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作者:泡椒番薯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24

后世很多人看新闻都习惯在网上看,腾讯,**、百度诸如此类的网页是人们光顾最多的,但在现在,收音机,电视机和报纸是人们获取新闻比较常用的手段,而在这个时候,新华社的出的报纸无疑是更多人喜欢看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新华社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而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邓公几乎无时无地的将新华社记者带在身边,所以也是作为党和国家风向标得存在。

一九八零年八月二十三日,在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即将对外开放的前夜,新华社报道了一条消息:朝海市市政府向市内最大的民营企业家公开道歉,并向全世界表示欢迎国内外企业到朝海市投资。

这条新闻被放在了第一版,而深圳对外开放的准备工作的一切事宜也只是被派到第二版,另外新华社还请了大批的专家就此事发表了各种版本的见解也都登在上面,所以新华社对其的看重性可想而知。

随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各地方电视台,电台也纷纷发表了相关的报道,一时间这件事也被传得天下皆知,在特区开放的前夕,引起了一阵大讨论。

“臭小子,你导演的戏可是天下皆知了!”楚卫国见手中的报纸圈成一根棒子,轻轻敲打在楚风脑袋上。

楚风挠挠了脑袋,笑着说道:“还没呢?现在我们能做的都做了,就看有多少鱼上钩了,如果没人来投资,也是徒劳!”

李寒接过楚军递过来的饭碗,一边用勺子小心翼翼的将米饭勺到碗里,一边笑着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力就行了,人家不来你总不能拉着他们过来吧?”

楚卫国楚风两父子点点头,话虽这样说,但努力之后得不到自己的结果总是让人有点不太高兴的。

“我倒是无所谓,反正我能做的都做了,如果他们不来,该挠头的可就不是我了”楚风夹了一块鲜红的红烧肉递到嘴里慢慢嚼了起来,“市政府那边的事我是不打算理了,事实上再没有比我仁义的了,明明是我被打的,还得千方百计的给他们搽屁股,现在我是人财两失啊!”

“对了,说起来你那一千多万找到投资项目了没有?可别亏了!”李寒听到楚风提起钱的问题,立刻就问了起来,儿子能将钱投到自己家乡建设她自然是赞成的,但如果亏损了总是心痛的。

“老百姓所需品中,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现在我又不打算种田,粮食方面肯定是不干的,况且现在我又已经办了猪场鱼场了,也算尽力了;住的方面现在很不成熟,所以我也不打算沾手;至于行这一方面,现在没有技术,不过过两年我可能会插足进去;那么只剩下衣了,事实上我现在正打算着等过几天南下去看看那旷世盛典呢?顺道我还可以看能不能买条服装生产线,做这一行实际上想赚钱是很难的,但胜在是实业,也能帮助一下乡里乡亲找份工作。”楚风扒了两口米饭,又喝了一口汤咽下去才慢悠悠的说。

“开制衣厂――?这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李寒想了一下说道,又疑惑的问道,“开间制衣厂不应该要花这么多钱啊?”

的确,现在的物价,李寒虽然不知道购买一条生产线要多少钱,但估计也不会超过五十万人民币,按一个服装厂四五百人来算,一年也就需要二十多万的工资,那么大型的一间制衣厂估计也就需要三百万左右的资金,这已经包括建厂,购料,员工薪酬,和至少三条生产线的钱了,一千万却是实在太多了。

“如果只建一个一般的厂得话是肯定用不了这么多钱的,但在我的规划中,我的服装厂要分为三个大部门,分别是原料厂、成衣厂和销售公司,这三间分公司的总员工我不能准确的说出要多少,但前面两个厂的员工人数我预计在一千到一千二百之间,所以企业是很大的,应该超过二十条生产线,建造面积要超过百亩!所以一千万是不够的!”楚风用手抓起一个肥鸡腿,另一只手满是油腻的在空中挥着。

其他在旁边听得连连倒吸冷气,他们可从来没想到楚风要搞到这么大,一般国企也很少有一千多员工的,这摆明了是间巨无霸企业了。

“这有点做得太大了吧?”楚卫国停下筷子,皱着眉说道,“如果企业破产了,这些员工将是很大麻烦啊!我知道你有点钱,也不能这么挥霍吧?”

