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云前脚刚刚离开庄秦王府,后面马上就有人再次从宫里出来了,这已经是当天慈禧第五次召开军机大臣商议对策了,不过这次大家决定“出京”作“暂避之计”。
8月14日晚,东直门、朝阳门于晚上九时陷落,日俄两军入城。而早些时候英国攻打广渠门、宣武门,也破门而入。
至此,京师外城全陷落,内城已破,守军着开展巷战,但是人数依然不多,余皆溃散。联军只待肃清城内残敌。
而在此之前,公孙云第三次放出的消息终于,让那些抹不开面子的皇室也开始撤退至西城,特别是辅国公如崇,在收到了公孙云的消息之后,还是不敢轻举妄动,立刻进宫想慈禧回报。慈禧一想,也对还是早做打算的好,不然要是像咸丰年间,那群土匪还不一股脑的全那走了。于是手令清理宝源钱局和户部钱财,以及外的各部府库。浩浩荡荡的开到紫禁城内,慈禧此时自己的物品已经让李莲英着人运往西安。而这些公家的钱都不是那么在意了。说实话,此时那里还顾得了这些啊。
特别是到了晚上之后,公孙云会有意的放几个化妆成各种各样的人出去,于是方便嘛。
联军于8月15日天未明,联军一部攻东华门。
公孙云已经在慈禧要逃之前这个时间差内,紧急将庄秦王府内的人统统疏散,贵族逃跑。而亲王府的仆役,则被公孙云用庄亲王的名义疏散。饶是如此,也仍然有将近一千人跟随。不过公孙云,不敢停留,直接派人守护前往昌平。自己想办法弄了些车马,到地安门前,让侍卫通报,说勤王军西域营守备公孙云求见。此时正迎头赶上正向外逃的慈禧一行人。
公孙云一见人来:立即拜倒,臣公孙云救驾来迟,请太后降罪。
慈禧见已经有人在地安门处救驾,那是惊喜不已,那里还顾什么礼仪。再说她自己现在就是一副农妇打扮。
慈禧:恩,不必多说,即可离城。公孙云,你很好。
公孙云立刻起身,知道这个时候其他的东西可以先放一放,唯独时间不能不在意。没有什么废话,直接按照早已预定好的路线,一行人悄悄的、快速前行。
历史在这里生一点小小的变化,可是有东西还是变不了的。
原来此前载澜飞驰入宫,说夷兵已攻东华门。太后知事情已到最后关头,要跳水自杀(太怕了,把昨天商量好的逃跑都忘了啊),载澜拉住她衣服说:“不如且避之,徐为后计。”太后这才要死不活的准备徒步出宫,不及簪,光绪穿着素服在后跟随。不过走前慈禧还不忘记秀一把她的残忍,他当着光绪的面让珍妃投水井自杀,就是不带上她。隆裕、瑾妃及大阿哥等一同登车,王公大臣或骑马,或徒步,跻跃跄跄,形成一支千余人的扈从队伍。由景山西街出地安门西行,这个时候公孙云已经等在那里了。
由于有车驾,相对于历史上8时才出西直门,这次有公孙云1500人带着车驾护卫,肃清街道,所以上午七时许,就出了西直门,然后直接蹦往昌平贯市。
而转移到宫内的财物,慈禧看实在来不及带走,让人直接扔到太液池中了。
当然了退走的时候已经是北京最混乱的时候了,各个城门现在已经没有人把守了,联军也有东城、外城另个方向对北京城内的残余抵抗军开始围杀。
道路上到处都是溃兵和逃亡的贵族百姓,好在公孙云带着队伍,让吴青山带五百人前面开道,遇到溃兵能收则收,不能收着击溃。
等到了西直门的时候,淮军将领马玉昆也赶来救驾,这一点历史还是没有什么大变化。公孙云部和马玉昆部联合护卫銮驾西逃。
天忽然下起了细雨,从皆未携雨具,全被淋透,狼狈不堪。从有载漪、溥俊、奕匡、善耆、载勋、载澜、载泽、溥兴、溥伦、刚毅、赵舒翘、英年及内监李莲英。
路上遇见,先前就出来的庄秦王府众人,不过此时队伍已经很大了,已经汇集各个逃出来的王公大臣们。
众人,在昌平贯市停驾。慈禧看到看到逃难的众人狼狈之态,不由黯然神伤,立即就近召集众人开始商议对策。此时庄亲王等强硬主战派,认为还是可以边打边退,以期望王室回复北京。可是慈禧此时已经吓怕了,那里还会听他们的。于是自然而然议和成了主旋律。最终慈禧决定让庆亲王奕?留住北京和北上的李鸿章一起办理与洋人的议和事项。
众人觉得,这里还是不安全准备驻歇一夜立即起程。但是当晚,另一支勤王军到达昌平贯市。他就是甘肃布政使岑春煊,带着他从甘肃的统领的军队来了。
当他觐见慈禧的时候,一对君臣在这样的状态之下见面,不管是出自真心也好假装也好,都已经是泪流满面了。如此凄凉,能不感怀?
