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坐等元宗
作者:完美主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302

(哈哈,终于能上网了,大家好,这一星期憋死我了,没网络的日子真不好过啊!)

第二天早上,我们看着白天带领着白夷族的战士远去的身影,谁都没有说话,直到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了,大家才陆续的回营。

白天带领着白夷族战士先回白夷山,是我和白天在昨天的庆功宴上就讲好的,待我在邯郸的时机成熟时,到时我会让人去通知他,让他带白夷族的人都来邯郸,和过去的生活彻底告别,迎接他们的将是一种全新的生活。

当然白天也不是全无条件的,他硬是给我凑齐了五百男战士和二百女战士,还把白景和白影也留了下来,美其名曰保护他女儿和他女儿的好姐妹,让我无话可说,只好答应这条件,并保证时机一到,尽快通知他,不会让他久等,他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带人回山。

接下来的行程危机尽去,每天轮流留一小队战士在远处放哨站岗,其他人尽情玩乐,一遇到好山好水,我们还会停下来安营扎寨,直到尽兴而去,一路有陶方打点,穿城过寨,丝毫没受到阻拦。

这天我们来到武安城,想起了墨者行会钜子元宗,就对陶方道:“陶大哥,我在这里要等一个人,顺便再把队伍训练一下,我就不陪大哥回邯郸了,我会派一小队战士护送陶大哥回邯郸,希望陶大哥能在回到邯郸后,能再让他们回来,待我等到那人,再去邯郸找陶大哥,你看如何?”

陶方开始听我说,吃了一惊,当听完我的话,陶方一想这样也好,他先回去向堡主详细的禀报一番,看堡主是否能重用项少龙,此人能力非凡,如果处理不当,会逼他另投他人,这不光是乌家的损失,更可怕的是和他为敌,自己想起来就后怕,真要那样,到时侯自己怎么死的也许都不知道。

陶方答道:“那好吧,我就先回去禀告一声,少龙办完事,一定要尽快来邯郸找我,我带你好好的逛逛,至于那一小队战士就不用了,到了这里就没危险了,再说我让武安守将派一队士兵护送我就好了,不必让他们再跑一趟了”。

看着陶方和拉货物的车马队进入武安城,我把众战士带到武安城不远的山上,找地方安营扎寨,由白山和白景这对姐妹花负责继续训练。

我则带着五位夫人进入城中,一边闲逛,一边找书中所说的破落的土地庙。功夫不负苦心人,快黑天时,我终于在一处偏僻处,找到了那座破庙,小庙不大,也不知建成有多少年了,看来是香火早已断绝,到处都透露出破败,进入里边,土地像不知是修成正果,位列仙班了,还是被人移走,就只剩一个土台了,还好里边还很干燥,没有使地上铺的茅草发霉,看样子,还不时有人来住。

我让众女在外边等,我用能量把里面收拾一下,在把爱的小屋支好,才把众女叫进来,众女看到已多日不见的爱的小屋,都很高兴,竟没一人管我,都冲入小屋中去了,不时有笑闹声传出,我只好独自准备晚饭,今晚一定要好好的“惩罚”她们,我要重振雄风,让他们知道我的历害,嘿嘿。

就这样我们便在武安城的偏僻破庙中住了下来,白天就教教众女我以前玩的一些小游戏,先从最简单的教起,让众女惊喜不断,天天在破庙中陪我而不觉的枯燥无味,现在就是你叫都叫不出去,让从没接触过此类游戏的众女,深陷其中,乐此不疲,而晚上就是我的天下了,让我享尽温柔艳福,过上了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

这一天我用坚木给众女做了一副麻将,再用能量修饰一下,和后世的也没啥两样,教会她们怎么玩后,众女就在我给她们做的麻将桌上,修起了长城,不再管她们的好夫君,就连多余的一个也不理我了,好在这段时间我也习惯了,就继续练我的箭术去了。

经过多日的练箭,现在我不用能量也能准确的击中目标,当然是死目标,我做的一个大箭靶,是我这一阵以来的消遣,除了陪众女玩就是在此练箭了。

我感到有人向破庙走来,脚步很轻,微不可闻,要不是我在破庙周围留了一个能量圈,还真不知道有人来了,希望是元宗来了,我等他很多天了。

不多时,一个身穿麻布葛衣,身形高大的中年男人,赤着双足,容貌古朴,神色平静,一对眼却是闪闪有神,除了束发的巾外,身上全无配饰,背后背着剑,从他的左肩可看到黑色的剑柄,很有点象出家人苦行僧的样子。

我心中那个高兴啊,真是元宗来了,我按下心中的狂喜,冲一直在打量我的元宗,先施一礼,笑着明知故问道:“这位兄台请了,在下项少龙,不知兄台尊姓大名,可否见告”。

那人淡淡的道:“我叫元宗,不知项公子在这里有何事?”

