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一)
作者:鬼判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727

“刘英兄弟姐妹八个,每月每人平均只有十四、五斤的粮食,四两菜油,四两猪肉,一尺二布票的国家供应,因为八子妹的年龄相差不大,大家都是长身体的年龄,加之油荤又少,所以个个吃起饭来如狼似虎,吃不饱,也就成为家常便饭。

我告诉刘英,我家只有兄妹两人,我家不一样,我从来都是吃的饱饱的,穿的好好的。她笑了,她告诉我,我家之所以能吃的饱饱的,穿的好好的。是因为我爸爸是干部、是领导。而她爸爸是工人。我不相信,跑回去问母亲,我和哥哥的供应粮是多少?母亲告诉我的数字,和刘英妈妈告诉我的数字是一样的。我很奇怪,大家都是平等一致的,为什么我家顿顿都能吃饱,她家为什么不行。我能穿上新衣服,而刘英为什么穿不上。我把我的疑问,告诉了我妈妈。我妈妈笑着说。那是因为刘英家的孩子多,当然就是孩子越多就越穷了。孩子多就一定都受穷吗?也不是。我妈妈笑了笑说。你看咱家对面的李副厂长家的孩子也多,也有六、七个,但他们却不愁吃不愁穿。因为李副厂长和我爸爸一样,也是国家的高级干部,既是高级干部,国家就有保护性的特供政策。至于什么是特供政策,妈妈没有向我详细解释。但她却鼓励我,长大了要向父亲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高级干部,不能象刘英的爸爸那样,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工人。

妈妈没再向我解释什么。但我却通过母亲的话,推论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了国家的高级干部就意味着能吃的饱,穿的好。而做一个普通的工人,就意味着贫穷和饥饿。我感到,母亲对我所说的话,虽然和我从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不一样,但却是真的。因为课本上说,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溅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都是为了同一个革命目标,虽然说的很有道理,但却是假的。因为,又有谁不恐惧饥饿和贫穷呢。

也许,是上苍为了给我机会来证明我的推理吧。有一次下午快放学的时候,刘英告诉我,如果她第二天不来上学的话,就让我帮她向老师请一个假,就说她病了。我很奇怪,问她为什么不想来上学。她兴奋的告诉我说,明天是副食品卖肉的日子,她和她哥哥明天天不亮就要去排队买肉。天不亮就要去排队买肉,这可是我从没经历过的,我好奇的缠着她,我也要去。她缠不过我,只好答应了。但她对我说,明天可能她们一早三、四点钟就起床,怕我赶不上,因为我家离她家较远。我告诉她说,如果她同意的话,我就住在她家。她很高兴。我告诉了我哥哥一声,一放学,我就直接到她家去了。

刘英的家,真的是个大家族。她的奶奶,她的父母,还有她的子妹八个,再加上我,小小的屋里,挤的乱哄哄的。但她家里很好客,都很欢迎我。那一顿,我们吃的是红薯稀饭。那稀饭虽然是只见红薯,只有很少的几颗米粒,而且稀饭稀的可以照人,但我们吃的都很香。呼啦呼啦的,一片喝稀饭的嗨响声,听起来特别有意思。

就在我们喝稀饭的时候,我的父母坐着小车找了来。刘英的爸爸见到我父亲,惊的呆楞了一阵,才又惊又喜的急忙向自己的母亲、妻子和孩子们介绍,说姬总厂长来看大家来了。所有的人,包括我,都肃然的站立起来,向父亲行瞩目礼。父亲尴尬了一阵,才请大家坐下,可他怎么弄不清,刘英的父亲姓什么,叫什么,是那个单位的。等到刘英的父亲自我介绍说他姓刘,是锻压分厂的,父亲这才和睦的笑了起来,并感谢他们对我的热忱招待。当刘英的一家知道了我是姬总厂长女儿的时候,他们的惊愕,不压于贫民百姓遇到了皇家公主。不管我的父母怎么劝我回去,不要给刘英的一家添麻烦,但我就是不回去。

晚上,我第一次睡上了上、中、下三层的床,就象睡在火车卧铺上似的。睡在最下面的,是刘英的三个弟弟,中间是我、刘英和她姐姐,上面的,是刘英的三个哥哥。大家似乎都很兴奋,整个晚都把小脑袋伸在床沿上,小声的聊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