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的刻画
作者:蜻蜓点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504

(bxzw.com) “刻画人物”,指用文字描写的手段来表现人物的形象、性格、兴趣、爱好及思想品质等。bxzw.com要使所有人物活灵活现、光彩照人,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表现。

正面写。写人时通过刻画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特点。“人”离不开“事”。“人”只有在做某件事时,才能具体体现他(她)的思想活动和个性品质。因此描写人物时要选择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特点”来写,使人物一“亮相”就与众不同。如《十六年的回忆》(六年制小语课文)中写李大钊“乱蓬蓬的头发”、“平静而慈祥的脸”……读者就能从这简练的描写中体会他虽然历经敌人的严刑拷打,但仍然坚定而沉着的崇高品质。

侧面写。通过间接描写来表现所要写的人物。如要表现某学生爱学习的特点,可选择他放弃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拒绝伙伴的游戏邀请、在报刊上见到他的习作等。

照应写。在一篇文章里为了突出人物的某方面的特点,有的内容前面讲过了后面还有必要交代一下,有的内容虽然主要放在后面说,但是有必要在前面提一下,这就是“照应”写。它的好处是使文章结构严谨,首尾相应。也可以使所写的人物亮点集中,形象鲜明。

对比写。要突出一个人物的某种变化,可以把他(她)的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对比,也可以把他(她)与另外的人进行对照……这样在比较中突出特点,在对照中强化形象。

衬托写。写人时,有时不用笔墨直接去描写主要的人物,而是通过其他的人与事的反映或景物的衬托来表现描写的对象,即烘云托月。如《飞夺泸定桥》(小学课文)中,要突出红军战士“夺桥”的英勇无畏就运用了这种描写手法:泸定桥离水面十多米高,桥面只有九根铁链,桥下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三峡里直泻下来……桥对岸的泸定城背靠着山,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在城墙和山坡上早已筑好工事……通过环境的恶劣、敌人兵力的强大来衬托红军战士攻下“天险--大渡河”所表现的机智勇敢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使一个英雄群体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bxzw.com

写作中恰当的运用这些刻画人物的方法,可以使描写对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在文学作品里,要把一个人物刻画得细致入微,常常会用一些细节描写,有些细节令人过目不忘。一个成功的细节对成功刻画人物的个性,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假如要你通过一两个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某一种性格特点或精神状态,你打算怎么写呢?

先你要想一想你周围熟悉的人中那一位最具有鲜明的个性,他(她)平时有那些最具代表性的言行。当然,为了刻画好这个人物,写出生动传人的细节,你也可以拜读一些名著中的经典细节来充实自己,先有个感性的积累,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细微事情的描写。

细节描写虽然细小,但它是构成记叙类文章中形象的基本因素,没有细节描写也就没有真切生动、个性鲜明的形象。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散文家黄宗英同志对此有一个十分形象贴切的解释,她说:“细节就是你的‘珠子’。一颗珍贵的珠子能使项链熠熠生辉。一个好的细节能使一篇作品读后难忘。”(转引自梁晓声:《京华闻见录》)黄宗英同志用珠子和项链作比,不仅形象地说明了什么叫细节,也确切地指出了细节与整个艺术作品的关系,并且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细节描写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细节描写要有鲜明的特征

叙事记人的作品最主要的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而一个人物的形象是需要许多生动的细节来完成,人物形象的千差万别往往就体现在不同的细节特征上。bxzw.com王朝闻先生对细节描写有一段精辟的阐述:“善于阐明主题的作品,总都是伴随着一定的情节梗概,选择和组织富有特征的细节,具体描写现实的特征。因此它是塑造形象不可缺少的条件,是构成形象的必要方面。”

二)细节描写要以小见大

我们日常生活中说“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是以小见大的说法。细节也具有这样的作用,它能从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它虽然小,分量轻,但他的容量和表现事物的能力却很大所以我们在选择细节的时候,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拮取生活中那些足以反映事物本质的细节,有点到面,以小见大,使之见一斑而窥全豹。

三)细节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

既然细节在叙事记人的作品里,主要是为了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思想,那么我们就一定要以人物和主题思想为中心选择细节,决不能无目的得为了“细”而“细”,结果非但不能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反映社会本质意义的主题,反而成为一堆芜杂零乱的材料,毫无意义。契诃夫谈论戏剧时说:“如果第一幕里您在墙上挂了一管枪,那么在最后一幕里就得开枪,要不然就不必把它挂在那儿。”对于细节的选择同样适用。

作为一个人,我们每天都要修饰外表、相互交谈、举手投足、思考揣摩,于是,在刻画人物时,作为作者也就有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多种描写方式的选择。关于刻画人物形象,可以有以下四种方式:

一、白描法

白描,也称“粗笔描写”、“速写”、“写意”,原为中国绘画传统技巧之一。指不着颜色,也不画背景,只采用墨线勾勒出人或物的形象的画法。后来,这种辉煌技巧被引入到写作中,引申为文章的表达笔法之一。

运用白描法写人,其特点是:不用或少用色彩浓重的修饰性形容词,不加渲染、烘托,也不使用任何修辞手法,只是用简洁朴素的文字,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寥寥数语勾勒出生动、传神的形象。使用白描手法的优点是节俭、经济、节奏快,有利于情节发展,因此很符合读者的欣赏习惯。白描法如果运用成功,可以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给人留下教为深刻的印象。

鲁迅对白描法的运用就很擅长。如他的作品《孔乙己》中对主人公的白描:

他身材高大;清白脸色,皱纹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

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粗略几笔,一个穷困潦倒的没落的知识分子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工笔法

工笔,也称“细笔”,原是中国绘画技法用语,与“写意”对称,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摘文章中则指用细致入微、工整细蜜的笔触,对人物进行刻画、雕琢的描写手法。在小说中常用来写景和展示人物的心理。常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讲究铺陈和渲染,语言精细、富于色彩。如:

一个身材不高,胸脯颇为丰满的年轻女人,……那个女人脚上穿着麻布袜子,袜子外面套着囚犯的棉鞋,头上扎着一快白布,分明故意让几绺卷曲的头发从头布里滑下来。那个女人整个脸上出现长期幽禁的人们脸上那种特别惨白颜色,使人联想到地窖里的马铃薯的嫩芽。……在那张脸上,特别是惨白无光的脸色衬托着,她的眼睛显得很黑,很亮,稍稍有点浮肿,可是非常有生气,其中一只眼睛略为带点斜睨的眼神。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工笔虽然需要精雕细刻,但也要抓住人物或事物的主要特征,切不可面面俱到,兜揽全部。

三、语言描写法

语言描写法是人物描写技巧之一,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的描绘来刻画人物性格,分对话和独白两种。语言是人的思想、性格、心理活动的表现,它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习惯等等,使读者听其言,见其人,知其心。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语言,同一人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中,由于情绪、性格的变化,其语言也有差异。如:

爸爸常说:“初在咱这位置上,咱就是人民的公仆,是乡亲们的办事员。”

……

爸爸却笑者说:“把我的一生奉献在这个位置上,我已满足。”

学生习作《“泥腿子”爸爸的“土”》)

朴实无华的话语,把一个甘愿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一生的农村基层干部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语言描写不要有言必录,只需对人物的语言进行加工提炼,使其个性化、典型化、生活化,达到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为主题服务的目的即可。bxzw.co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