作为国企的头头,楚卫国可是看了太多企业就是因为企业入不敷出的悲苦,之所以这些企业不是彻底破产,很大方面是因为员工下岗后不得不日复一日的向国家申请援助,苟延残喘着。

楚风很快已经吃完了一个鸡腿,舔了舔手中的鸡油,然后说道:“这是你们见识少,在国外,很多大型的企业人数超过上万的,制衣厂不同其他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手投入,那么利润将会很小。或许你们说可以慢慢从小做起,但我身家雄厚,就必须要一开始做大,这样才能将利润最大化,如果不然,拿点苍蝇小利,我还不够死脑细胞的呢!?”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楚风没说,现在整个中国都还没有名牌服饰存在,如果一开始就做大做强,那么就可以凭着先进入市场的优势,形成后面的品牌形象。而前面能占多少市场份额,那就要看有多产能了,在这个时代,产品是不够卖的,根本不用怕亏了。

如果不然,靠着卖低端衣服能赚到多少钱啊?制衣在中国可以说越往后越黄昏的行业,只有那些品牌服饰,才能赚取高额的回报。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这就是楚风的经营之道,不为利益的话,纯粹的为人民服务不是楚风的性格。

“我还是觉得有点闹得太大了,原料厂一开始还没多少必要吧?”李寒看到丈夫不说话了,便利索的道。

楚风想了一下笑着说:“如老妈你所说,各种面料的确是可以从市面上获得,但我还有其他的想法的。珠三角地区的沿海城市很快会陆续的开放,紧接着,我认为长三角地区也会相继陆续对外开放,作为三十年代亚洲第一城市的上海我相信一定会迎来新一波的发展狂潮。如果说面料最好的地方,自然是江浙苏杭一带,而上海又毗邻这些地方,所以我想着到上海去建一个大型的原料厂,抢占先机。”

一家人才恍然大悟,对于他们而言,楚风的想法实在有点天马行空很不着调,所以如果楚风不说他们是想不到的,说出来之后又觉得很是有道理。

“那你准备派谁去管啊?”李寒疑问道。

楚风抹了抹手,这的确是让他比较挠头的事。办厂子嘛,是要土地、设备、资金、人员、技术、原料、政策各方面到位的,现在改革开放的主基调确定下来了,在政策方面中央方面是没多少阻碍的,至于地方上,朝海市现在是上下一心搞经济,鼓励资金进入,所以肯定也是没问题,况且这还是市长市委书记共同要求的。

最关键的还是这个人手问题啊!

低级的管理人员和生产员工还好说,这些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就可以了,关键是中层,这无论在哪个公司企业都是支柱,往往保证一间企业的正常运转都不是靠厂长,总经理,总裁之类的,而正是这么中层干部。

“对于这个问题,我其实也有考虑过的,之前一直不参与这个行业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不过经过两年的经营,现代科技和生态园都已经培养出了一些中层管理人才,我想着暂时借用一下,至于总经理人选,这倒是很简单!”楚风想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算了,你自己的钱我们就不管那么多了,你刚说过几天想去深圳?”楚卫国关切的问。

“我的想法可不是一个人去,现在还没开学,一家子也只有老爸你需要上班,所以我想是否可以你到厂子里请个假,然后咱一家子都到深圳那边见见世面,你们别看深圳现在还是一个小渔村,只要三男,那里就是中国最发达,世界最为瞩目的地方,所以我们一家怎么也得去见证一下这历史性一刻!”楚风笑着望了一下自己的兄弟姐妹,这可是要他们的支持的。

果然,楚军楚蓉听到这话,眼睛一亮,纷纷拍掌表示赞同,对于他们而言,能寻个机会出去溜达溜达,这无疑是充满诱惑力的。

“爸爸……”

身为女孩子的楚蓉已经开始撒娇了,对于这种事求李寒是没用的,只有楚卫国点头了,那么这事就定了。

楚卫国想了一下,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这不行,我们厂正值生产扩大产能的时候,现在基本每天都忙不过来,我如果在这个时候请假,那还不得让人戳脊梁骨啊!”

这段时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得正酣,在西沙群岛一带也有一些海战,要用到鱼雷舰艇一类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正是博马重工的拳头产品,所以现在整个厂子都在开大马力在源源不断的生产。

“现在是出产品的时候,又不是研发阶段,你一个管研发的厂长请假谁会说你啊?再说了,去那边见见世面,对于研发是很有帮助的,那里是全国最为先进的地方,也是港澳台地区向大陆输出先进文化和管理经验的前沿阵地,您不想去看看吗?”楚风像个魔鬼一样诱惑着自己的父亲。

楚卫国也的确被说得有点心动,想了一下,然后笑道:“这事我觉得还是可以的,但明天还要找厂长商量一下,行不行我就不敢肯定了。”

这句话让一家人都很高兴,总得来说这算是全家第一次外出旅行,当然,之前也有一次跨省的探外公之行,但这次的意义明显不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