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扩编军制*票啊票
作者:冉闵志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148

漠北的地域广阔,小规模的军队已经无法满足大范围的军事防御。所以公孙云才会新扩军四万多人。

这四万多人,除了抽调给新建的漠北军组建军队的一万新兵,以及同步扩编的西域军的一万新兵。

现在驻扎乌里雅苏台还有正在训练的两万新兵。

这两万新兵,一万将编入蔡阿斯麾下。驻防地也由原来的淖毛湖变成了乌梁海,主要的目标就是应对来自北方地区的突情况。

另外的一万人则编入种斌的亲卫标中去,组建一支一万多人的机动力量。

如此大的规模扩军当然不能隐瞒清廷,不过公孙云压根就没有隐瞒的意思,大大方方的扩军。

不管是公孙云自己还是清廷方面,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这样一来,无非是一种姿态,告知清廷漠北已经按照你们的要求自行组建地方防卫力量了。

但是透露的另一个讯息则是,你们千万不要轻易的打我的心思,我现在已经强大起来了。我能一下子扩编这么多的军队,说明我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来支撑如此大规模的军队。把我逼急了可是会出事情的,你们自己悠着点。可不能像逼袁世凯那样逼迫我啊。

也就是说,公孙云自己实际上已经做好了拒绝任何调动和升迁之类的诏书的准备了。

万一真要是升迁或调动了,那么公孙云从开始到现在做的一切估计就要白费了。

公孙云可不想当什么朝廷大员,他只想做自己的土军阀,当然了现在这个时候叫漠北总督。

公孙云不知道在朝堂上舒服不舒服,以自己以前的感觉,以及现在从朝堂上不断传来的贵族们打压袁世凯的情况了看,公孙云觉得自己没有这个本事去适应朝堂这个环境的。

人家袁世凯是什么牛人,厚黑学的高人啊。连他这样的高人都要被打压。公孙云想来自己这样的小菜实在是不够满朝诸公下口的。

公孙云对自己的政治菜鸟角色那是无比的了解和自信。

再说了,去了北京那个大围墙里有什么好的,也不知道那些个王宫大臣们是怎么搞的,阴着捅刀子这么厉害,连袁世凯这么牛的人他们也敢搞。当然了他们还不知道袁世凯以后会有多牛逼了。

公孙云不无恶意的想道:你们现在就只顾着自己爽吧,还真别急,人家过个几年立马把你们统统的废掉。人家袁世凯先生倒时可是要把你们从帝国oss轰成川岛芳子那样的风骚小间谍。你们就等着乐吧。以后就会知道现在的乐死了跟以后的乐死了有什么区别了。乐死你们。

在地方当大员那多逍遥啊。按照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父母官啊。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我的地盘我做主嘛。

公孙云觉得没事调戏调戏老婆,折磨折磨小屁孩,虽然恶趣了点。但是自己很舒坦啊,不是还没有七年之痒嘛。

公孙云心想:等有了七年之痒,哥也来套总督日记,好好的让后人领略前人的风采,不使局长日记专美。

当官吗,日子就应该这样。要是谁想在跟公孙云说要搞什么“民主”,公孙云一定会跟他说:说这个统统都是***扯淡货,应该丢进历史的垃圾桶。

“民主”变成了“主民”还差不多,那些老大们从天上看下来,选择性看反了。

一想到这里公孙云觉得,袁世凯绝对是个实在人,有什么说什么,称帝有错嘛?多好的一个实在人啊。

公孙云无限感慨中。

。。。。。。。。。。。。。。。。。。。。。。。。。。。。。

如此大规模的扩军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能够胜任的军官明显的不够。这一点公孙云也知道,可是时间摆在那里,实在是不得不如此。

哪怕是吴青山李军这些个人也是如此,一下子队伍扩展的如此疯狂,还真是有点应付不过来。

不过,公孙云其实能如此这般,也不是完全的疯之举。早在之前,公孙云就已经设法联系汉斯,让他在德国招募足够的退役犹太军官。

而那个犹太营就是这些个军官组成的,以前由于事物繁多。没有精力或说,没有条件把那些个自己的军官们集合起来。

但是现在可以,相对来说现在领地相对来说已经进入了稳定期,暂时不会有什么大的战事。俄国人也正忙着对付自己人,又是立法又是搞国家杜马的。

日本就更不用担心他们来漠北了,因为这些小矮子们正拼命的消化他们刚刚搞定的朝鲜和辽南地区。没有精力来理会公孙云的事情。

所以公孙云先对军队的编制进行了扩充,对以前只是到标这一级的军事体制开始扩充。

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再用标的最高编制,肯定是不行的。公孙云决定全方位引入西方军事理念。

先营以下的编制不做变动。而是对标以上的编制开始规范化和扩充。

最高军事单位为公孙云成立的漠北军最高统帅部,该部就设在乌苏城。

最高统帅部分成参谋司、装备司、后勤司、军法司。

参谋司是负责组织领导漠北军事力量的军事建设,组织指挥全漠北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负责作战、情报、通信、军训、军务、动员、装备、机要、测绘、外事、管理以及人员考核升迁。