慈禧在有了三支军队保驾之后,决定事不宜迟,第二天开始由山路,途径宣化,逃亡大同,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马车游走于悬崖峭壁之间,真是惊心动魄啊。
再经大同到达山西太原,在太原,慈禧开始停下来,或调集各路勤王军过来护驾,或等待京内别的大臣到来,并在此停留。
作为一个决策,慈禧无疑是昏聩的,但是作为一个人,人是没有绝对的好坏的。这次逃难的路上,不像以前跟着咸丰逃跑时那么从容,食物补给都是沿途就地提供的,一路上看到百姓的贫困,还是有点感触的,当然这种感触对于上位而言,会自然的联想到自己王朝的统治。
等到了大同,稍作停顿,然后辗转到达太原,在这里集合了赶来救驾的其他军将大员,有董祥福的。此时见有机可趁的各路大员赶来勤王,总人数已经达到五万之数,不可谓不庞大。
这个时候来的勤王军当然没有最先开始就勤王的三支军队了,现在公孙云的西域营也被慈禧去掉了营字,给予军的番号,并且升任总兵。这下可把公孙云郁闷死了啊,你怎么不封我给领地,儿子是在这里练兵。
不过从北京城里带出来的2500人,公孙云,可没有打算让他们回到原来的部队,再说了现在已经打死也不会走了啊,跟着公孙云好啊,大鱼大肉的,不过估计也支持不了几天了。
而光绪,一路上郁郁寡欢,可能他从一个傀儡的角度看清了国家即将破亡,他能做的都做了,可是不管是戊戌变法,还是这次在联军进京之前写信给美国总统,祈求人家务必保全清的领土完整和主权,这些都是他能做的极限了。他为这个家天下,就连自己喜爱的女人也死掉了。还能有什么可以牺牲的呢?没有了,除了自己这条小命。
既然,无法改变那就沉默吧。
公孙云一路上观察车呢的光绪,现他几乎没有什么言语,众人抱怨这抱怨那的时候,唯独他一声不吭。
公孙云内心,感叹:为什么,明清两朝的几乎都要亡国之君,都是如此的相似呢?(作认为南明的皇帝虽然懦弱了点,明此时未灭,何以称崇祯为亡国之君哉?昏聩)
崇祯大行皇帝陛下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却现他被他的臣子们所劫持,做任何事都放不开手,悲愤的等来了,华夏众神的黄昏,帝国的凋零以至于毁灭。看着百姓们惊慌乱穿,臣子们争先恐后的投奔李自成时的丑态,皇帝陛下只能看到身边之留下了一个身体都不完整的臣子――王承恩。他在杀掉他能杀的妻子儿女之后,走上了梅山,而他身后有的还是王承恩。
那一刻,所有的亡国帝王在陛下的殉国勇气面前退却,所有的忠心臣子在王承恩的忠心面前赞叹,帝国余辉之下,华夏从此失去色彩,一直到永远。
可是也许光绪没有自杀的勇气,他的祖先已经给他示范过了逃跑,逃跑之后,也许还可能在来个所谓的“同治中兴”,他毕竟还是皇帝,还存有幻想。
如果在这里的是崇祯,公孙云也许会马上诛杀慈禧一样的大臣,扶他上位,然后远遁欧洲,可是现在是清朝啊。
呵呵,公孙云觉得这一趟到是没有白跑,有了官,关键是合理合法的可以大量拥有军队了。
此时,公孙云已经慈禧在太原的临时行宫中了,这些大臣有荣禄、载勋等王公大臣,也有岑春轩、马玉昆、公孙云等勤王功臣。
公孙云可是第一次参加这种高级别的会议啊,说实话,他还是很紧张的啊,这些高层那到底还是不熟悉啊。议题无非还是东边的情况,只见慈禧在哪里愁眉苦脸,这几个月来时再是太惨了,路实在是难走啊,再说金银财宝此时已经运到了西安,太原只是暂住,可是条件相对来说实在是差了点,不过她现在倒也能忍受了。
其实这一路,经常露宿民居,也是慈禧一定上了解民间的疾苦,知道了清朝已经到了不变法不行的时候了,可是可惜所托非人。
公孙云在这种会议上一般没有话,只负责听,谁要吩咐他都行,这里谁的官都比他大,用公孙云跟董祥福说的一样:老将军啊,我这完全是狗屎运,到京城做买卖遇上了洋鬼子,到兵部报备遇到了庄亲王,在外城攻破的时候遇上了溃兵,值京师陷落的时候正好在西门,等鬼子陷宫的刚好在地安门,这都是运气。不过能救到老佛爷那是福气。某将可是一点功劳都没有,全是老佛爷给的。
反正马屁爬起来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