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6年初,伯颜兵不血刃占领临安后,尽收宋朝档案图册并古玩珠宝和诸宫廷禁物,押送全太后、宋恭帝、宗室高官等北行大都“入觐”忽必烈。益王、广王逃出临安后,幸亏统制张全保护,辗转到达温州,接着陆秀夫、陈宜中、张世杰等也相继赶到。
大家商议一下,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在公元1276年夏六月,他们就拥立益王赵?为帝,改元景炎,加封皇弟赵?为卫王,升福州为福安府;以陈宜中为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张世杰为枢密副使;陆秀夫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重建宋廷。不久,文天祥辗转赶到,诏拜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众人出计献策,下诏各地,“檄召诸路忠义,同奖王室”,以图复兴。
忽必烈当然不会容忍有一个打着南宋旗号的政权继续存在,于是决定要把这个流亡政府扼杀在摇篮里,这个任务落在张弘范肩上。忽必烈调拨了两路蒙古军归他指挥,并且授予他“蒙古汉军都元帅”的头衔。
这在当时等级制度比较严格的元朝来说,是超越常规的措施,张弘范自然明白,于是就以“汉人历来没有统率蒙古军的先例”为由,请求皇上派亲信的蒙古人来担任元帅。
忽必烈却动情地说:“你们张家为我大元帝国可谓鞠躬尽瘁,当年你父安肃公张柔自归顺我朝以来,败武仙,克汴京、镇杞县。戍亳州,经略河南,为我大元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朕的心目中,你们张家的人,要比蒙古人更值得信任。用兵贵在专一,用将能知其脾性。我今用你平南宋余孽,只希望你如你的父亲一样用心就行,我就放心了。”
忽必烈当然知道,此时伯颜正在漠北与几个汗国打仗,根本抽不出身来;其他的蒙古将领,不是鲁莽就是好杀成性。更为重要的是,忽必烈明白,对付汉人,在汉地作战,只能用汉人的战略战术来应付,草原上的那一套办法有些时候会不灵验的。
这些推心置腹的话,使张弘范大为感动,他表示一定要肝脑涂地,报答皇上的信任。忽必烈大喜,吩咐赏赐给他锦衣、玉带等贵重物品。但张弘范知道,虽然忽必烈这样认为,可是到了朝廷之外,那些强悍粗犷的蒙古将领可不认这一套,他们只听忽必烈一人指挥,怎肯屈尊于一个位居三等的汉人之下?所以,聪明的张弘范没有接受这些赏赐,而是请求赐与战斗时合用的剑、甲。此事让忽必烈对他这种战士的心情大加赞赏。立即命令左右:把武库中最好的剑与甲陈列在大殿上,任张弘范自由选择。剑、甲选好后,忽必烈庄重地告诉他:“这把剑就是你的副手,不听命令的,你可以用这把剑处死他。”张弘范意识到手中握着的是一柄真正的“尚方宝剑”。临行前,张弘范又荐举有谋有勇的西夏王后裔李恒做自己的副帅。这个要求忽必烈也答应了。一支由蒙汉混合组成的南征军,水陆共两万人,分道南下。
再说文天祥,侥幸逃脱后,一路辗转,才到福州,已是形销骨立,蓬首垢面,吃尽了苦头。等身体好转,文天祥便提出要回温州组织舟师,由海道收复两浙。可陈宜中虽然自己胆小,却怕与自己平起平坐的文天祥立功,因此他就排挤文天祥,想依靠张世杰的力量来收复两浙,以掩饰自己先前弃都亡命之罪,于是就故意不同意他去,反而让他去剑州(今福建南平)开府,招募士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