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黄土高原(新年快乐,求票)
作者:冉闵志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641

第二十一章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顾名思义就是表层土是黄色的高原,像很多后世的中国人一样整天被宣传和教育成黄土高原是美好之地。为什么公孙云会这么想呢,实在是没有办法,小的时候整天就是什么中华文明源地啊,什么五千年历史啊,什么黄帝轩辕啊,什么炎帝神农啊,但是既然要宣传,那中国人那骨子里的要面子就出来了,明明可以宣传一下又多穷困,然后想办法让大家帮助一下啊,毕竟是中华文明的源地,虽说大部分中国人自己也有点莫名其妙“什么是中华文明”。貌似好像中华文明就是说汉语、写汉字,就是中华文明。而且鬼佬们还不无搞笑的夸赞人类四大文明古国未断绝延续的唯一。

这个在这里作实在是无话可说。但是到时想以伊朗为例来讲一讲还有没有没有断绝的唯一的仅存的古国文明。

对比一:语言

伊朗人毫无疑问是古波斯人的后裔,这一点没有什么好疑问的(谁说古波斯还够不到四大文明古国的地位,不过我到是很羡慕伊朗人没有挂羊头卖狗肉)。那么语言也是古波斯语的延续,那当然古语和今语肯定是有点不同的。毫无疑问汉语也是如此吧。

这一局,平。

对比二:文字

伊朗人这方面完全的完蛋,语言还在,文字阿拉伯化。

这一局中国胜,文字还在。

对比三:思想

不敢多说。

这一局,平。

对比四:外观

也就是传统造型啦(似乎这个词有点太时髦了)。

伊朗人完全阿拉伯化,中国完全西化。

这一局,平。

对比五:对待征服态度

不多说,双方均完全认可。

这一局,平。

好了其他的就不列举了,总的来看,中国一胜四平。其实胜也胜得很勉强,如果把文字拼音化或说跟越南一样拉丁化,反正什么拼音化、拉丁化、罗马化都是一个大概的意思。那么如果这样的事情生了,那么中伊两国完全打平了。

所以作觉得很郁闷,文化传承就是文字吗?当然这是个问题,大家可以一起讨论。结果作就懒得管了。

不过,作倒是觉得在这方面希腊倒是也和中国一样,不过只是人家多了两项思想的传承和对征服的态度。所以如果希腊和伊朗这两个冤家对比的话,现从希腊完胜。希腊和中国对比的话,希腊完胜。

希腊也被打败过,不过人家好想只是被毁灭了一部分,其他完好。中国和伊朗就好像区别不是很大。要命了。公孙云有点慌了。

随意公孙云看到黄土高原的时候经过这么一个过程的臆想现,自己居然有点慌。于是觉得自己越来越慌了。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看到黄土高原。

公孙云不禁脑海想起了后世一个经常出现的名词:失落的文明。这一下可是更要命了,公孙云不知觉的对自己到了一声:你个sb,没事瞎想什么。还是看风景吧。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展速度快(不好意思,这个词也有点恶搞的意味),它是黄河泥沙的供给地。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易遭受侵蚀。山地、平原、河川谷地三大地貌类型是黄土高原的主体。耸峙在高原上的山地,就是陆地中的孤岛。而平原宽阔,适于机械化耕作,是重要的农业区,不过实在是太贫瘠,估计要不是外来粮食物种的传入,它不会放弃造反的人文特色了。但是易受流水侵蚀:沟谷育,分割出长条状山梁,山梁再被沟谷切割分散孤立,形状有如馒头状的山丘,黄土丘陵,黄河泥沙来源区。河川谷地,在黄土丘陵地区地下水出露,汇成小河、河水带来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在两岸形成小片平原,称它为“川”,当然就是合川谷地。

黄河在它的中、上游流经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层肥厚,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暴雨集中且雨量大,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黄河在穿越黄土高原的过程中,众多支流汇入,把黄河“染成”了黄色。

风景是很好看,不过公孙云现选着走这条路,在没有想到下,简直就是通过屁股想出来的注意,只要看看周边的护卫队就知道了,一个个累的跟狗一样耷拉着脑袋,就差吐舌头了,要不然完全一副狗样。

还好,在看出了大家实在太累的情况下,公孙云美其名曰拉练,这是对护卫队的考验,到下一个城镇之后,公孙云决定一定要好好雇几个想到,要不然就像无头苍蝇一样,老是被复杂的地形整的晕呼呼的。

在这种心境下,所有的风景也是凄苦的。这样公孙云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共感。

哪怕是一颗大土丘上坚强的树,也会让公孙云产生强烈的共鸣,那就是感觉在这个世界上、这片土地上自己和树一样孤独。

当然这样的地形也对公孙云等造成了一定上的粮食补给困难,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城镇的,所以就地购粮的想法,在这些地方几乎都快成了奢望了。不得不说对公孙云等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啊,总是想当然的一位路永远是平的,太想当然了。这个鸟地方那叫一个穷啊,此时公孙云又开始挥他的想象了,穷啊,这个地方,传说中的华夏文明的策源地怎么和他的文明面临一样的命运啊。一个字穷。

