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翘楚听完魏忠的一席话,似信非信,不敢冒然打开皇宫大门将魏忠迎进去。魏忠看出孟翘楚的疑虑,心神俱寒,罢了,今日就死在这里,为皇上尽忠。“孟公,你不用打开城门,我魏忠守在这里,看看到底是哪个贼人将污水泼在本将身上。我定将他碎尸万段,方可还我清白之誉。”
说话间,已有大批士兵朝皇宫进发。马上的人大呼,当今皇上,庸人无为,任西夷蛮族欺负我边疆百姓。使天下苍生屡遭战火殃及,今替天行道,夺皇位,让有德才之人居之。
魏忠听后,气得七窍生烟,当真有人把黑的说成白的,恬不知耻。
他大叫一声,迎上去:“哪个贼人在此撒野,胡说八道,本将定斩不饶。”
一员大将策马行来,魏忠定睛一看,是守在京畿的陈维义。魏忠大喝一声:“陈维义,你为何挑起战火,让天下不太平。”
陈维义冷哼一声:“皇上年幼无知,都是朝中一帮老家伙在把持朝政,因循守旧,不思改革。这几年西部,北部的民族日益强盛,迟早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现如今有一代圣主降临,我们共同拥戴,共创一代盛世。”
魏忠怒极而笑:“筑城万里,自毁一隅。外族虎视眈眈,瞅准机会伺机而动。你们正在毁了祖宗的基业,谈什么创造盛世。”
陈维义也笑道:“魏将何不投降,我饶你性命,让你看看这大好江山会有怎样的变化。”
魏忠呸了他一口:“反贼,你倒要仔细自己的脑袋,看看它掉下来后,是否还会有反意。”
二人不再说话,策马前驱,大战起来。孟翘楚这时才知道魏忠是忠臣,而陈维义反了。但此时,反贼首领没有出现,不知道到底是何人有这么大的能耐,将陈维义收入麾下。
后宫的孟太后得报,说是有人造反,已经逼近皇宫。她喟然一叹,她一直劝皇上不要一意孤行,擅离皇宫,当心一着不慎就会酿成巨变,果不然,有人借机起事。
她召集所有的妃嫔宫娥,公主王子齐聚延寿宫,并叫太监备好三尺白绫和毒酒,一旦宫破,就集体自杀。公主王子年幼,哪见过这种阵势,一人嘤嘤哭起来,随后跟着众多的哭泣声,此起彼伏。孟太后横了他们一眼,说:“哪个敢哭,现在我就赐他死。”
妃嫔赶紧将自己的孩子搂在怀里,屋内安静极了。太后心神难安,派一个太监去打听战况。良久,一人跌跌撞撞跑进来,说:“启禀太后,魏忠战死,孟公受了重伤,宫门即将攻破。”太后此刻反而平静:“你们平日里,皇命贵胄,金枝玉叶,享尽天下人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现在,国之将倾,也该是你们为国尽忠的时候了。”
众人哭成一片,太后喝止:“现在是什么时候,还有你们哭泣的时间,快快自我了断吧。”一位妃嫔大叫一声“皇上”撞柱而亡,血流满面,其状可怖。有人选择自缢,有人选择毒酒,一刻工夫,延寿宫的大殿上尸横遍地。太后望着宫匾,想想真是讽刺,身处帝王家,妄想延寿,到头来没有增寿反而减寿。
她命一个太监端给她一杯毒酒。那太监是她的心腹,是她从孟家带出来的,叫孟晓生。她接过毒酒,交待他:“这些年你为我鞍前马后操劳,等我百年之后,你赶快逃生吧。如你能见着皇上,就说宫里的妃嫔皇子都没有丢皇家的脸面,要他拿下反贼,励精图治,光复中兴。”
孟晓生老泪众横:“是,太后,老奴定当向皇上转告太后遗旨。”太后神色坦然,将毒酒送到嘴边,一饮而尽。
此时,宫门已破,火光四起。孟晓生拜别太后的遗体。朝深宫隐秘的一条地道奔去。
陈维义攻进皇宫,直奔延寿宫。他刚踏进去,就收回脚步。延寿宫里没有一个活人。他命令士兵不准放火,并立即投入到救火中。士兵们一边救火,一边收罗珠宝,美宫娥。
陈维义冷眼看着这一切,想起和那人的约定,冷冷一笑。谁人不想把天下收入囊中,连与他人分一羹都不情愿,更没有拱手相让的道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