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惊喜
作者:朦胧的城市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940

五人追踪,四人已经返回,众人希望全部落在曹峰身上,直到天色变黑,依然没有见到曹峰归来。

“刘大哥,派人出去找找,我怕曹峰出了什么事?”

和珅有些忧心地说道。

刘洪喜沉默地点了点头,下去安排人手。

兵王有兵王的骄傲,今天整天,忽然发现自己对局面一点帮助也没有,刘洪喜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难道自己老了?

荒诞的念头在刘洪喜脑中盘旋。

曹峰晚上依然没有归来,派出去的人也没有找到曹峰踪迹。

第二日,正在和珅等人忧心不已之时,下人禀报,内务府大臣,冯英廉大人到访,在庄外等待。

和珅大惊,不知道此时英廉来有何意图?

出了庄子大门,将英廉迎入府内。

“冯大人请坐,鄙府简陋,多多见谅。”

坐定之后,和珅寒暄道。

“呵呵,和珅,叫冯大人是不是有些见外?”

英廉笑道。

和珅一愣,随即恍然,略微有些不自然地叫道:“爷爷。”

现在他与冯霁雯算是正式定亲,再称呼冯大人,就有些太见外了。

“呵呵,这才对吗?”英廉大笑,大儿子在外地,二儿子死得早,女儿也远嫁外省,身边只有一个孙女相伴,英廉一直觉得家里有些清冷,现在多了一个孙女讯,虽然没有过门,心中依然欢喜,何况和珅还是如此出色。

“和珅,这声爷爷你也没有白叫,今天爷爷我给你送礼来了?”

英廉笑着说道。

“不行,爷爷,和珅怎么能收您老人家的礼呢?”

虽然不知道冯英廉送上什么礼,和珅赶紧拒绝。

“呵呵,看了礼品再说。”

英廉组织和珅谦让,一摆手,从大厅外走进六名大汉。

“听闻昨天这里造了贼人,这六名侍卫,是我通过一朋友从汉军旗里弄出来的,武艺高强,实战经验丰富……”

英廉将事先编好的六人身份简单叙说了一遍。

“爷爷,这六人真实及时雨,孙儿正愁人手不足呢?”

对六人来历心存疑惑,和珅脸上没有表现出来,一脸感激地说道。

英廉摆了摆手,六名侍卫退出客厅。

冯府管家钱峰从门外就进来,将一个锦盒放在英廉面前。

英廉往前一推,将锦盒推到和珅面前,说道:“我没有你这么有钱,礼轻情意重,可不要推辞哦。”

“那孙儿就厚着脸皮收下了。”

英廉堵死了和珅推辞的话,和珅便没有再推辞,收下了锦盒。反正凭两人现在关系,收下也就收下了,没什么大不了,以后两人就是一家人了。

“和珅,现在就打开锦盒看看,说不定里面有什么让你惊喜地东西……”

看到和珅将锦盒放在一边,置之不理,英廉意味深长地提醒道。

似乎从英廉脸上读出了不寻常,和珅小心翼翼地打开锦盒,几折纸静静躺在盒子之中。

疑惑地看了一眼英廉,和珅拿起一叠纸打开:兹任命和珅为内务府委署主事,全权办理成立大清第一科学研究院事宜,官员自拟,上报内务府裁定即可。左下角盖着的内务府公章,格外显眼。

这是一封任命书?

自己从现在起已经是一名正式官员?

和珅不敢置信地看向英廉。

英廉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肯定了和珅心中猜想。

得到英廉肯定答复,和珅立刻欣喜若狂,急忙打开了第二张纸,上面记录了大清第一科学研究院的合法性,并言明大清第一科学研究院归内服务统管,属内务府新增部门。

看完两张纸上内容,和珅立刻从兴奋中冷静下来,一丝疑惑升上心头:科技研究生产应该是工部事宜,火器研究应该是兵部事宜,按说应该由这两个部牵头成立大清第一科学研究院,怎么会归内务府?而且,为什么自己成为了委署主事?

