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方孝孺偷天换日(7)
作者:金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668

见对方话入正题,朱俊也就直言不讳地说:“齐先生,说实话我刚刚入京尚不足两个时辰,对京中情形并不熟悉本想多走走、看看,既然先生如此说,我就不得不考虑了,请问,您欲出价多少呢?”

齐先生闭目算了算,良久,他睁开眼睛定定地看着朱俊,有些难以割舍地说道:“我这里高楼两座、房屋两百间,尚有东西两座跨院,占地百亩之多,更兼地处繁华,不瞒你说,我是心急事成才忍痛割爱,就要你三十五万两银子吧,公子你看如何?”

朱俊笑笑,诚恳地说:“老先生的心境可以理解,请恕我年少轻狂,说出话来可能难入尊耳,但兹事体大却又不能不说。开 心 文 学 飞速更新买卖双方本就应该诚意磋商,说实话,这地方靠近秦淮河、声色犬马无所不有,整日嘈杂、喧嚣,令人难耐也不是专心读书的上好所在,更何况房屋虽有数百间,可是墙壁、梁柱、门窗,经过多年虫蛀、雨蚀,早已斑驳陆离。我就是修饰、翻建,十万银子怕也是下不来吧?先生如果真心要卖,我只能出二十万两银子的价,而且一次付清!您若不能满意,我们只好各自再寻找新的主顾了。”

听了这番话,齐老爷微微一震,低下头暗中悄悄权衡了盏茶时间,这才把老管家叫到身边,两人低语了一番,最后齐老爷咬了咬牙,终于点头。管家站直了身子,对朱俊说:“我家老爷不惯讨价还价,就依公子之意二十万银子成交,待明日午后由老奴带领公子到应天府衙门办妥房屋、地契交割等事宜,不知公子尚有何吩咐?”

“痛快!齐先生不愧是果敢决断之人,我没看错果然不同凡响,学生由衷地佩服,就此成交。”看到齐老爷起身要走,朱俊又说:“您走好,恕不远送!”

待他们走了以后,朱俊对邹鹏说:“明天开始你就当掌柜的,酒楼、客店,十天以后关张整修。原有人员愿留下的一律留用、工钱照发留下干活。”

周洪急着问:“公子爷,那我干什么?”

“后天,你回张家庄,按我信中所说行事,把应该进京的人都带过来,以二十天为限,不得有误!”

京城正北的太平门,朱俊还依稀记得,十年前自己随爹娘离京出走时就是这个样子,如今它一点也没改变!朱俊怀着复杂的心情出了城,马儿似乎懂得主人的心思,踏着小碎步沿着玄武湖边的林荫小道,健步轻驰,渐行渐远,不久就把玄武湖甩在了身后。

城里的喧嚣和吵闹让朱俊十分不耐,因此他想出城找个僻静的地方,对今后的计划和打算认真地想一想。

马行迅速,转眼间已经离开京城很远了。不知不觉间,他策马登上了一座不知名的小山,登高远望,一座秃山呈现在眼前,朱俊禁不住哑然失笑,看了这秃山他偶然间想起件可笑的事来!他是笑朱元璋实乃痞棍出身、胸无点墨。自他登上龙庭之后,自以为是天之娇子,万物来朝,故妄自尊大。

据说有一天,他率领文武百官偶游郊外,远望群山皆有拱卫、朝拜金陵钟山之态,独独牛首山、苑山并无此意!朱元璋看后勃然大怒,命人带着刑具将牛首山痛责一百军棍,在牛首处凿出数个孔洞,用铁索拴系,强令牛首向内。而太平门外的苑山命运更为凄惨!朱元璋发狠道:“尔既然不朝拱我钟山,我将让你“毛发”不存!”遂下令太学里的生员可恣意上山采樵、肆意践踏,不许它生一草一木,以儆效尤!所以苑山就成了毛发不存的秃山。

看了这秃山,朱俊心里百感丛生,顿时觉得酸楚、愤恨不已!进而联想到那些开国的功臣和元勋,他们又何尝不是这苑山上的蒿草、树木?都已被清除净尽了呢!遍观满朝中,唯独那个和朱元璋同村的儿时伙伴汤和,见势不妙激流勇退,上疏辞官回归故里而获善终外,又有哪个是善终的呢?想想真是令人可悲、胆寒!可怜,可叹哪……!

此时、此刻,朱俊内心充满了矛盾、痛苦与无奈!如果不管不顾率性而为快意恩仇,对他而言不费吹灰之力,可这不是他想要的。他要让祖父的冤情大白于天下,让奸佞伏罪、金殿授首!还有,恩师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告诫他要心怀百姓,万不可逞血气之勇掀起血雨腥风,务要将朝廷稳定、百姓安宁为己任!以不负恩师之期望。

想起师恩浩荡,朱俊不得不谨慎为之。然而面对这病入膏肓的局面,应该怎样办呢?这局面应尽快得到改变,应该有一位贤达、宽仁、英明的君主治理这美好的万里河山,修复满目“疮痍”!

此时的朱俊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他心里暗极了即彷徨又茫然?突然,有个想法和一个新的希望在他心里渐渐燃起,他的心目中浮现出一个理想之人,那就是燕王朱棣!燕王勤政爱民,胸有大志!将来不失为一位好君主。想到此,他的心情如释重负般轻松起来,眼前呈现出一片美好的前景。他对自己今后的行为、目的渐渐清晰了,那就是清奸佞、辅明君、报恩仇!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