我笑道:“原来是元兄(原凶?呵呵)啊,我在这里没事啊,只是觉的此处清静,无人打扰,我和我的夫人们,在此玩耍几天,元兄还是我来这里后碰上的第一人呢”。

元宗看了看我,又看看正在玩的兴高采烈的众女,摇摇头对我道:“没想到我有事出去一月多,项公子也喜欢上了此处,呵呵,项公子想不到吧,这是我临时的住处”。

我不知道谁知道,但这只是在心里想想而已,于是假装吃惊的道:“你住这里,不会吧,这可是土地庙”。

元宗笑着道:“项公子你看我这样,还能住何种地方?呵呵”。

我在他全身看了一眼,笑着道:“不知元兄可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不可貌相,虽然元兄衣服穿的简单,但我看却没那么简单”。

元宗深深的看了我一眼,洒然一笑转身道:“呵呵,你如果没别的事,就跟我来吧”。

他看到庙内的小屋,很奇怪的看我一眼,嘴中轻声念道:“爱的小屋,好!我还以为你怎么能让那些美女住在破庙中,原来是别有洞天啊”。

我轻笑道:“没办法,就象你说的那样,总不能让美女们住破庙中吧,呵呵”。

他摇头一笑,推开山神庙的后门,带我进入了我一直没来探寻的后院,后院四周围着高墙,中间还有个干涸了的小池,另一端是间小石屋。

我笑着对元宗道:“元兄啊,你这里也是别有洞天啊,哈哈”。

元宗也笑道:“呵呵,彼此彼此,让我们好好谈谈好吗?”

我点头道:“好啊,我和元兄一见如故,我也有很多话要对元兄讲”。

元宗看着我问道:“不知项公子长留此处,所为何事,可否见告”。

我总不能直说我是在此专等你吧,只好另编理由道:“我是带我的夫人要到邯郸去,看看能否干出一番事业,路经此处,我的夫人对我教的一些游戏乐而忘返,不得已久留此地,也让我见到了元兄”。

元宗紧问道:“不知项公子说的干一番事业,是什么样的事业?”

我看时机来了,就对元宗道:“我看现在天下大乱,各国争战不断,使的各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我想让天下重归一统,还人们一个太平盛世,让人们都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元宗动容惊道:“真没想到,项公子有如此壮志,但恐难实现啊”。

我反问道:“此话怎讲?”

元宗一脸落漠的道:“此前我也有理想,就是要消除‘天下之大害’,实现‘天下之大利’,天下的大害,莫如弱肉强食,强者侵略弱者、大国侵略小国、智者压迫愚者。而这一切祸患的根由,是由于人与人间彼此不相爱,若能兼相爱,交相利,便可以均分财富,再无嫉怨恨争夺,实现了天下之大利”。

早知道他会这么说,我摇头道:“你的理想是好的,但在乱世之中,人们的生命安全都没保证,甚至温饱都成问题,都在为能在乱世中能活下去,而想尽办法,又有谁去兼相爱,交相利,更别说均分财富了,那只是一些人的一种理想,就算是平均了财富后,也不会出现无嫉怨恨争夺的社会,人心不足蛇吞象,你说的天下之大利根本实现不了,最起码在现在这个社会是行不通的”。

元宗听得浑身一震,脸露狂喜的道:“讲的好,真是太好了,我曾周游各国,观察民情,最后终改变了想法。若要天下太平,唯一的方法就是消弭国家之别,把所有人置于一个君主的统治下,只有这样和有这一统天下的人才能实现我墨门的理想,实现天下的大利。没想到我用时这么多年才弄懂的道理,你早就明白了,哈哈,天不亡我墨门啊”。

元宗大笑几声再接着道:“我是现任‘墨者行会’的钜子,当初建立‘墨者行会’时,是希望以武止武,但只替人守,不替人攻。可惜今天的行会已大大变质,分裂成三个组织,以地方分之,叫‘齐墨’、‘楚墨’和‘赵墨’,本人是上任钜子孟胜的传徒,今次出山,就是希望把这三个行会统一,再次为理想奋斗。我因身怀钜子令,本以为重振行会,乃易如反掌的事,岂知到邯郸找到那处赵墨的领袖时,竟给对方派人追杀,才逃回这里,正深感势孤力弱,必须召集徒众,才有望一统三墨之时,不想在此遇上项公子,一番话让我反然醒悟,就算一统三墨,也不会使我们的理想实现,只有使天下重归一统,才能实现我墨门的理想,实现天下的大利”。

我也笑着道:“那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完成我们共同大理想,让天下重归一统,还大家一个清平世界”。

元宗也激动的道:“好,就让我们共同努力,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世界,让天下重归一统,但不知我们从何做起?”

我轻笑道:“这好说,我们就从赵国做起,先收服赵墨,让他们重归墨门,也让我们手上有一定的武力,元兄也许想不到,白夷族已归服于我,我下一步是到邯郸去,去投奔乌家,把邯郸的两大家族都归我所用,让他们也为天下的早日一统出点力”。

元宗惊问道:“你讲的两大家族可是邯郸的放牧世家乌家和铁器世家郭家吗?”

我看着他笑道:“很对,就是他们两家,马匹和武器是以后我们征战天下所必不可少的,所以我必许把他们收归我用,不然,他们将来就是我们敌人的坚强后盾,会给我们增加麻烦,何不现在就把他们收服,成为我们扫平天下的有力臂助呢?”

元宗衷心佩服的道:“项公子思虑周全,但想让他们归服,却不是容易的事,此事难办啊!”

我笑着道:“难道还会难过我们的理想,比让天下重归一统还要难”。

元宗也笑道:“这怎么能比,看来项公子是想好了,一切就看你的了”。

我两眼望天,慢慢的道:“我们的理想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失现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使我们的理想早日实现,让人们早日过上好的生活”。

我转头看着他道:“元兄你看这样可好,以后我叫你大哥,你喊我少龙好了”。

元宗高兴的道:“哈哈,我正有此意,却不想让少龙先提出来了,哈哈”。

我也大笑道:“哈哈,太好了,那我们就从赵墨开始好了,拿他们开刀好了”。

我和元宗的两双大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两人相视大笑。

生逢乱世,再遇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