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军筑堡、锁江,吕文焕十分着急,多次遣人外出求援。可是,吕文德丧失了应有的警惕和军事判断力,把此次蒙古人志在灭宋的侵略战争误作边境地区经常有的军事骚扰,不但不以为意,还对吕文焕的信使破口大骂:“汝等妄言邀功!倘若真有此事,也不过是假城而已。襄阳、襄樊的军需储备可支持十年!回去告诉吕六(吕文焕),只须固守。若刘整胆敢轻举妄动,待春汛一到,我亲自出征,恐怕到时候他们就要闻风而逃了。”
幸亏吕文德不久就病死了。
南宋政府接到求救的消息,为挽救危局,只得不断派出军队与元军作战,试图解襄樊之围,于是,襄樊之战又进入了包围与反包围的拉锯战,拉开了襄樊之战第二阶段的帷幕。
1267年秋,阿术率军攻打襄阳,清除襄阳外围设施,小有胜利。但宋军乘蒙古回军之际,在襄阳以西的安阳滩派水军扼其退路,然后派骑兵直冲其阵,蒙古军队大乱,连都元帅阿术都险些被宋军活捉。蒙将怀都选善识水性的士卒泅水夺得宋军战舰,其余将领奋勇拼杀,才将宋军击退,转败为胜。
1267年冬,南宋任命吕文焕知襄阳府,兼京西安抚副使。次年十一月,为打破蒙古军对鹿门、白河的包围,吕文焕命襄阳守军进攻蒙古军,但被蒙古军队打败,宋军伤亡惨重。
咸淳五年(1269年)三月,宋将张世杰率军与包围樊城的蒙古军作战,又被阿术打败。七月,沿江制置使夏贵率军乘秋雨不断,汉水暴涨,救援襄阳。夏贵采用声东击西之计,分遣舟师在东岸的林谷间出没,试图吸引蒙古军的注意力,然后出其不意地攻击蒙古军筑于西岸的城堡。可此计被阿术识破,他下令元军舟师集结于虎尾洲,为准备偷袭的宋军张开了一个口袋。次日,夏贵的主力果然进入了元军的埋伏圈,结果被打得大败,有五十多艘战舰沉毁,溺毙者不计其数。
咸淳六年(1270年)春,吕文焕兵出襄阳,攻打万山堡,企图撕开包围圈。蒙古军诱敌深入,大败宋军;九月,宋殿前副都指挥使范文虎率水军十几万人增援襄阳,但主将畏敌,不敢力战,还没有交战,就先行撤退,结果被蒙古军水陆两军夹击,十几万兵马全军覆没。
这期间唯一一次成功的救援是,1271年四月,著名的“二张援襄”的传奇式行动。
1271年四月,宋将李庭芝自行招募襄阳、郢州等地民兵3000余人,以张顺、张贵为首领,自发组织了救援襄阳的行动。
此时的襄阳已被困五年之久,城内弹尽粮绝。吕文焕数次向朝廷求救,但都如泥牛入海。有识之士也都纷纷上书奏请朝廷出兵,但都是无果而终。
张顺与张贵都是南宋地方武装组织将领,长期抵抗蒙古入侵,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和麾下3000将士都很清楚,这次救援凶多吉少。他们要面对的是,由几十万凶悍元军组成的几乎不可逾越的封锁线。面对如此强敌,以区区3000人去突破封锁无异于去送死。但是,他们更清楚,此刻深陷重围五年之久的襄阳军民对援兵那种望穿秋水般的渴望。于是,出征前,作为主将的张顺以必死的决心勉励全军将士。他明确告知将士:“这次救援襄阳的行动,任务十分艰巨,每个人都要有必死的决心和斗志,你们当中的有些人并非出于自愿,那就赶快离开,不要影响这次救援大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