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宝有些脸红:“没那么严重吧?”
“占便宜还说便宜话。”一看他不自在,“算了,不为难你,大口袋跟你什么关系?”
“一般。”
“这么轻松。”
“真的。”
“那我不问了。”
“反过来我问你。这么多老炮儿你都熟,可见你也不善。”
“那个年代,谁不折腾,荒唐的事,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那可都是人物。”
“都是人。昨晚那景儿你也看见,也明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打各的小算盘,爬五还算是个战士,这样的人,少喽。”
曲宝说:“与其狐假虎威,倒不如自己干。”
凉莹儿乐了:“自己给自己上课。”
“甭提我,我是没戏。”
“又弯弯绕。”
“有些事,都是身不由己,无奈。”
“曲宝,你有机会,只要你想干,我都帮你,你过来帮我也行。”
英雄气短。
然而,曲宝的原则永远不会改变,他绝对不可能让女人掌控自己,更不会漏出自己事的点点滴滴。
“给点时间。”
凉莹儿清楚,强求对于曲宝不管用,而且会适得其反,她,忍住了。
曲宝如饥似渴地钻研军械知识,他发现81式枪族于1970年初由我国著名枪械设计师王志军主持设计研制,1981年设计定型并开始装备,该枪族包括步枪及轻机枪,约有65种零部件可以互换使用,通用率在70%以上。
该枪族的出现,使我国的武器基本适应了当今世界一枪多用、枪族系列化、弹药通用化的发展趋势。
曲宝对该枪的研制背景相当感兴趣:它的历史背景极其特殊,60年代,突击步枪在各世界大国出现并装备其军队,我国当时的制式武器以56式半自动步枪为主,虽然也装备了56式冲锋枪,但是军方对56式冲锋枪的射击精度和拼刺实用性感到有些遗憾。
所以,当年的原则就是研制一支步、冲合一的枪,它的特性是以步枪特性为主。单发比较准,可以拼刺刀,同时具有冲锋枪火力持续性好的特点。
1963年完成定型并命名为63式自动步枪,装备部队,但在三年期间,枪械需求数量急剧增加,实际产量远远超过生产能力,以至于枪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装备56式半自动步枪与越南对抗,火力明显不足,4月,总后军械部下达指标,1980年国家现场试验,1981年底枪族设计定型。
曲宝全神贯注:单发精度没有问题,而军方反映56式的连发精度极差,首发命中,第二发则跑偏极其厉害,连发精度是首要问题。
枪械专家积极改进,他们发现56式和63式的自动机底下弹匣内枪弹为双排,每进一发弹时,枪机框往左或往右挤,打出来的弹走两个方向,因为每发射一发枪弹,自动机复进到位的位置都不一致。
而81式枪机框底下改成平的,不管哪一边都是压着弹,不存在往左、往右挤的问题,此外,它的枪匣是全枪里尺寸最长的,这是因为它采用长导轨,要求机匣要长,这样使得运动中更加平稳,从而带动良好的动力性能。
由于射速高对精度不利,对81式的射速进行了控制,为700发/分。
专家设计时使自动机的质心和枪管质心尽量接近,尽量缩小枪管轴线与活塞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81式自动步枪使用普通弹,穿用燃烧弹、曳光弹、空包弹,瞄准装置采用机械瞄具,为柱形准星与铁口式照门,准星滑座可以左右移动。
曲宝注意到一个细节:81式步枪的导轨比较深,弹壳要从机匣导轨下面往上抛,为此在导轨上开一个缺口,解决了抛壳问题,81式从右前方往上抛壳,方向很一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