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1)
作者:慕容粉丝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280

期末考试如期而至,丁一成了我们班的焦点人物。

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一学期的功夫都下在了最后考试的两个周(考试绵延两个周,每门功课考前都有几天复习的时间),但是平时不听讲,不独立完成作业,不复习,多少时间也没用,就算老师把考题送给你,也是白搭,因此答疑是很重要的。

每门功课考试前都安排有答疑,但是基本上没用。去找老师画重点,这些老师心胸普遍狭窄,你平时上课睡觉说话他拿你没办法,这时候他会趾高气扬的对你说,我上课讲的都是重点;去找老师套题,他跟你说这道题去年出了,那道题前年出了,还有一道题他上学时是必考题,洋洋洒洒一套题库,他根本不在乎向你泄露几个必不考的题;找老师问问题,简单了他不屑于回答,跟你说一堆废话翻译成简明汉语就是你怎么这么笨啊!难了他不会回答要么跟你说不会考这种题,要么跟你东拉西扯直到你耽误不起时间自觉说“老师我会了”为止。

找丁一答疑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不给你讲会讲透他心里不落忍,听他讲完你要还不会,你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的智商。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丁一,他这个人为人处事大家是要挑大指的。我们老乡聚会的时候,小老乡问我在大学怎么混,我说为人处事一个字就是忍,忍无可忍也要忍。小老乡百般羡慕,说,学长你真厉害。

其实我心里明白,真正厉害的是丁一,因为忍受绝不是最高境界,在其之上还有两个字,那就是豁达。我们做好人全靠努力,他做好人全凭天分。

丁一的活法源于他父亲的智慧。

二十年前,丁父在烟台擦皮鞋,一门心思攒钱开饭店。丁一出生的时候,他正在给客户擦皮鞋,岳母颠着小脚找他去看孩子,他说没空。岳母说,那你给孩子起个名字吧。他说,就叫“一”吧。

正是凭借这种精神,丁父开起自己的饭店,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一跃成为胶州最大的海鲜城。

丁父给孩子取名为“一”其实很有思想性,他所希望的就是丁一能简单活着。有了这么大一份家业撑着,丁一活得确实简单。他就一个想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大道理,也是小道理,这纯粹就是一个道理,但今天我们理解它,无法避免的和金钱扯上关系,这就是一个悲哀的道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的想法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个有钱人,有钱人是对社会有用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