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欲擒故纵
作者:肖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308

夜深人静,繁星满天,月芽儿向西天隐去。起风了,大树在空中摇晃着,发出鬼哭一样的声音。

李霭牵着一匹战马,悄悄地出了大门。来在大门前,他战战兢兢地上了几次马,都没有爬到马背上。他把马拉到台阶前,趁着台阶慌忙上马。探头探脑地四下看了一阵,然后催马而去。

李霭骑马离开了绛州,他一路走,一路想。韩王是个老糊涂,对谁都是疑神疑鬼的。刚刚议事起兵,就怀疑到我的头上了,这还了得。不出事还罢,若出了事,必是我第一个倒霉。他决心一定,便打马向洛阳奔去。

一个风平浪静的秋日,武府后院里发出一阵阵嗖嗖的声音,原来是武氏兄弟在射箭。

武承嗣连发三箭,都没射中靶心,他扔了弓站在一旁,用眼睛瞄着武三思。武三思屏住呼吸,站在把前,他连射了三箭,连发连中,脸上露出得意之色。武攸嗣用力拉着弓,憋得满脸通红,就是拉不开。他将那张弓扔得老远,灰心丧气地坐在地上喘着粗气。

武承嗣夸奖着:三弟大有可为呀!

武三思直爽地说:大哥聪慧善断,机敏练达。又是献瑞,又会说奉承话,深得姑母欢欣。姑母让我读书,我自知不是读书的料,我是夏官尚书,不学点武艺怎成?

听了武三思的话,武承嗣像喝了蜜水,心里一阵爽快。[手打吧(www.shouda8。com) 疯子手打]他想,三思成了武将岂不更好,这样就不会有人和我争夺这个太子位了。

武三思看了一眼大哥说:我也是为了咱这个家嘛,大哥学文,我来习武,咱武家岂不就文武双全了吗?

武承嗣回头见四弟坐在地上,十分不悦:四弟,你怎么不射?

武攸嗣说着心里话:大哥当文官,三哥当武官,我当个农人,这样咱武家才全了呢?

武三思奚落着:胸无大志,没出息。

武承嗣:四弟还小,但人小不能志短,总得学点什么。

武攸嗣:我什么都不学,就学种田。

二人不屑地笑着。

李旦多日没见到母亲了,他怕母亲与他生分,这一天初夜,主动来到了迎仙宫。

武则天见李旦进门,热情地打着招呼:啊,皇上来了,快快坐下。

李旦看了一眼武则天,想说什么,又无从说起,张了张嘴,又合上了。

武则天问:皇上进宫何事?

李旦看见墙上挂的琴,灵机一动说:母亲,孩儿学了一首新曲,奏与母亲如何?

武则天夸赞着:旦儿孝顺,是想为母亲解忧是吧?

李旦:正是。

武则天:那就弹奏一曲。

李旦坐下抚琴,顿时,乐声优扬,切错有致。武则天在一旁欣赏着,高兴得笑眯了双眼。

一曲终了,武则天夸着:皇上的琴艺越来越精了,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婉儿奉承着: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李旦:母亲替朕理政,朕为神皇抚琴解闷,还不应该吗?母亲何时想听,朕召之即来。

武则天:婉儿你看,皇上果然孝顺。

婉儿:是啊。

这时,小顺子进门说:神皇,有人扣阁。

武则天:何人?

小顺子:绛州长史李霭。

武则天双眉一轩,便明白了一切。她说:李霭?传他进宫。

小顺子:是。

李旦站起就要走,他说:母亲忙吧,朕走了。

武则天:莫要走嘛,坐这儿听听他有何事?

李旦:不了,一听到政事就头痛,朕走了。

李旦出门之后,婉儿引李霭进门。

李霭跪下:拜见神皇。

武则天:你夤夜到此为了何事?

李霭:神皇,韩王李元嘉谋反。

武则天把脸一扳,故作不信。她叫着:胡说,韩王是个宽厚的长者,他一向老诚谋国,忠心可嘉,况且,他官居一品高位,是朝庭重臣,怎会谋反?我却不信。

李霭耐心地解释着:臣千里迢迢,投奔洛阳,历尽千辛万苦,是一片忠心啊。神皇若是不信,臣就没命了。绛州是回不去了,李元嘉见了臣,臣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武则天安慰着说:难得你一片忠心,若是不想回去,就留在京城,日后给你安排个职位也就是了。

李霭感激地哭了,他说:谢神皇。

武则天:来人。

小顺子进门问:神皇……

武则天:安排他住下,好生伺候。

小顺子:是。

二人出门之后,武则天坐下写信。

婉儿在一旁念着:

韩王大鉴:

你侄儿李霭来京告你谋反,哀家不信,到底情况如何,请来京面告。

婉儿:神皇,你如何将此重要军情告于韩王?

武则天笑而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