等到了,黄河渡口延水关的时候,才现陕西还是有点人气的,毕竟这里还是商路啊,所以嘛商旅云集,人口也多了起来,不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乞丐也多,最有特色的就是掉在商队后面的大小乞丐,不过还是很有中国人的特色的,老的老小的小。壮年那几乎是没有的,毕竟这样的地方只要肯干活,还是会有吃的东西的,渡口吗,力气活还是很多的,如如果遇上好心的商队可能还会雇佣他们做向导的嘛。

吃了,一路上的亏之后,公孙云,终于死命的下定决心,在这里招收一批苦力,让他们兼职做向导。毕竟当地人还是熟悉本地的吗。

这样也好解放生产力(这个词有点先进了),好让护卫队尽快从苦力回复的武装力量,要不然实在是太打击信心,护卫队毕竟还不是后世的特种部队不是,一路上实在是累的够呛,连着公孙云这样不需要怎么处理的货色,也让旅途给整的崩溃。

不过,公孙云这人怎么说呢,同情心泛滥的情况下,犯了一个大错,那就是可怜那些小乞丐时犯下的。

你说吧,乞丐就是乞丐,在延水关的时候,吃饭时看到桌边看着的小乞丐,同情之下,给了个大饼,这一给要命了,结果。过了一会,哗啦一下,一群小乞丐过来了。

我靠,不是吧,公孙云心想,如此岂不是吃饭也不安单了啊。妈妈的,看着那一幅幅僵尸样,实在是没有言语了。叫来老板,统统的放。然后让大家赶紧的,马上吃完。然后,看得大饼也放的差不多了,立马溜之大吉。这可等不得,要是传开了,扛不住的啊。

公孙云决定要走的时候,一个稍微大点的男孩,给在队伍前,只是不停的磕头,大家叫他起来,可他就是不起来,这些十二三岁的小鬼就是难缠啊。

没有办法了,于是公孙云决定,挥优良传统,就地开个座谈会。

不过,有点郁闷的是,后面跪着一群十来人的小乞丐,大的十二三岁,小的几岁来着,正要估计的时候,公孙云不无恶意的想到看看这里谁最小,一看直接让公孙云晕了,怎么没有现大的怀中还抱一个呢。

算了,座谈会先。

公孙云:侯孝,问问干什么的。

侯孝:是,少爷。

侯孝:让开吧,别挡着道。赶紧的,滚蛋。

公孙云站在一边心想,果然专业啊。

小乞丐中的头乞丐,把怀中的小孩一举:爷,您就收留他吧,养大了绝对能干活的,您抱去,养大点卖了也成。这可是女娃。

侯孝:去,一边去,大爷没有这个功夫,滚一边去,可别怪大爷踹你啊。

乞丐恬着脸道:大爷,您就踹吧,只要能把俺妹妹,抱走养着,怎么都成。打死我也成。

说完,这家伙好像一脸无所谓的样子,跪行上前几步,继续举着孩子。

这个时候公孙云,回头看了公孙云一眼。继续道:滚,大爷可内有奶,找谁喂她,自己抱着给好人家吧。

乞丐仿佛从侯孝的话语中听到了一丝怜悯,把孩子单手托着,磕头道:大爷,别人家谁会养个还在吃奶的娃,您就在善心,抱走她吧。行行好,行行好,行行好。给口奶,她就能活。

只是一个劲的磕头,周围的人也多了起来,侯孝这个时候也不说话了,只是站那里看不到表情,公孙云则站在后面看着他的背影。似乎、也许、可能、大概现了侯孝微微有点颤抖。

这时,人群则是无声的站着,形成一股强烈的低气压。而气压中心则是侯孝和乞丐。但是侯孝就是站在那里,背对着公孙云一动不动。而公孙云的护卫此时则低着头,公孙云反而觉的奇怪,这个时候大家应该看着他才是,应该看着他拿主意啊。好奇怪哦。

公孙云看着侯孝,突然往下一缩的背,摇了摇头感叹了一下。清晰的道了声:抱着。

轰,人群突然一咋。然后开始嘈杂起来,然后所有的目光看着公孙云,仿佛还在等待着什么。

我靠,你们还不满意啊,你们自己怎么不抱养啊,本少爷又没有奶水。还不满意啊。心中狠狠的骂着。

你们让大爷不爽,大爷也让你们不爽,公孙云打定这个主意之后,狠狠的开口道:***,谁有奶水,谁家有刚下崽的畜生。

此时现乞丐们居然哭了,而且还一个劲的道谢:不过,这个时候磕头的主方向变成了公孙云,当然公孙云现侯孝让他们让开路之后,居然哈巴狗样的抱着孩子,小跑到他面前。但是看到我黑着的脸,犹犹豫豫的想把孩子给我看看,但是又仿佛不敢,拿着眼睛使劲的瞄着公孙云的脸色。