军法司是负责漠北军事力量纪律工作,下设军事法庭。

后勤司是负责组织后勤工作的领导机关。负责财务、军需、卫生、军事交通、物资、军事基地建设。

装备司是负责组织装备工作。下辖将来公孙云境内的各个兵工厂,负责装备科研订购、器械维护等。

以上这些公孙云现在还不具备条件,但是他觉的先把编制放着,以后有了人一个个顶上不就完了。

军为最高编制,军设最高长官称统帅(公孙统帅?好像有点别扭。平时称统帅官阁下怎么样,反正就一个军。也不知道中国人是国家多还是怎么地,以前一个国家的军队才能叫军,如秦军。西周时,诸侯未独立时,叫师或王师。)

联合师团:战时最高军事指挥单位,长官称指挥。

师团:最高战斗单位,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正常师单位组成。军事长官称师团长。

师:独立最高战斗单位,军事长官称师长。下辖三旅,人员一万五千左右。

旅:军事长官称旅长。下辖三卫,人员五千左右。

卫:撤标称呼,改称卫长。一卫即为以前一标的建制。下辖三营,人千五百人。(取之唐,因其时有十六卫之设。)

卫一下就是:营,都,什,伍。此四级单位长官统统改称长。

为以后的军功爵制度铺路(非得要称军衔制吗?公孙云就用大秦的军功爵制度命名)。

成立漠北第一到第四师,军事长官为师长。

第一师称西域师,军旗为黄底西域虎旗,军事长官李军。驻地科布多。

第二师称漠北师,军旗为青底草原狼旗,军事长官吴青山。驻地库伦。

第三师称薛怯师,军旗为白底草原狼旗,军事长官巴特尔。驻地乌苏。

第四师称雪地师,军旗为白底东北虎旗,军事长官蔡阿斯。驻地克孜勒。

第五师称亲卫师,军旗为红底大棕熊旗,军事长官种斌。驻地库伦。

其中第三师原本为巴彦掌控,不过巴彦觉得自己毕竟断了一条臂,还是跟在公孙云身边的好。再说了,巴特尔也是个杰出的骑兵军官,所以就向公孙云提议让巴特尔接任此师。

公孙云知道其实一开始公孙云给巴彦安排职务的时候,巴彦就对带领军队比较烦恼,不是不想带,实在是单手不方便。

这次,巴彦如此郑重其事的告知公孙云,公孙云也不得不让考虑巴彦个人感受了。

有别于其他师的大编制,薛怯师组成人员还是三千人。这个师将作为乌苏的急速机动力量存在着,不会变成像其他师那样的大编制部队。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快速反应部队,像这样的部队都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短小精悍。

这只部队的使命就是在没有机械化部队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战场,而且还要即刻参战。故而这只部队是马匹最充足的部队,一人三马,清一色的大黑漠北马。

公孙云已经让汉斯给他进一批马枪,装备起来后,是这只部队能够在漠北一样的复杂地形地带,能够变的更加强悍。

公孙云喜欢称呼这只队伍为“我的游骑兵”。

除了对以上五大部队进行的扩编之外,公孙云还组建了一只特殊力量,暴熊卫。这一卫三个营,负责专门的贴身保护公孙云以及家人重要手下的安全(以后大臣们的侍卫都是这些人出去的,嘿嘿,锦衣卫啊。)

同时这一卫,也将是公孙云培养心腹的绝佳试验场。

公孙云从士兵中挑选一些身材高大的充到克拉苏的罗马卫队中去,组成一个营五百人的罗马卫队。这个卫队继续担任着礼仪的作用,公孙云决定对他的职能进行清晰化,以后这一对只负责在欢迎西方人是使用。也给他们带去点郁闷。卫队长克拉苏。这个卫队平时负责护卫公孙云等人住所。

而克氏的另一个愣子,也就是克伦,公孙云还是把他带到了身边。由他统领另外组建的一个营,这个营全部骑兵,负责公孙云等人出行时的护卫工作。

最后就是吴戈的亲卫营不变,不过这个亲卫营公孙云将他的只能做了些许的调整,这个营将负责公孙云驻地的情报工作。

不过吴戈的职位变成了由以上三营组成的暴熊卫长,暴熊卫也有自己的旗帜:蓝底北极熊旗。

编制好了,不过对于从军官们反映出来的情况看,是乎管理器如此大的军队有点吃力。

公孙云趁着新兵们还在训练磨合,而不是上战场这样的时机,决定组织一批德国退役军官对自家的军事人员进行一次快速养成。

公孙云在下令各师最高长官,把手边的事物交给副官之后,马上赶到库伦,在新成立的漠北陆军军官进修学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军事知识强化进修。

这个进修学校清一色的德国退役犹太军官。在翻译的帮助下,开始了对这些公孙云手下的高级军官的进行培训。

不错就支持下,也没什么奢望。多点人气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