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作者:完美主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196

信陵君很快的恢复过来,有点迷惑不解的问道:“少龙,你是不是怀疑边东山化装成我身边的人,然后盗走秘录,是不是这样?”

我只好点头道:“这边东山是稷下剑圣曹秋道的四大弟子之一,此人不仅化装术了得,一身武功更是已得剑圣曹秋道的真传,做事更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所以君上千万不要小看此人。”

但信陵君还是不敢相信的道:“少龙有所不知,秘录藏在隐秘之处,此事除了本君,就没有第二个人知道了。”

真不知道他是真的不明白,还是在故意装糊涂,我道:“我想君上藏好秘录后,也定会不时去查看吧,那就不能保证只有君上一人知道秘录的藏处了,只要跟踪君上,就能知道秘录的藏处了。”

信陵君摇头道:“这没可能,本君每次前去,都是特别小心,绝对没有人能跟踪本君,更何况秘录还是藏在密室之中,密室之中还有铜管监听,就算有人进入,本君也会知道的。”

我淡淡一笑道:“密室虽秘,但只要精通机关之术,应是不难找到,至于铜管监听吗?我想君上也不会日夜都在监听吧!君上的生活习惯,一定被你身边的人看在眼里,只要等君上离开府邸,他再进入密室,君上又如何能听得到?”

信陵君的脸色变幻不定,最后终于把他心中最大的疑问讲了出来,信陵君道:“少龙讲的也有此可能,但本君丢失的不仅是《鲁公秘录》,还有十几箱金银珠宝也同时丢失了,这么多的东西,他又是如何运出去的呢?”

我试探的问道:“那十几箱珠宝,君上也是每回查验吗?”

信陵君摇头不解的道:“这倒不曾,只有两箱的盖是打开的,这有什么不对吗?”

我一听放下心来,这就对了,跟我想的一样,我解释道:“君上不是很怀疑那十几箱珠宝是如何运出去的吗,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应是用的‘化整为零’的方法,先把那些盖着的箱子中的珠宝偷偷运出,最后再盗秘录,我想最后这次君上给他留了足够的时间,才让他把那本不想拿的两箱珠宝,也没给君上留下,是不是这样?”

信陵君突然双目紧盯着我道:“正是如你所讲的这样,但少龙又是怎么知道,那人连最后的两箱珠宝也都运走了呢?”

唉!真是言多必失啊!看来这信陵君还是没有放弃对我的怀疑,我脸上不动声色的想了想道:“呵呵,这有何难,当然是君上告诉我得了,如果不是那两箱珠宝没有了,君上又怎会注意到其他的珠宝被盗了呢?”

信陵君依旧紧盯着我不放的道:“少龙的解释并不能让本君满意,难道本君发现了秘录被盗,还不会去查验那些珠宝吗?”

我在信陵君灼灼的目光下,丝毫不敢大意,努力让自己神色不变的道:“君上,那些珠宝和秘录相比,在君上心里又算的上什么,我才不会相信,君上当看到秘录丢失后,还有心思去验看那些珠宝,所以我才猜测那些珠宝也都被盗了。”

信陵君像是突然苍老了很多,原本灼灼的目光变得黯淡无光,有气无力的道:“少龙猜测的不错,当我进入密室,首先看到的是变的空空荡荡的密室,当时我就想到秘录被盗了,但我还存着一线奢望,希望来人只是冲着那些珠宝来的,并不知道秘录的事,但当我搬出铁匣,打开一看,秘录已是不见了踪影。”

信陵君突然又恢复了一点神采的问道:“如果真如少龙所猜测的那样,那人为何又把所有得空箱子也都运走了呢?他又是如何瞒的过我府中的卫士,他如此多此一举的用意何在?”

我想了想道:“他运走空箱子,就是为了迷惑君上,让君上觉得这些珠宝是同时被盗的,而这又很难让人相信,君上必会疑神疑鬼,这样一来,他就达成所愿了,至于那些箱子吗,只要将箱子拆了,再运出去,就会瞒过君上府中卫士了。”

至此,在我的花言巧语下,信陵君是完全相信了,秘录是人早有预谋,而不是我这个才到大梁不几天的人所能办到的,恐怕现在真的有人告诉他,秘录是我偷的,他信陵君也不会相信了。

信陵君面带愧色的道:“多谢少龙为我解开困扰本君多日的疑问,并请少龙原谅此前我对少龙的误解和怀疑,看来秘录是追回无望了,难道就这样便宜了齐国不成?”

我见把信陵君折磨成这样,心中也有些不忍,再说齐人根本没得到《鲁公秘录》,我的谎话再过段时日,就会大白与天下,所以我既是安慰信陵君,又是为我说得谎言圆谎道:“君上也不必过于担心,齐人多好空想,不切实际,就算是得到秘录,恐怕也是祸不是福。”

信陵君精神一振道:“此话怎讲?”

我侃侃而谈的道:“当今齐国,国君昏庸,全靠一个田单支撑着,在我们来大梁的路上,就有田单所派的嚣魏牟连番袭杀,看来田单也是对秘录志在必夺,我还可以告诉君上,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也将加入到秘录的争夺中去,边东山不管是为田单所用也好,还是忠于齐王,都将会造成齐国双方的争夺,只要君上再暗暗的放出风声,让人都知道齐人得到了《鲁公秘录》,众人的目标就不再盯在君上身上,让他们去齐国相互争夺,拼个鱼死网破,君上可在暗中坐收渔翁之利,看准时机,夺回秘录,岂不是一举数得。”

信陵君神采尽复的大笑道:“哈哈,少龙所讲,确是妙计,真没想到,本君丢失了秘录,还能有如此多的好处,只是少龙又怎会知道那春申君黄歇也定会加入争夺呢?”