侯孝这家伙这个时候心头,那个郁闷啊,心想开来差事办砸了,好死不死的,这么让少爷觉得我连着这么个小事也办不了呢?然后看着,怀中的女婴一阵郁闷,你咋就非要出现呢。这不是给老子找不知在吗。还睡,***,现在你都不知道以后成什么呢?少爷千万不要真的养大之后给卖了啊。

这时,人群中终于有了回复:这位大爷,俺家婆姨刚生了孩子,给点奶水也成,不过可说好了,俺们穷,千万不要把她丢在俺家。实在养不起娃啊。

此时又有一个声音,出来了,不过是个女的,道:俺家,有刚下崽的羊,唔。。。当家的你别捂着我的嘴,再捂,俺可不客气了啊。这位大爷,看你也是有钱人,俺们虽说有刚下崽的羊,而且有两头母羊都下了崽,可是俺们可不能卖的,再说了这羊要是在路上,还不定给折腾的不下奶了。俺看啊,您就多买几个罐子,多挤点奶,不管是人的还是,畜生的,都带上。

轰,此时,家里有奶的(厄,应该没有关系吧,反正是各种奶)都齐齐畜生赞同,连带着夸某某家婆姨想的周到。完全无视公孙云的存在,风暴的中心又转到了那个女人身上了。

公孙云心想今天又得耽搁一晚上了,哎,这是什么命啊。看着还跪在那里的小乞丐,公孙晕哼了一声:回客栈,你,你,你,反正侯孝你看着办吧,把有奶的人家能挤得奶都给我挤回来,叫人跟着去,***,这次也糗大了。没老婆还没娶呢,就得养个娃,他娘的什么事儿啊。

哈哈.................................人群爆笑中,貌似人们都非常的得意啊。

而侯孝则涨红着脸,站在那里,无声的抗议着。

公孙云懒得搭理这个鸟人,摇摇手,无所谓状:快去,本少爷明天还要赶路呢,该准备的都备上。这种事就不要来烦我了,自己看着办吧。***,今天真他妈邪性。好事全让我遇上了。

一路走回客栈的路上,公孙云那是一路的郁闷啊。

第二天,公孙云的商队实在是越奇怪了,为什么呢?这个商队,本来就是个半路出家,现在好了,更外邪性了,只见侯孝搞笑的身上包着一个大包裹,当然是那个女娃了,然后队伍中有些马上还有大大小小的十几个孩子,而且全是一色的新衣服。然后队伍也壮大了,除了雇佣的向导外,公孙云在延水关又买了30多屁马,这些马上托着的东西还好全打包了,要不然别人肯定要笑死了。

那是应有尽有啊,什么中医送的路上防娃娃生病的中药,那个中医还特别跟侯孝说什么病什么病要给她弄什么药,实在不行要尽快到有郎中的地方救治。什么人家送的小孩的衣服,什么小孩的尿片,什么小孩的喂奶的仿古的奶嘴(这个很新鲜,侯孝一股脑的拿回来的时候,公孙云还不无心得研究了一番呢,心得是太原始了,只不是个超级搞笑的小漏斗,非常的小),什么锅啊(路上要每天把所有的奶煮一边,一方变质太快),什么小铁勺啊(也是喂奶的)。

当然侯孝以后的生活就凄惨了。因为公孙云不然别人抱这个女娃,一定要侯孝照顾。差事办砸了就要有办砸的觉悟。是要给这群人上点记性了。

于是度过黄河后的一路上,侯孝那个凄惨啊。特别是孩子要吃新鲜奶水呀。公孙云让侯孝出去要奶水,因为没有经验,结果侯孝问几次就被别人揍几次。于是侯孝在捶打中练就了经验,没有办法,好几次鼻青脸肿的回来之后,他终于想出了最有效的办法,那就是抱着还孩子,带着小乞丐们,哦不是,应该说是小屁孩们出门,然后让小孩子上前讨奶水,还别说那成果是大大地。

等大了京师,公孙云有事,干脆买了栋四合院,雇佣了奶妈,侯孝才解脱。直到那时,侯孝才痛痛快快的晚上一个人痛哭了一场,从此看到娃娃,侯孝就烙下了犯憷的毛病,哪怕就是他自己以后有了孩子,等孩子一哭,他也不管天有多了冷,立马裸身狂奔而出,坚决跟小屁孩划清界限。

很多年后,中国有位导演叫章一哞的,根据这则故事,拍了一部巨雷人的电影,《奶爸与小屁孩不得不说的故事》。

对票票很不满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