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流水线与水轮车(二更)
作者:豆角爱地瓜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162

徐振锋和杨凤带着十来个人的卫队骑马走了大概半个时辰的时间便来都了造纸工坊。整个造纸工坊有二十来间屋子构成,围成一个四合院的形状。这个当然也是出自徐振锋的手笔!

蔡义正领着他从洛阳带来的几个学徒在工坊内忙碌,一见到徐振锋进来,他忙不迭的放下手中的活计,赶紧过来问好。

“恩公,这里又脏又乱,你怎么来了?”

“呵呵,蔡翁言重了。这造纸一术,关乎天下读书人的前程命运,亦是我中华文明传承记录的重要工具。蔡翁一人身兼重任,小子前来看看也是应该的。”

一番话将蔡义说的眉开眼笑。他在洛阳,可谓是受尽白眼,不但达官贵人们瞧不起他,就连一些手中有两个铜钱的暴发户也瞧不起他。徐振锋堂堂关内侯,不但没有任何轻视,反而在人力物力上给他大量的支持。这个造纸工坊就是徐振锋手下的虎头镇建设兵团加班加点抢修出来的。而且,他们现在正在修建工坊通往常山城的青石板大路,一旦这条路修通,他们的生活又要方便许多。

“小老儿定不负侯爷期望,一定要研究出更白,更光洁的纸张!”受到礼遇的蔡义也赶紧表示着自己的忠心。

在蔡义的带领下,徐振锋又到后面的院子巡视一番。只见那几个学徒们往来穿梭,看起来很是忙碌,只是工作效率并不见高!不仅如此,来来往往的人也让整个院子看起来十分的杂乱。

徐振锋皱起眉头,看着林林总总的造纸器具,他似乎抓到了什么,但一时间又没有确定的思路。蔡义见到徐振锋这幅摸样,还以为是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让徐振锋不满意。他刚想上前询问,却被身旁的杨凤一把拉住。

杨凤跟在徐振锋身边也有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了,所以他对徐振锋的一些习性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当徐振锋皱眉踱步的时刻,他就知道,这是自己的主公在思考,你什么不需要做,唯一的就是不能去打扰。所以,当他看到蔡义有些焦急的想要上前之时,才将其一把拉住。谁知道这个时候打扰了徐振锋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那么此时,徐振锋在想什么呢?他在想怎样提高这些学徒的生产效率。他现在只记得这个技术在后世应用广泛,只是,脑袋好像被定格了一样,一时间想不起来到底是什么。

他就在院子里来回的踱步,偶尔用眼睛扫视一下周围。猛然,当他的目光触及到院子外那一汪潺潺的流水,一个名词终于水到渠成的出现在他的脑海——流水线。

流水线,说的明白一些就是将分工细化,每个人只负责一道工序,然后将这些工序如同流水一样串联起来。如此,不仅节省了工人四处行走的时间,还会让每个人对自己负责的工序越来越熟悉,节省生产用时。

“哈哈,蔡翁,你来,我有件事情要跟你商量!”找到了解决方案的徐振锋喜悦非凡。

“恩公何事?居然如此高兴!”蔡义摸不到头脑,不知徐振锋为何会如此高兴。

“嗯,蔡翁,咱们这个工坊每天可以造出多少纸张?”

“这个?如果我让他们全力以赴,每天可以造出三尺见方的纸张五百!恩公问这个干吗?”

“如果,我能让他们在一天之内造出一千甚至几千张,蔡翁可信?”徐振锋心情大好之下,起了卖弄之心。

蔡义一喜,“恩公说的可是真的?”随即脸色又黯淡下来,即便是蔡侯,也没有如此能力。他认为徐振锋这个说法只是在逗他开心而已。

看着蔡义的脸色,徐振锋就知道他不会相信,继而说道:“蔡翁,我们不妨打个赌?若是我能办到,蔡翁如何说?”

“若是恩公所言非虚,小老儿今后当唯恩公之命是从!”蔡义可不相信有这样的技术,所以根本就没有思考。

“好,你将所有人叫来,然后将造纸的工序详细的告知与我!成与不成,三日后自可见分晓!”徐振锋也是信心满满。

头两天,徐振锋仔细的查看了造纸的各个步骤,发现原料发酵需水量的确不少。他急忙回到常山城,纠集了常山城中所有的木匠,让他们赶造一架水轮车。结果,那些木匠说没有做过。

徐振锋无法,只得将自己在电视中见过的水轮车的模样仔细描述一番,又画了一个草图。一群人鼓捣了将近一日的功夫,终于按照徐振锋的记忆将所谓的水轮车造了出来。但这些木匠们都不信这水轮车有徐振锋说的那样神奇,纷纷要求到造纸工坊观看实际效果。

徐振锋正想借着此事增加自己在这些将人们之间的威信,爽快的答应了木匠们的请求,而且,还将自己划定为工业区中的所有匠人都召集起来,一起去观看自己的水轮车。

当水轮车架设起来之后,水流的推动力将轮子上面的叶片带动起来,清澈的喝水被附着在叶片上面的一截一截的“桶”源源不断的提起来,顺子架好的竹筒流到造纸工坊之内。

所有的工匠都目不转睛的盯着这一个庞然大物,眼中都是充满了稀奇。

徐振锋满意的看着众人的表情,将自己观察好的人选一一派遣到造纸的各个工序上。所有人在徐振锋的指导下忙碌起来,原本看起来杂乱的工坊之内居然争整齐了不少。

蔡义看到一张一张的纸被放到晾晒场,心里泛起了滔天巨浪。这个速度,可比平日里快出了一倍不止。对于徐振锋的说法,他也有些相信了。

其他的匠人不知蔡义的想法,依旧沉浸在那个骨碌碌直转悠的水轮车之上,心中盘算,如果将这个水轮车引进到自己的工坊之内,会是什么效果。

稍微精明些的人都开始向徐振锋讨要水轮车的技术了。

徐振锋看着这些人,缓缓道:“水轮车没有什么了不起,日后还会有更多的水轮车。我相信,常山在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下,会越来越好!散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