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春
公孙云已经在乌梁海呆了三个多月了,早春的南方大地此时已经冰雪开始融化,但是北方的乌梁海,此时一点也不见冰雪融化的迹象,只是此时的阳光要比冬天的时候温暖许多。很多时候,公孙云在想自己怎么能够在这里呆这么长时间,忍受这里的严寒的考验。也许是自己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要比前世的自己更有耐性吧。
而那些士兵却要比公孙云的适应性要差的多了。特别是手脚上,有些士兵已经是满是冻疮了,叫公孙云看了,那是好不心疼啊。不过好在这些却没有的什么气候病症,没有因为地理条件的改变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可能是跟他们都是相对而言的北方人有点关系吧。
而徐峥却没有那么幸运了,不仅病怏怏的,而且脚上手上,都是冻疮。看的公孙云好不感慨,心想:他是怎么忍受下这些东西的呢?恐怕对待手脚上的痒痒的冻疮,还是要一点毅力的。徐峥作为清廷派往乌梁海的官员,表现出的气概,的确让公孙云佩服。要不是背景不同,公孙云看他还真有点苏武牧羊的感觉。
从日常的观察中,公孙云现徐峥的的确确是个人才。治政方面,这个地方人口太少,一时半会儿倒是不怎么看的出来。但是听巴特尔的叙述,自徐峥来了之后,俄国人在这里行商,由此生的纠纷,他则力所能及的持最公正的态度,毕竟国力在那里想偏袒自己一方的人都很难。而巴特尔尤其称赞他的是,徐峥不像他的上任驻地官员那样害怕俄国人,反而是有几次俄国人在此勘探和越境他在听到之后,都据理力争。
公孙云为此还特地问了徐峥,为何他对洋人一点也不怵。徐峥则好笑的问公孙云他为何要怵。然后愤慨的说道:彼洋人欺我不懂万国公法,时常乘隙而入,多行龌龊之事,其时不知规则,多无可辨,即使是辩也多以天朝之礼仪,此种辩法,洋人看来庶几可笑,故而多是得寸进尺。今,我到此,无他,有备而来矣,我熟读万国公法,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是故洋人有理则可辨,无理只能耍横而。可恨,我到此五年,此地边事安稳。却不想终因国力不济,而有辛丑之耻。
公孙云看着这个人半响,心想:这个人,得想办法搞到手,不过这倒不急。
年龄才30多的徐峥,各方面表现出的坚韧,让公孙云大有招揽意思。不过好在公孙云现在也是他的上司,那么这个人公孙云还是可以随时用一用的。当然了,这个用的范围也只是局限在乌梁海。对待怎么用徐峥这个问题,公孙云在时间和空间上还有很多挥的余地。
且说道,巴特尔,这个大汉着实叫公孙云看了欣喜,不仅人长得魁梧彪悍,而且还有一身的好本事。此外巴特尔人很实在,跟大多数本地人一样,巴特尔有什么说什么,诚实、善良、豪爽,还带一点点的倔脾气。
公孙在这个冬天里,也老是拉着巴特尔和士兵们外出拉练。其实嘛,也是公孙云看着士兵们整天在克孜勒城里呆着,太无聊了。再说了公孙云自己整天呆着也快憋出个鸟来了。所以嘛,带着大家出门打打猎,抓抓鱼,顺便还可以在雪地里拉练拉练,再就是还可以让双方的士兵在拉练中磨合融洽,对于士兵而言冬天还可以有新鲜的鱼肉可是不可多得的好事啊。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
很快时间就在充实的生活中流逝,天气开始转暖,冰雪还是融化。公孙云变的更忙碌了。一边他派人去科布多通知侯孝购买牛羊和其他物资送到克孜勒,同时要求侯孝组织10个镇的移民到乌梁海来;一边他要带着徐峥和巴特尔一起把四个旗的扎萨克都收拢起来,把他们都集中在克孜勒。
等公孙云一看到这些那些收拢过来的人和牛羊马匹,还别说真现了一个人和物的共同点,那就是不管是人还是家畜都瘦的只剩下皮包骨头。看的公孙云那是苦笑。之前也没有统计过具体的人数,只是希望这个冬天里没有人饿死。
收拢好人之后,公孙云决定春天到来时,克孜勒将和科布多一样,把它们建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镇,而不是现在就是个实际意义上的军事堡垒而已。