世事反常即为妖

和珅立刻打开第三张纸:自大清第一科学研究院成立之日起,所有收益一半收归内务府所有。

看到这条,和珅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原来是看中了里面的‘钱’途。

虽然百分之五十收益交给内务府,有些心疼。但挂着内务府名号,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以前自己的研究所名不正言不顺,说白了就是一个野研究机构。现在有了这个任命书可就不同了,它成了正式官方机构。

最重要的是,大清第一科学研究院内,除了他这个委署主事之外,还有三个笔帖式,十个书吏名额,这些可都是带品阶的官员,而且人员由他任意选择。

中国古代官本位思想十分严重,有这十三个官职的诱惑,他想看看,还有多少人能禁得住诱惑。

打开第四张纸,上面写着和珅可以自行组建一支保护科学研究院的卫队,人数不得超过50人。

看完四张纸,和珅感激地看了一眼英廉。他明白,这一切都是他未来爷丈以权谋私,为他做的。

在和珅心里,英廉是内务府总管大臣,又是乾隆近臣,但新成立一个部门,并给予自己一个十四岁少年随意任命官员的权利,难度也非常大。

接收到和珅感激眼神,英廉脸上不动声色,心中苦笑:等看完最后一张纸,估计你就笑不出来了。

不知道第五章纸上隐藏着天大陷阱的和珅,打开第五张纸,脸上笑容立刻凝固,不解地看向英廉:收缴通福寿贪墨赃银黄金十万两如内务府。转十万两黄金作大清第一科学研究院研究经费。

和珅没当过官,对当官里面弯弯绕绕他不懂,但这十万两黄金带来巨大危害,前晚他已经领略到了。内务府将十万两黄金转给他,不是将他放在火上烤吗,谁知道这坛子水有多深?牵扯有多大?

十万两黄金落到自己手里,以后八里庄恐怕不会再有安生日子了。

“这个是陛下圣裁,我也无能为力。”

英廉无奈地解释道。

靠,甜枣加大棒……

和珅一下子明白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获得如此大的权利,总要有相应的付出。乾隆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甜枣,同时也给了他一个大大的麻烦,这就叫机遇与风险并存,事情解决好了,他可能还会升官发财,官运从此亨通,若是解决不好,嘿嘿……

“爷爷,委署主事几品官职?有多大权力?”

和珅苦涩地问道。

此时和珅已经明白,这一切不是英廉做的,而是乾隆做的。第一次自己在乾隆面前,大言不惭,还打了赌。第二次居然利用乾隆卖玻璃,这些都是乾隆的报复。

他万万不会想到,这一切都是眼前这个看起来对自己关怀备至的丈爷出的主意。

金口玉言,皇帝已经说出口,他根本没有回旋余地,只能被动接受。与其争论,不如琢磨一些自己有多大权力,如何利用这些权力应付即将到来的麻烦更加实在。

“正五品官员,在内务府挂名,但不归内务府管,经过老夫直接有陛下管理。至于研究院内官员,你只要报上来,一定会批下去,一般不会有什么变动……”

听了英廉解释,和珅恍然。

给自己带来大麻烦同时,乾隆爷给了自己极大权力与机会,若是自己利用得好,可以一步登天。

按照英廉所说,对于科学院编制,定位,乾隆暂时也拿不定主意,若是效果好,可能会成立一个专门部门,不一定比六部差,若是不好,直接解散,完全看和珅以及研究院所展现出来的能力与‘钱’途。

最重要的是,科学研究院是由乾隆直接统辖。也就是说,只要干出成绩,乾隆就一定能够看到。只要乾隆心中有他,他的管图就会如历史上一般,一路亨通下去。

“爷爷,卫队怎么没有官职?”

科学研究院加上自己,一共十四个官职,可是和珅却发现,50人卫队,没有一个正式官职职位。这样的卫队,没有任何合法性,在很多方面都有所限制。

“忘了你跟黄大人的赌约了?”

英廉小心地提醒道。

和珅立刻恍然,心中暗骂乾隆小气。

内务府有专门武力机构:武备院。当初和珅扮装成黄大人的乾隆打赌之时,曾大言不惭地说即使大内禁军也比不过特种部队,乾隆不给卫队编制,显然有故意找麻烦的嫌疑。

其实和珅误会了,主意是英廉出的,完善也是英廉,乾隆只是大致看了一下而已。英廉是文官,对武事不通,也不认为和珅随便从三教九流拉来的人有资格任内务府官职。

在英廉心中,科学研究院与卫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科学研究院研究出的玻璃,其价值已经显现无疑,至少它有‘钱’途,而卫队则暂时看不到有什么意义,故此,他才忽略了给卫队一官半职的事情。到和珅问起,他才想起,灵机一动,利用和珅与乾隆打的赌,糊弄过去。

可怜的乾隆,为英廉背了一个又一个黑锅,在和珅眼中,整件事情,似乎英廉才是好人,乾隆成了小肚鸡肠,故意整他的小人。

乾隆要是知道和珅这么想,肯定会委屈地大喊:冤枉啊,冤枉,这些都是你丈爷出的馊主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