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大师
作者:洗芝溪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500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隐儒山庄的客堂,古羽和郁小刚,两人互相席地对坐,平静地演绎着天下大势。 首发--无弹出广告身旁,是童子小心焚起的阵阵幽香,让这气氛更加平和。

可是,古羽的心绪,却正在剧烈地波动着。

“每个人都是恶人?先生的意思是,人xìng本恶?”古羽心中的疑惑不解越发的盛。

郁小刚则轻轻地笑道:“是不是感到很奇怪?一个儒者,竟会一反孟子的道统,说出世上皆恶人的话来。”

“是啊。”古羽毫不掩饰自己的忧虑。

“《国语》上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其实人xìng本来善良,只是太易变坏罢了。为仪在剿灭宇宙帮之战中也曾经历过,当你把所有原本善良的平民放在他们的仇人面前时,他们展现出来的,比最凶狠的猛兽还要可怖。无他,只因人xìng的堕落,果然比雪崩还要更快的。为官之人,权力过大,便会自我膨胀,从而认为除他之外便都是乱民;贩夫走卒,贫困rì久,便会自我消沉,从而认为除他之外便都是贪官。现在都说要互相理解,那么试问,若将二者位置互换,让官变民、民变官,你觉得,这个状况会改变吗?”

“不会。没有人能抵过权力的诱惑,也没有人能经受贫困的折磨。”古羽似乎开始明白郁小刚的意思了。

“那么为仪觉得,这个问题有解吗?”郁小刚一面问,一面饮茶。对于这个问题,他显然成竹在胸。

古羽听他是在考验自己,便仔细思索起来。想了半天,才见他犹豫地道:“我以前曾听北辽南京戒台寺的证弘方丈说,对于上层应该用道德约束,对于下层应该用法制约束。我也曾在北辽尝试这样的社会结构,但显然很失败。当一个社会烂到根上了,你很难找到一个道德完美的人。即便这个人存在,也会被迅速地腐化,就像北辽的晋王便是明例。刚才先生讲,人xìng虽然善良,但太易变坏了。身为儒者,我可以每rì三省,可作为普通人,我无法这样要求。敢问先生怎么看?”

郁小刚笑道:“只因天下虽有浩然之气,却是‘集义所生,非义袭而取之’。方今之世,道德模范甚多,却都是些‘拔苗助长’之徒,非是为义,实则为利。如是,则恶意尽显、善则难存矣。”

古羽听闻此言,点头如捣蒜,“没错没错,我们扬州的乡老焦文复先生,便是这样一个人。这浩然之气一篇,末学以前也读过无数遍,却从未有过这样的理解,今rì真是长见识了。”

这时,郁小刚却并不再谦让,忽然朗声道:“对于这个问题,我有《十大核心竞争力》一书,尽述又实在不太霸气,要不末学以后都叫你‘郁大师’吧?你是我心中永远的大师。”

谁知郁小刚却直摇头:“不要叫我大师,我不是大师。现在不是,以后也不可能是。”

“为什么?”

“要成为大师,最重要的是践行自己的思想。我这个人,只是一个理论者,没有践行的能力。而你不同,你从一开始,就一直在践行着所有自己信仰的东西。这个世上,只有你一个人有这能力成为大师。所以,我把我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你,也就是希望你能完成我心中的宿愿。不要让我失望!”

古羽这才明白郁小刚为何对他如此厚意,当下便重重点头,也不多言,就和林儿拜别郁小刚,回识乐斋去。

这一次“寻找大师”之旅,让古羽本已极高的学问臻于完善。郁小刚就是一位世外高人,将古羽体内的奇经八脉打通。从此,他就将多年来的所学所思所行全部贯通,攀上了学问的顶峰。再差一步,他就可达至“贤人”的至高境界。

不过,这次旅程只是漫长的匡乱之路中一个短暂的安宁,因为刚一回识乐斋,不好的事便再一次打击了他。

羽、林二人还未进门,就听方任侠报告道:“从京城传来消息,新洞庭帮拉起‘清君侧’的大旗,从齐州一路往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克中原数州县,如今已在离东京汴梁不足两百里的地方了。宁国朝廷告急!”

“天哪!”羽、林二人听到报告,几乎是同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才平静了几天啊,又要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