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林的军队现在绝对控制的区域南北有七十多里、工具有五十多里,这个区域之内就有两条商道,土匪们以前就是依靠在这两条商道上劫道才生存下来的。
自清末以来,此地土匪不可偻指算,可是商人们还是能够运送货物连结商道的通顺,那是因为土匪和商人共同利益所在才能维持下来的。
对商人们来,平安是第一位的,他们宁愿花钱买路。对土匪们来,生存和发家是他们的目的,如果商道断了,他们也就断了生计;如果仅靠本地抢劫农民,那也仅仅混个肚儿圆,并且将农民逼急了再带着年夜军来清剿,土匪们也在此地无立足之地。
李青林得知情况之后立刻作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设卡、护商。
护商的任务交给董昭的骑兵排,而设卡检查的任务交给了处所的乡绅们,关于这一招,李青林还是学习日本人的体例而得来的。
日本鬼子占领此地之后,他们自知对乡村的控制力度绝对不敷,于是同伪处所政权一起扶持处所武装,将这些武装酿成汉奸或者半汉奸武装。这些武装平时以自卫队、保安团、民团的名义驻在乡村,平时以维护治安为名设卡检查,给日伪提供消息,在日伪需要的时候还能出兵给他们当辅佐。
李青林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于是自己拿出一部分枪支,让辖区内的乡绅们也成立了民团。兵荒马乱的年代,谁都希望自己手中有一支强年夜的武装,李青林的提议获得了乡绅们的热烈支持。
这些民团的团丁都是村民,平时由乡绅们出粮养在自己的庄子里,李青林派人对他们按时进行军事训练,李青林轮流抽调他们在各个路口设卡检查。这些团丁都是本地人,对本地情况极为熟悉,因此一个陌生的外人想蒙混进来,那是难上加难。
为了加强对民团的控制,甚至背后将民团变成自己的半武装力量,李青林还让自己人介入了进去。
八月初,李青林带的先头军队在桑榆镇招收了一批本地自愿入伍的士兵,这里边就有本地的四个青年学生,他们别离是李启藩、马春长、唐云、甘元彬。李青林曾经让六子等人对这些人进行了仔细甑别,这四个学生全部通过了严格考察,现在,这四个经过军事训练的学生全部派上了用场。
李青林背后成立了一个军事情报队,这个情报队暂时由韩济中负责。这个情报队的核心人物就是这四个学生,并且还在外围吸收了一些本地人加入。
韩济中让这四个学生以军事教官的名义深入到乡绅们的民团里,对那些民团的团丁进行军事训练,同时也对各村各寨进行了完全的摸排。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排,在韩济中的主持之下,这些人以重新成立保甲为名将辖区内的所有人员进行了挂号,并且还真的重新建立了乡村保甲。
重新成立保甲,是韩济中向李青林力主建立的。
韩济中认为,乡绅和族长们最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目前是在本地占据了绝对优势,他们自然会支持三年夜队,如果鬼子们真的打了进来,这些乡绅其实不一定全不成靠,他们很有可能会靠向日伪,关于这一点,沦陷区的事实早就已经证明了的。
而保长和甲长们就不一样了,如果鬼子打来了,他们一定会遭殃,因此他们必须紧紧依靠的力量,从而成为李青林手中真正能掌控的处所政权。
韩济中的建议让李青林年夜受启发,于是他就地拍板同意了韩济中的建议,并且还提议,保甲成立以后必须严格控制在三年夜队的手里,并且要依照以前处所县政府征收粮饷的体例和额度在农村征收钱粮,保甲长们的收入完全依照以前的体例打点。
因为目前粮饷相对充沛,李青林要求保甲长们今年度征收粮饷的数量相对较少,甚至只有象征意义,壮丁也不需强征。可是李青林特别强调,只要是一分钱、一粒粮都必须收到,如果谁要是拒交,三年夜队将以“破坏抗日罪”进行赏罚,并且严惩不贷。李青林这么做这也就是向乡绅们和民众转达一个讯息,那就是李青林的三年夜队目前就是代表政府,保甲长们现在就是在为政府做事。
韩济中主持的保甲很快就建立了,这也让处所乡绅和宗族族长们有了顾忌。因为有了保甲长们的存在,三年夜队已经可以完全控制乡村,并且随时就能了解到本地的情况,一旦处所有变,三年夜队随时就能够将处所势力清剿,并且还能维持稳定,因此处所势力日益向三年夜队靠近。
董昭的护商队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且收入颇丰。
因为辖区内治安极好,商人们只需要向护商队缴纳一部分钱财,商队在三年夜队控制的两条商道上就可以获得绝对的平安,因此商人们逐渐都开始选择走这两条商道。商队的增多,不但董昭他们收到的呵护费日益增多,并且骑兵们因为每天骑马护商,他们从商人处获得外界的情报也增多了。
不过李青林所期望的另外一件事却到现在还没有着落,那就是将严伯龄平扎营救出来的事。
李青林自给野川寄出那一封信之后,就一直委托潘可为密切关注第一军的情况。过了一段时间,潘可为派人来告诉李青林,伪军第一军似乎整顿完毕,日伪坚持的情况已经稍微获得了缓解。
八七起义中唯一活下来的顾问斋藤因为失职已被看押,据很快将被押解至开封,并且将要受到军法的惩办。因为野川写信保了严伯龄,严伯龄目前已经被日本特务解除严密看管,可是新任伪军第一军的军长梁年夜恭因为野川的力保,更是看中了他同日本人的沟通能力,将他强留在第一军,严伯龄想离开第一军反而更难了。
李青林现在虽然已经在防区内部建立了情报系统,但那也只是在内部加强了内部控制;三年夜队手里没有电台,因此没有上级给他们任何日伪的情报。
为了使自己不打无准备之仗,李青林必须要尽快建立起自己的情报系统,因此严伯龄必须尽快要脱离第一军。
目前自己辖区的内部事务基本放置妥当,李青林决订婚自去一趟万安,将严伯龄解救出来。。.。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