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太后的决策
作者:肖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584

雨过天晴,四野皆绿,玉米吐穗、谷子泛黄、豆子长势良好。武则天、婉儿、田归道、小顺子在地头下马。

武则天来到地里,她喜形于色地说:夏粮绝收,秋庄稼总算长得不错。

小顺子:不错,不错,这是托了太后的福啊。

武则天:小顺子,你说是托了哀家的福?

小顺子:正是。

武则天:哀家问你,夏收时节,刮的干热风,使麦子颗粒不收,托的也是哀家的福吗?

小顺子:不,不是。

武则天教导着:你们是哀家的近臣,不可说些无关紧要的话,忠言逆耳的话说几句行不行啊?

小顺子:是,臣再也不敢了。

众人正在轰笑时,李仙宗步履匆匆地赶来。

武则天:李爱卿,可见到你了。你看秋庄稼长得多好,夏季绝收,在哀家心里落了一块病呀,若是秋季农人再收不下粮食,哀家就愁死了。

李仙宗跪下说:太后,不是臣扫你的兴,你担心的事就要发生了。

武则天一惊:你……说什么?

李仙宗:臣言,太后担心的事就要发生了。

武则天:李爱卿,你站起来,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仙宗站起一揖说:据臣的观测,这个月的下旬有一场冰雹。

武则天:冰雹,冰雹下得大吗?

李仙宗:非常之大。

武则天:这么说百姓的这些庄稼又吃不到嘴里了?

李仙宗:正是。

武则天:这可如何是好?

田归道安慰着说:太后,你放心吧。天有不测风云,何况李仙宗是个人,他也有算不准的时候。

武则天大怒,她吼着:住嘴,不许你说这些话,李爱卿是活神仙,他的话就是金科玉律,没有说错的。

田归道:是,臣知错了。

回到宫里,武则天一直闷闷不乐,想到李仙宗的话,她不寒而栗。在田间,她曾怒斥田归道说,李仙宗是活神仙,他的话就是金科玉律,这时候,她多么想让李仙宗说,自己说错了。这天,武则天多次宣李仙宗进宫,眼看天黑了,还没见到李仙宗的面,武则天急得火烧火燎的。

武则天刚刚坐下,又站了起来。她关切地问:婉儿,李仙宗如何还不到呀?

上官:太后不必着急,就要到了。

这时,小顺子进门说:太后,李仙宗在宫外候旨。

武则天:快请他进宫。

小顺子:是。

小顺子出门不久,李仙宗进门跪下:臣参见太后。

武则天:快快请起,坐下说话。

李仙宗:太后,召臣进宫为了何事?

武则天:你下午的话,吓得哀家七魂出壳,冰雹来得真的如此猛烈吗?你的话会不会有错?

李仙宗:确是如此,臣的话无错。

武则天:就没一点防备的办法?

李仙宗:臣倒想了一些办法。

武则天:是何办法,快快讲来。

李仙宗思考着说:臣在想,若是将地里的庄稼收割回来,厚厚的一层铺在房子上,可保房子无虞。

武则天感觉心里难受,她不情愿地说:地里的庄稼长得那么好,你又让他们割掉,百姓下得去手吗?

李仙宗坚持着:下得去手要割,下不去手也要割,若不然,房倒屋塌的,百姓何处安身啊?

听了这话,武则天半天无语,过了许久,她终于想通了,她无奈地说:唉,也只好如此了。庄稼毁了,你就没有一点补救的办法吗?百姓如何生活?

李仙宗:庄稼毁了还可以再种。

武则天驳斥着:胡说,俗话说,紧慎庄稼,消停买卖,季节晚了,还能种些什么?

李仙宗:绿豆、乔麦生长期短些,还可种这些。

武则天:婉儿拟旨,让天下百姓种绿豆、乔麦。

上官:是。

李仙宗:太后,不可。

武则天:不是你说让种绿豆、乔麦的吗?又有何不可?

李仙宗:臣是说绿豆、乔麦生长期短,可种这些。

武则天:是啊,哀家也是按你说的办呀。

李仙宗:太后,臣的话还没有说完,切不可操之过急啊。

武则天:百姓遭遇如此灾难,哀家心里能不急吗?

李仙宗:若操之过急,必然事倍功半。

武则天:你说,你说,说说你的办法。

见太后着急,李仙宗心里也不平静。他说:臣是说,冰雹过后,雾天较多,大雾天种绿豆,收效甚微啊。

武则天:这么说只能种乔麦了。

李仙宗:正是。

武则天:婉儿拟旨……

李仙宗:慢着。

武则天:还有何事?

李仙宗深思熟虑地说:收割庄稼,铺在房上,又让种乔麦,阻力一定不小。太后不如在朝堂上公议此事,大臣想通了,事情办起来才会容易些。

武则天佩服起来,她说:李爱卿真是大才,你把事情想得滴水不露,哀家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