不过在移民没有到来之前,公孙云还是没有过多的粮食来供应这些牧民的。只有想着法子搞吃的东西。这个时候也只剩下打猎和抓鱼两个途径了。所以公孙云也只能让军队带着牧民们打猎和抓鱼,但是再三吩咐他们要注意安全。公孙云可不像好不容易度过冬天的人,在找吃的东西的时候,生什么意外啊。
且说侯孝那边,在接到公孙云的命令之后,值得苦笑不得再一次组织迁徙。而且还要把好不容易到达科布多的人,分出一半出去。还有大量的物资要运。实在是无话可说了,但是又不得不干。侯孝也只是刚刚对民政上手而已,根本算不上精通,不过好在之前或多或少有点接触,再加上一直跟着父亲身边,生意经还是有一点的,此时也没有办法,只能是把个偌大的人群当成是商行来经营。
不过侯孝无心之下的实验,却刚好带来了意外的效果。这个时候的官员总是把百姓看成是自家的奴仆,而是不是像商行一样把手下的人看成是雇员。所以两下从根本上有了区别,对待下面人就完全不一样了。无形中,让移民们感受到了主管和他们是一体的了。
所以侯孝组织移民们再迁徙的时候,虽然有部分人有抵触情绪,但是稍微一想,也就想通了。为啥,自家大人都在那里呆了一个冬天,他都没有说苦,我们本来就是移民,反正这里还没有开始耕种,无非是在迁徙一次,而且地方也不远。
等移民到达之后,公孙云将六个镇规模的移民留在了克孜勒。而剩下的四个镇的人分成两个队伍,分别将他们前往东西两个方向,一对前往东萨彦岭,一对前往西萨彦岭。连名字都起好了,就叫萨彦镇,无非是前面加上前东、后东、前西、后西。
再把收拢上来的乌梁海当地人分散到移民中,就让这些当地帮助新移民们放牧和熟悉地方。等人员都抵达预定地方后,马上就是开荒种粮。
等这些工作都做好之后,公孙云终于松了一口气。
可是还没有等公孙云把这口气吐完,又一件头疼事就来了,粮食告急,只能维持两个月了。可是等到收获最起码还的四五个月啊,虽说是土豆、番薯为主,小麦为次。可是土豆番薯的产量再高,也得等他收获了才能吃啊。这就要命了。看来又得想办法了。
于是公孙云只能急忙把该吩咐的吩咐好。徐峥就管理乌梁海的民政,而吴青山军事。医官则从原来更过来的医官长中选,畜牧管则直接让四旗的头人们兼着,四人也得给他们点事情做不是。其他官员则让民众自己推选,由徐峥任命。徐峥看到了一个跟清廷完全不同的官僚体系,可是他却留着疑问没有多说。公孙云也没有时间跟他多说。两厢沉默之下,倒是省了不少事情。
五月公孙云赶到科布多,他把科布多的10镇留下四镇,把其他六镇都分配出去。收拢的当地人也按照在克孜勒的处理方法办。然后又急忙跑到了迪化去购粮,总算解决了眼前的困局。到此公孙云才知道移民的麻烦,可是好在也解决了。然后通知侯斌以后庄园里产的粮食都不卖了,全都运到科布多来。如此才微微放下心。
然后公孙云终于有了时间开始清点他以前抢来的钱财。各式各样的金银珠宝、古玩书画一清点,嚯嚯,还是那句话,没本的买卖最合算,居然有百多万量。可是公孙云一清点出来,不是感到高兴,而是感到气愤啊.暗想:自己为什么就没有那么多人呢?要不然非得抢他个千万两回来。亏啊,实在是亏啊。
有了钱就是好办事情啊,于是移民的工作又开始了,不过这次不是像上次一样官方的大规模迁移,而是公孙云零星的招募,专门派人到甘肃、山西去,这次两个地方前进的方向也有了改变,甘肃方向还是朝着新疆方向迁徙,而山西方向这次这是随着河套到蒙地的方向,沿途派专人接应。
零星的移民自的多,所以会省掉不少事情,只要等人了,给地给粮,开垦盖房统统自己安排,不过有一条公孙云却特别注意那就是规矩,新地方有新地方的规矩,这样才能在精神面貌方面对移民进行改造,而且以后只要是新来的人都得知道这些才能进入科布多的大地。
科布多的春天,公孙云就这样在各种各样的事物中穿插着。微微松了口气的公孙云也终于迎来了他新地方的第一位客人。
汉斯曼斯坦因,这个时候到了科布多,不过这次到不是他一个人来,而是带了很多人和很多货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