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家宴显文采
作者:一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376

仲良护送凝雪到集市路口的时候,天色已有些晚了,还好张伯没有独自回去,依旧在老地方等着。

凝雪高兴他的机灵,又给他赏了点碎银子,张伯得了银子,心里美滋滋的,也不多问,只依着吩咐驾马回府。

进得府里,却发现府里安静得奇怪,问了下人才知道,原来是大夫人又晕过去了,凝雪听了,便匆匆忙忙往东院赶。

东院里聚满了人,伺候大夫人的几个丫头,有的经不得事的,竟嘤嘤哭开了。

凝雪令人通禀了一声,进了内堂,听到二夫人正在斥责下人:“一群没用的东西,大夫人都这样了,怎么还不去禀告老爷、少爷,一群没用的人杵在这里,有什么用,还不快去。”

几个奴仆唯唯诺诺的退下了,凝雪见内堂里三夫人、芷娆、子青都坐在一旁,二夫人坐在主位上,右手扶着额头,轻轻按着,似有倦意。

凝雪上前依礼给众人请了安,缓缓道:“姨娘莫急,表舅母之病或许并非不可医治,雪儿今日已选好了材料,明日即可施用。”

二夫人皱眉道:“夫人急症,我待为照顾,若出什么事故,可怎么向老爷、娘娘交待。”

她见二夫人如此着急,心中不忍,给旁边的青荷细细交待了几句,一个人进了大夫人内室。

内室里大夫人的贴身丫鬟紫晴、紫娟在一旁伺候着,大夫人闭着眼,静静的躺在床上。

凝雪抬头环顾了一圈卧室,微皱了眉,道:“紫晴,快把门窗打开,令门房外的众人都散开,叫几个丫头守在门窗外,暂不准闲杂人等进来。”

紫晴愣了愣,机械似的按着她说的方法去做。

她也懒得给这些古人解释,径直走到床边,令紫晴、紫娟二人将大夫人扶起,又叫她二人合力脱下大夫人的褥衣,然后将纱帐放下来,略定了定心神,双手合在一起,使劲搓擦,一直到双手发热,才在几个穴位处,慢慢按摩,等手冷了,又再次搓热,继续按摩,如此反复,差不多半个时辰,才停止。

她轻轻吁了口气,命紫晴、紫娟二人将大夫人褥衣穿好,盖上被子,退下床来。此时,她已累得浑身香汗淋淋。

紫娟细心的端来热水,给她净手。

她净完手,对二人道:“夫人晕迷,并非什么可怕之事,依我之见,夫人之疾并非在五脏,先前太医开的方子,多有安神之用,而夫人之疾本有晕迷之症,所以两因相加,夫人如今更易晕睡。”

紫晴扑通一声跪下:“表小姐,紫晴知你是神医之女,求你想想法子救救大夫人吧,紫晴愿给你做牛做马。”

紫娟见紫晴跪下,也双膝落地,恳恳道:“紫娟亦同。”

凝雪被她二人的忠心感动,轻轻扶起二人:“表舅母对我有扶育之恩,我怎会置之度外?你们放心,我定尽我所能,治好表舅母的病。”

“谢表小姐,”二人满脸泪痕。

凝雪望了望床上的大夫人,嘱咐道:“太医开的药方,暂时停下吧,我这几日就住在东院里,烦你们差人收拾一间离这里最近的厢房,好方便看顾。如若表舅母醒了,千万不可给她冒然进食,只能喝些糖汤,糖汤我已吩咐青荷去厨房准备了,必须等到一个时辰之后,才可进些米粥,但切记要清淡,不可油腻。我累了,得休息一会儿。”

二人听了,忙答应着。

紫娟出去给门外的丫头们交待了几句,回过身来,给凝雪做了个万福,殷勤道:“奴婢已令人下去收拾了,请表小姐先到内室小间里休息,待奴婢们收拾妥当了,再来请表小姐。”

凝雪笑了笑,点点头,随着紫娟进了内室小间,小间里有个精致的软塌,十分舒服,她也懒得上床,懒懒地躺在软塌上,一会儿就睡着了。

紫娟见她睡下了,给她轻轻盖上薄被,又点了香炉,才悄悄退下。

凝雪醒来的时候,已是第二日早上了,她用手轻轻按了按昨日受伤的左脚,居然没有一丝疼痛的感觉了,她下塌走了几步,一点不适的感觉也没有,她嘘了一口气,心中即高兴,又十分惊叹那无极仙膏的效力。

原先还以为要强忍着痛处,悄悄休养几日的,不想这么快就痊愈了,看来古代的奇药果然有它独特的功效,怪不得昨天三哥没有额外给她备药,想来他那样一个心思慎密的人,一定早已料到自己的伤能马上痊愈。

她抬眼看了看天色,估计差不多快到晌午了,生怕耽搁了正事,匆匆整理起妆容来。

紫娟听得声响进来,伺候她洗漱,突然换了个人伺候,颇有点不习惯,便问:“青荷呢?”

“表小姐放心,青荷在内堂候着呢,昨夜奴婢见表小姐太过劳累,不忍吵醒,所以求了青荷自去休息,自个候在外面伺候,”紫娟回道。

“哦,那劳你辛苦了一夜。”

“奴婢不劳累,这是奴婢心甘情愿的,”紫娟笑着:“表小姐,昨夜大夫人醒了,奴婢们按着表小姐说的法子给大夫人进了食,今早大夫人好多了。”

听她如此说,凝雪悬着的心落下了一半:“今早可有木匠送物件过来?”

