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 下雨了,就会有水
作者:姗姗来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072

“人生在世,除了死亡,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后生仔听到这句话时,他的心被什么东西用力地拉扯了几下,脸上也不由自主地抽搐了几下。

停顿了一下,赵诗华继续说:“一时的痛苦和绝望虽然刻骨铭心,但总会过去的,好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不过,说起来,我还不算健忘的人。可是,我当时是如何签收诉讼文书,又是如何打发来送诉讼文书的两个法官,甚至这件事是发生在家里还是发生在学校里,直到今天,我都想不起来。”

后生仔觉得,赵诗华说起当年生死忧关的往事,仿佛是发生在别人身上似的,云淡风轻。

说完之后,赵诗华突然觉得有些奇怪,自己怎么会在这种情况下向一个素不相识的后生仔吐露隐藏在心灵深处的秘密呢?当年的痛苦,当年的绝望,当年的撕心裂肺,当年的心灵挣扎,赵诗华从来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包括南山、父母和妹妹、弟弟。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像这样的秘密,不论是事前还是事后,当然不能向至亲至爱说了,谁都不忍心增加至亲至爱的负担。所以,有些秘密,你只能告诉陌生人。

终于卸下身上的惟一秘密了,赵诗华觉得浑身轻松了许多。

受到赵诗华情绪的影响,他觉得自己的心态也平静了许多,甚至连咳嗽也暂时停住了。

赵诗华注意到,后生仔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肌肉已舒展很多,不像刚才那么紧张了。于是,她话题一转,又说:“蓝天省是红豆的故乡,相信你很熟悉《红豆》这首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写的。你知道王维吧?以前听说过他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吗?”

赵诗华看见他轻轻点头,然后又轻轻摇头,但没有说话。

她本来也没有要考他唐朝诗歌知识的意思,于是便继续说:“就是这个王维,他在《终南别业》中写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在这首诗中说,他人到中年以后,厌恶了尘俗的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在终南山脚下定居。往往兴致来了,他就独自一个人出门,去欣赏终南山美丽的景色,这种快意的事情只能自得其乐。他随意而行,不知不觉中,竟然走到了流水的尽头。看起来像是无路可走了,于是他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自得的云朵兴起漂游。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人家,便与他谈天说笑,无拘无束,竟然忘记了回去的时间。王维在诗中所描绘的这种生活,很有田园风味,很休闲,令人心驰神往。”

赵诗华在阐述别人观点时,忍不住抒发自己的感情。

后生仔又轻轻地点点头,心想:“田园风味和闲适,从来都与我没有任何的关系。”

事实上,芸芸众生中,有几人可以体会到田园的闲适,又有几人可以享受到田园之乐?

赵诗华继续说:“你听说过著名的红学家俞平伯吗?红学家,就是研究《红楼梦》的专家。啊,不知道也没关系。他还是现代著名的诗人、作家。他的父亲叫做俞陛云,是当代著名的学者、诗人,还精通书法。父子两人都这么有学问,真是令人惊叹。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这段话的意思你明白吧?”

后生仔轻轻地点点头,又轻轻地摇摇头。赵诗华也不知道,他是明白,还是不明白。

赵诗华接着说:“从此以后,我对任过课的每一届学生,都要讲授王维的这首《终南别业》。我只简单地讲讲诗中所蕴含的诗情画意和诗人的闲情逸致,却重点讲解从‘水穷’到‘云起’、就必然会下雨的辩证过程。‘水穷’了,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还有‘云起’,有云就必然会下雨。下雨了,就会有水。”

作者题外话:新年好!祝朋友们心想事成,万事胜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