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快乐童谣
作者:姗姗来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632

接着,她们又兴高采烈地唱另外一首歌谣,名字叫做《月亮光光》1。

“月亮光光,照花地堂。

斩竹笋,煮槟榔。

槟榔香,嫁姨娘(母亲的妹妹、堂妹)。

姨娘头发未曾长,再过两年得去嫁。

牛拖竹栊马拖箱,照见新娘好嫁妆。”

然后,她们又唱起了《天落水》2。

“天落水,淋鸡腿。

鸡腿大,担去卖。

卖到婆媞屋。

婆媞冇在屋。

吃碗酸飕粥。”

李带娣还带着两个妹妹,欢欢喜喜地唱了一首《打打掌》。

“打打掌,卖咸鱼,

咸鱼淡,卖古榄。

古榄甜,比只添,

唔比就罢,比返一文大缸银。

籴斗米,过新年。

新年探婆媞,婆媞劏只大阉鸡,

一边收吃晏,一边收去归。”

李带娣记得,阿嬷生前曾经说过,这首《打打掌》是从船家佬那边传过来。

阿嬷说,解放前从竹根队出去的一个前辈,他和他的后人都是船家佬。而这个前辈这之所以沦落到做船家佬的地步,是因为他的嫡亲哥哥是个职业赌徒。他那惟一的嫡亲哥哥,作为竹根队最早的职业赌徒之一,他赌输了再赌,赌了再输,先是把父母的田地抵给了别人,接着又把自己的老婆和一儿一女抵给了别人,然后再把父母的房屋和屋地抵给了别人,最后把父母双双给逼死了,留下一个十六七岁的弟弟,他自己却不知所终。

无依无靠的弟弟离开生他养他的竹根队,先是帮一个船家佬拉缆做长工,后来娶了这个船家佬的女儿做老婆,并继承了这个船家佬的衣钵,自己做起船家佬来。

无论是做长工还是做船家佬,他都是无田无地,居无定所,一年到头在白云江上漂泊,吃在木船上,住在木船上,蹲着穿裤、躺着伸腰、挤着睡觉,与世隔绝。他帮人运送货物,挣钱养家糊口。只要揽到了活,不论是酷暑还是严冬,都得按时运到。他干活时,肩颈处挂着粗大的船缆,光着双脚走在白云江江边上,踩着石质或者泥质的江岸前进。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所从事的工作,是水路货运。据阿嬷说,他的脚底下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疤痕,脚骨跌断了好几次。他还算是好的,没有遭遇到大的天灾。他天天都要祈求菩萨,保佑他的木船不要遇到雷电和旋转风;在经过有急流和险滩的河段前,他都要点起蜡烛和线香,祈求水龙王保佑。他每天都担心木船和他的一家老小会全部沉到白云江底,任何痕迹不会留下。

如此看来,船家佬的生活远没有那首著名的《纤夫的爱》中“纤绳荡悠悠”的浪漫,却远不止“一步一叩首”、“汗水洒一路”的艰辛和风险。

阿嬷又说,船家佬一般在他们木船的船尾上挂上一个鱼篓,在行船过程中,运气好的话可以网到一些江鱼。不过,这些味道鲜美的江鱼,他们自己是舍不得吃的,天气好的话他们就晒成鱼干,天气不好就只能腌成咸鱼,等他们拉完一次货后再回到街圩卖掉换成钱。而他们吃的菜,一般都是榄角,那种跟盐差不多咸的紫色咸菜。

阿嬷还说:“这首歌中唱的,就是船家佬们最为轻松的生活场景。船家佬们卖咸鱼,结果咸鱼不够咸。有可能是咸鱼真的不够咸变味了,也有可能是别人不够钱买说的借口。于是只好卖古榄了。古榄就是我们送粥吃过的榄角。估计是船家佬自己买了生榄角来腌,腌好了再卖,可以从中挣一点差价。买榄角的人试了试味道,榄角还有些甜,连说不错,是好东西,决定买了。但这个人一味贪心,船家佬都称够给他了,他还想多要一只。船家佬不给他,他只好乖乖给钱了。卖一次榄角,一般就是一斤几两,就算是十斤八斤,也不会值多少钱,哪里会得到‘一文大缸银’?那不过是船家佬们的美好愿望罢了。船家佬们没有田没有地,就是平时也要籴米吃,过年自然也要籴米吃了。他们过年也一样要去探公媞、婆媞,婆媞家劏一只大阉鸡,成只煮好了,自然是先要拿去拜公拜神,然后白斩半只吃晏,另外半只就给外孙拿回家了。”

注释:

1《月亮光光》,反映婚嫁办饮的喜庆场面,一群孩子手拉手转圈圈,或者边唱边跳。

2《天落水》,唱出亲疏远近的人情世故。

<font color=#ff0000></fo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