我压低声音道:“我对君上说出一事,君上就不会怀疑了,但此事关系重大,君上定要为少龙保密才行,千万不可透漏给其他人知晓。”

信陵君把头凑近我这边,也低声道:“少龙有话只管讲来,本君定会为少龙保密就是。”

我以更低的声音道:“赵国的巨鹿侯赵穆,原是春申君黄歇的第五个儿子,自小就被送到赵国,在十四岁时,被送进宫中,并和当时还是太子的赵王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关系,现在更是权倾朝野,势力非凡的赵国当权大臣,现在君上该知道我为何有此一说了吧?”

信陵君一脸不敢相信的神色,更是惊叫出口的道:“啊!竟有此事,这真是太让人不敢相信了,如果这是真的,难道楚国想把赵国也收归版图不成?”

我愤恨的道:“不是楚国,而是春申君黄歇,赵穆的使命就是从内部拖垮赵国,以减少赵国对楚国的威胁,更要破坏赵、魏、韩三国之间的关系,以达到不让三晋归一的目的,说不定当年的赵国长平之败,也是赵穆从中作梗,挑唆赵王用赵括以换廉颇,才有当年的长平之败,使四十多万赵国将士埋骨他乡,也是赵国一蹶不振,难复当年之旧观,空有廉颇和李牧这样的绝代名将,却毫无建树。”

我还是首次想到这点,那场关系着赵国命运和赵国四十多万军中将士性命的长平之战,很可能是赵王受了赵穆的蛊惑,才改派赵括以代老将廉颇,始有长平之败,使赵国的四十多万将士,命丧长平,如果真是这样,那赵穆是最大的罪魁祸首,就算不为了善柔姐妹,我也决不会再放过他,还有他的父亲春申君黄歇,再就是其他参与的人,我都要一一揪出来,不把这些畜生除去,怎能让那些死去的将士安心瞑目。

信陵君瞪大了眼睛道:“原来是这样,这也太可怕了,赵穆一个人竟敌的过数十万大军,难道过后,赵王就不会怪罪赵穆吗?”

我有点奇怪,为何信陵君对赵穆破坏他们的三晋合一,不致一词,而问这无关痛痒的事,我道:“这又什么好怪的,作出决定的是他赵王,而赵穆又是他的男宠,赵王他又怎么舍得去处置赵穆,这让群臣知道了,还不是只落下笑柄而已,君上为何对赵穆破坏三晋合一的企图不是那么关心,而不闻不问?”

信陵君道:“既然少龙都把这样隐秘的事告诉我了,本君对少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其实现在我对三晋合一已不存什么奢望了,否则我也不会设计为了逼赵国派来的人走投无路,最后能为我所有,而去夺赵国三公主的处子之身。”说到这里信陵君看了看我,然后才继续道:“现在本君只希望当今魏王,能亲贤臣,远小人,本君将为国为民,死而无憾。”

信陵君的这番话,前半句我倒有点相信他讲的可能是真的,但后半句,打死我也不相信,他会为国为民去死,依我看信陵君应是把目标定在了夺取魏国君权上来。

既然他不再想那三晋归一的事,那为何前几天对韩国借粮之事,又肯出力相助呢?可能是为了唇亡齿寒吧。

我心中在胡思乱想着,表面上却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道:“原来是这样,难怪让我想不通,既然君上促成此事,为何又从中破坏,而让人去夺赵国三公主的处子之身,这样一来,这件联姻之事,也将就此作罢了。”

信陵君神色有点尴尬的道:“那是当然,联姻之事,只是原来计划中的一个环节而已,本君本就没有联姻之意,那只是用来迷惑魏王的手段,掩盖本君的真正意图。”

这些人都是一些为成其事,不择手段的人,为了达成他的心愿,什么人都会成为被他利用的工具,在他们看来,什么人都是可以牺牲的,而这次他们利用的是赵倩的身份,如果当时被他们得逞,恐怕所有人都不会想到,下手的人会是信陵君派去的人,他们就可以顺利的进行他们的计划了,只要计划能成功,信陵君最终就能成为魏国的君王,而且可以瞒过天下人。

但信陵君千算万算,不如苍天一算,如此精妙绝伦的计谋,竟被我从中破坏了,我淡淡的一笑道:“君上真是好计谋,如果当初君上的人能得手,必会瞒过所有人,而一箭数雕,真是精彩,但这样精彩的计谋,竟被我给破坏了,真是可惜,难道君上就不恨我,还要将你的女儿许配于我,这可真是大出我的预料之外啊!”

信陵君被我说中痛处,眼中寒光一闪,但很快控制住情绪道:“开始时我一听王姐的话,不瞒少龙,本君确是对你恨之入骨,当时还下定决心,决不会让你活着离开大梁,一定要将你除去而后快,当我看到《鲁公秘录》被盗,宝库被搬空,所有的雄心壮志仿佛也被盗走了一样,我当时只想到少龙你可能盗去秘录,但我还不敢确定,直到那天早朝,看到你的那身出神入化的武功,本君才更加坚信秘录就是被你盗去了,所以才出此下策,想用小女把秘录换回来,直到听了少龙的那番猜测,我才如梦初醒,知道误会了少龙,如此可笑行径,请少龙勿怪。”

我忙道:“岂敢!岂敢!君上言重了,即是如此,那君上此前说过将小女许配于我的话,可否还有效?”

信陵君朗笑道:“虽然没能得回秘录,但少龙却为我解开谜团,让本君知道了秘录的下落和赵穆的真正身份,更出此妙计,所以本君此前所讲的话,已然有效,过几天,本君会将小女送到少龙的府上。”

我大喜道:“多谢君上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