,问道,“益儿,此次又被你言中了。如今天子与满朝文武均被绑来了长安,原先关外诸侯前来相救的希望已经极为渺茫,难道要任由董卓如此为害社稷,残害百姓吗?”
王益头疼道,“爷爷,此来长安,董卓更是势大,益儿思前想后,已无任何力量可以牵制与他了。因此也头疼之极。”接着道,“爷爷贵为三公,可否为益儿安排一个可以随爷爷左右的职位,益儿想暗暗接触董卓,以谋除董贼之法。”
王允点头道,“如此也好,秀儿不在,你也可以心无旁骛了。有你在我左右,遇事我可多个人商量。明日便将此事上奏天子,我想董贼应该会给我这个面子。”
王益点头,暗暗心道,“既已无牵挂,我就用心放手一搏,看能否品一己之力,斗倒董贼。”
第二天,果然如王允所说,王益被赐为议郎一职,此乃司徒属下长官文书之职,于是王益每日跟随王允左右,谋划图董卓之计。
再说虎牢关之李肃,董卓本命他率领两万人守住虎牢关,待董卓大军迁都上路后,再缓缓而退。岂知李肃自董卓走了之后,终日惶惶不安,只与关外诸侯联军交战两次,便丢下两万守军,自己带领亲信数十骑,弃关而去。关上两万守军见诸将逃跑,献了虎牢关。若不是联军盟主袁绍犹豫不前,只恐董卓迁都大军要被联军追上。
李肃逃回董卓处后,董卓大怒,欲斩李肃,吕布见状,力保李肃,李儒也在旁边说项,董卓才未追求李肃过错,只是在到达长安之后,董卓大赏三军,众将均得益升迁,唯独少了李肃。李儒恐李肃心存怨恨,向董卓建言道,“若不赏李肃,恐其有异心。”董卓怒道,“我不罚他,以是仁慈之极,还想要赏?”说完挥袖而走。李儒无奈,只得作罢。
话分两头,此时关外诸侯联军,也已杀入洛阳,只见洛阳城早已化为瓦砾,重诸侯均悲伤不已。虽然成功夺取洛阳,但联军却也接二连三发生不少事情,导致联军最后瓦解。首先是曹操孤军追赶董卓,被李儒设计包围,死战方的脱险,却也损兵折将,不能再战。然后是孙坚本一心为国杀贼,身先士卒杀人洛阳后,却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传国玉玺,起了私心,星夜带着本部兵马会江东去了。接着兖州太守刘岱,问东郡太守乔瑁借粮。瑁推辞不与,岱引军突入瑁营,杀死乔瑁,尽降其众。经此几事之后,联军军心涣散,盟主袁绍无奈,解散联盟,也因本部兵马投关东去了。
消息传到董卓耳中,董卓更是欢喜。飞扬跋扈更胜从前,自认为普天之下,再无惧怕之事也。也是号称“仲父”,事事均以天子礼仪从事。董氏宗族,则尽皆封侯,显有该朝篡位之意。同时,董卓于长安城二百五十里,役民夫二十五万人筑起一座郿坞,华丽非常。郿坞中屯积二十年粮食,并选民间美女八百人供其淫乐。董卓家属都住在郿坞中。董卓往来长安与郿坞时,百官均要接送于城门之外。
军权方面,董卓令其心腹李傕、郭汜,共同统领凉州军马,驻扎于长安周围;令吕布统领禁卫,与长安城中驻扎。自己亲自统领亲卫数万人,于郿坞与长安之间两地往返。
另外,董卓残暴更生从前,常以酷刑杀人为乐。并时常残害超重公卿大臣。长安之人均敢怒不敢言。
此时的王益,则活动于朝廷内外,不断打探董卓集团内部消息,每日回家,均要一一记录,加以思考。如此三月有余,终于有所收获,一个缜密的计划开始浮现于脑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