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釜底抽薪
作者:肖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792

下朝回来,武则天闷在宫里,哪里也不想去。朝堂上的事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武则天想,称帝的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莽撞啊。这一次是刘知几提出的,并且有天象出现,还有那么多人反对。若是我自己提出来,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想到此她不寒而栗。担心归担心,但她并没有打消称帝的决心,她想,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让民富国强,就有办法。

武则天正想着心事,上官婉儿走过来。

上官:太后请用茶。

武则天:不用。

上官不安地问:太后下朝回来在这里站了老半天了,要不,婉儿陪你到御花园散散心好吗?

武则天冷冷地答着:不去,哀家哪儿也不想去。

上官埋怨着:香茶不用,散步不去,太后还在想朝堂上那件事吧?这怨不得别人,只能怨神皇你自己。

武则天:如何怨起哀家来了?

上官:神皇经常说,要为女人长脸,让天下男人刮目相看,今日是多好的机会,可惜把它错过了。只要神皇争一争,就会大功告成。

武则天笑着:婉儿到底年轻啊。

上官:这跟我年轻有何干?

武则天说出了心里话:想当皇帝,又看不出人心背向,迟早是要摔筋头的。

上官:是吗,那可如何是好?

武则天:要因势利导,时势造英雄,造了势便会水到渠成。

上官:是人造势,还是天造势?

武则天:当然是人造势。

上官:太后没有点破,是何人造势?

武则天:此事不能点破,即使不点破也会有人造势的。

上官:下官不信。

武则天:不信,那就走着瞧好了。

二人正说着话,小顺子闯进门说:太后,长安送来300里加急。

武则天:呈上来。

武则天看信大惊,她叫着:啊,刘仁轨相国归天了!

下朝回来,天已经黑了,朝堂上的事,使李敬玄、苏良嗣高兴得手舞足蹈。路上,苏良嗣便拉着李敬玄、刘?之来到自家的客厅。

一进门苏良嗣便对刘?之说:刘相国,朝堂上的事看清了吗?

刘?之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他问:苏大人所言何事?

苏良嗣:什么事,还不是反武之事吗?

李敬玄插话说:我算看清了,真正拥武的只有李昭德一个,连狄仁杰也不同意武则天称帝。

苏良嗣驳斥着说:也不能那样说,武氏兄弟、杨再思、傅游艺也是拥武之人嘛。

刘?之兴奋地说:总的来说,我等反武,并不孤立,在我们身后,还大有人在!

苏良嗣夸阗:还是刘相国讲得透彻。

这时,窗外响起小顺子的声音。小顺子:圣旨到,苏良嗣接旨!

听到喊声,苏良嗣慌忙出了门,来到院里一看,小顺子捧旨而立,见状,苏良嗣仓皇跪下说:臣接旨。

小顺子宣旨:刘仁轨前日归天,明日在玄武门外为刘相国举行国葬。命苏良嗣坐镇长安,安抚西都诸事。钦此!

苏良嗣:臣谢恩。

送走小顺子,苏良嗣进了客厅。

李敬玄有些失态,他问:苏大人,武则天派你到西都去,朝里少了一员反武的大将,这可如何是好?

苏良嗣反问着:朝里不是还有你和刘相国吗?

刘?之眼睛一亮说:武则天这是釜底抽薪啊。

苏良嗣分析着说:她让我去长安,是想釜底抽薪。可我到了长安,未必是件坏事,况且,我还可以回来嘛,若是抗旨不遵,就先输一棋。长安是大唐的根底,那里有许多反武的老臣。我若西去,不是又多了一支反武的势力吗?

李敬玄:苏大人,高明。

刘?之吩咐着说:苏大人,你到长安之后,要联络反武的老臣,与之结成反武阵营。

苏良嗣:那是当然。

李敬玄:这就叫,武则天纵有千条计,我们也有老主意。

刘?之乐得大笑,他说:反武之时,苏大人若能从长安拉起一彪人马,武则天休也。

三人一齐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