“有的,紫晴姐姐听说是表小姐命人做的,已着人好好收起来了。”

“快带我去看看。”这可是治好大夫人病的关键啊。

“表小姐,你还没有用过早膳。”

凝雪笑了笑,草草用了些早膳,才去看自己的那个新发明。

那个东西看起来只是一个精致的木椅,四方四正,只是在木椅靠背上做了一个宽宽的长木条,木条上钻了许多大洞,其中有几个大洞里各插了一根短短的粗木棍,木棍一头粗,一头细,可将细的一头放进大洞里,而粗的那头却插不过来,以起到固定的作用,短木棍上又有几个小槽,小槽上系着粗粗的绳子,绳子两头连了一块厚厚的棉布,棉布中间有很大的空隙,差不多可挤进一个脑袋,在棉布宽的一边有两根小带子,带上又有小扣眼,将小带子围过来,却刚好可以扣在窄的一边的布扣上。

其实也称不上什么发明,那只是一个仿照现代牵引器,制成的一个木质的牵引坐椅,在现代诛如此类的设备,在各大医院都是有的。

这些日子,凝雪细心观察过,从几个大夫开的药方来看,大夫人内脏并没有什么问题,既然内脏没有问题,那么就是脑子出了问题,可从丫鬟口中得知的情况,应该不是脑中长瘤的症状,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骨头出了问题。

她以前为了能获得出府的赦令,给大夫人做过按摸,每次做到颈椎的位置,大夫人都说有点痛,过后又说很舒服,当时她就怀疑大夫人可能颈椎上有点问题,不过也没有太上心。

今次,大夫人病情已到了这个地步,她心里也就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姑且一试,所以画图命人做了这个仪器。

只是可惜,在古代要做成弹簧太难了,短时间之内,根本不可能完成,不然功效应该会更好。

凝雪利用这个自制的颈椎牵引仪每天小心翼翼地按着物理原理,给大夫人做牵引,前五天怕大夫人受不住,只一天一次,每次只做半个时辰,待大夫人适应后,改成每天两次,这样坚持了差不多两个多星期,大夫人果然觉得大好了,她这才重重的吁了一口气,放下心来。

这一日家宴,太尉见众子皆在,特别高兴,看月色很好,令众人到庭院里赏月,太尉最疼爱幼子子青,问道:“近日功课可有长近?”

“回老爷,先生们都说子青近日很是上进,”旁边的三夫人忙回道。

“嗯,那为父考考你,”太尉扶了扶胡须道:“今日月明,你就以月作一首诗,若做得好则赏,若做得不好就罚你抄写《孝经》一百篇,以示惩戒。”

“哎哟,娘,娘,孩儿肚子痛,”子青突然捂着肚子,疼得额上冒汗。

大家都被这突然的状况唬住了,太尉垮了脸:“可不是装的吧!”

子青似没有听见,仍捂着肚子,只差没在地上打滚了,三夫人急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老爷,你看子青连汗都疼出来了,断然不是装的。”

太尉冷哼了一声道:“下去着人瞧瞧,若好了立刻来见,仍要把诗给我作出来!”

下人忙扶了子青下去,子青捂着肚子,低着头下去了。

众人见太尉冷着一张脸,顿时皆禁了声。

唯有芷娆迎上前,娇笑道:“爹爹,日前女儿在宫里,听得一则谜语,特别有趣,侧妃娘娘和女儿想了多日,方得解,不若今日女儿将这则谜语,说给众人猜猜,以博众乐。”

太尉点点头道:“嗯,这个主意好,在场众人,不论是谁,最先猜出来者,就赏一锭金子。”

众人听得,都说好。

于是听芷娆笑道:“大家可要听好了,一共四句,每句打一种动物,第一句是行也是行,坐也是行,立也是行,卧也是行;第二句是行也是坐,坐也是坐,立也是坐,卧也是坐;第三句是行也是立,坐也是立,立也是立,卧也是立;第四句是行也是卧,坐也是卧,立也是卧,卧也是卧。可要四句都答上了,才算胜家。”

芷娆话音刚落,众人便窃窃私语,隔了半会,却听大少爷子秀道:“这第四句,听着倒像是‘蛇’,只前面三句,一时真还想不出来。”

“第三句应是指‘马’,”子枫饮了口酒,片刻后又道:“第二句应是指‘蛙’,只这第一句倒还不好猜得。”

“第一句可是说的‘鸟’?”三夫人问道。

芷娆摇摇头。

“或是说‘蜈蚣’?”二夫人不太确定。

芷娆仍摇摇头。

“二姐姐,可是‘鱼’?”凝雪道。

芷娆诧异的看了她一眼,回道:“第一句确是指‘鱼’,这一句最是难猜,想不到,却是凝雪最先猜出来了。”

太尉呵呵笑道:“凝雪确实聪慧,这个谜子出得也颇有些意思。你们几人各猜了一句,就每人各赏一锭金子吧!”

正说得高兴,下人领了子青上得前来,太尉见了子青,问道:“这么快就好了?”

子青低头,轻声答道:“许是儿子下午吃的东西不净,有些坏肚子,现下好些了,”

“嗯,诗可想好了?”

“想好了,”子青背了背手,做了个势头,朗声读道:“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太尉轻轻点了点头,拂了拂须,欣然道:“妙!妙!好诗,好诗!”

子青听得赞赏,眉开眼笑。

正乐着,却听得头上一阵爆喝:“大胆,竟敢欺瞒为父!”原来是太尉发飙了:“好你个逆子,竟然学得作弊,快快从实招来,这诗到底是何人所作?”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fo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