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马斯·约翰逊,是现任A国国防部长威廉·华莱士的得力臂助,旗下五位次长之一,在国防部内部分管科技与后勤。国防部高官,在自家门口遇刺,消息一经媒体曝光,撼动A国政坛。
侦查工作随即展开,但在一段时间后陷入僵局。
原因很简单,兰博1号死了,真正的死亡。
在让兰博1号完成行刺任务后,黄蜂一号便操纵着它驶离五角大楼。在随后与警方进行的公路大战中,几番奋力挣扎,最后因不敌警方人多势众,驶离公路冲进了华盛顿河里,自溺而“亡”。
调查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媒体舆论先一步铺天盖地地袭来。与此同时,小报大肆披露所谓的真相,亦令事情更加复杂。就在警方和军方焦头烂额时,各路媒体间的口水仗,同样精彩纷呈。
几番洗礼,问题最终聚焦于一点。有人证实刺客在行刺前数个小时已因车祸丧生,这部分证词来自肇事司机。而医院出具的的死亡医学证明,还有抢救过程的录像,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那么,既然刺客已经死了,他何以完成行刺的呢?
国众多媒体纷纷假想,但大多比事实还要天方夜谭,没有信服力。
可是,媒体却不愿就此打住,喜欢捕风捉影的记者,不愿透露姓名的某某官员相继出来发表言论。就这样,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出台了:大兵乔治先被人谋杀,随后有人冒充他从事犯罪行为。
直至此刻,我才知道兰博1号的真名,不过这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对于各路媒体的猜测,反对的声音比比皆是。
有人说,这是塔利班恐怖分子针对A国境内的又一起恐怖活动。还有人借此对**发动伊拉克战争横加批判,大有掀起反战洪潮的势头。另外,还有一些邪教则趁机宣扬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言论,歪曲视听。
最可笑的是,远在国外的某网站突然出现恐怖分子留言,声称对此事负责。
去伪存真,将那些与之无关的信息全部摒弃,赫然发现A国**对此竟一直保持缄默,未曾作出任何形式的表白。A国**迟迟不肯表态,更显得这件事背后另有隐情,更显得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到此为止,计划的第一步已然结束,剩下的就看A国**如何折腾了。
身为次长之一的约翰逊遇刺,这让五角大楼的高官们如坐针毡。说不准什么时候,他们也会成为被行刺的目标。而其他领域位高权重的政要们,亦对此反应强烈,无不未雨绸缪,加强安全保卫工作。
这些变化,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只有性命攸关,才能让A国的政客们不遗余力的深挖下去。直至有一天,“起死回生”的计划,还有“舒尔曼”这个名字,出现在五角大楼参谋长联席会议报告中,白宫总统的办公桌上,这件事才算告一个段落。
要想弄清楚A国国防部内发生的事情,以及众位高官们讨论的结果,还有随后的行动部署,甚至是参与行动的特工机构等情况。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会议场所是五角大楼。
世界上,还没有那个国家的间谍行动,能成功的渗透进五角大楼。这里面不仅有世界最完美的防御体系,还拥有最先进的反间谍装置。任何窃听行为,都是行不通的,任何间谍渗透,都是自寻死路。
面对这样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应该怎么做呢?
答案,取决于国防部长。
渗透五角大楼,自然是困难重重,但渗透正在医院接爱治疗的约翰逊就简单多了。约翰逊是华莱士的助手兼好友,即便是国防部长,也不太可能不近人情,出事后不去医院看望朋友。
守株待兔,虽说是一个笨办法,但有时笨办法却比任何聪明主意更有效果。
时隔两天后。
一架直升机降落在了华盛顿医院大楼前的草坪上,一行人簇拥着一位神情略带悲愤的老人迅速消失在楼内。来人正是国防部长华莱士本人,而他看望的病人,恰恰是此前劫会余生的约翰逊。
“怎么这么晚才来?”
“教官,你真神了,他们果然是乘直升机来的。”
“那是当然,你也不看看那是谁。国防部的老大,没点谱怎么行。”
“那我们什么时候行动?”
“不急,先听听他们说些什么再做决定。”
看到华莱士“如约而至”,放下心来的同时,不免要发些牢骚。
不过,比起我的牢骚来,血蝎五号心情急迫,一个劲的问什么时候行动。
由此可见,这两天的蹲点守候,让血蝎五号觉得很辛苦。这让我想起以前的她来,做事也是有点毛手毛脚,总喜欢问东问西,时不时的搞出点什么花样来,让你烦不胜烦的同时,却又无可奈何。
那是否说,其实血蝎五号的性情并没改变。改变的,只是她的心情呢?
不得而知,也许一时性起的血蝎五号找到了以前的感觉。也许是离开研究中心让她忘却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或者是我的某些行事方式,很对她的胃口,这才让她有了潜移默化的转变呢?
“约翰?你还好?”
“华莱士?哦,上帝,我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
“别这么说,我的老朋友,我一定会将幕后黑手揪出来的。”
“那真要谢谢你了。对了,事情有眉目了吗?”
“有,但还不确定。”
“不确定?什么意思?”
“问题出在刺客身上,尸检报告出来了。他在行刺前六个小时,就已经死亡了。”
“不可能,开枪时,我正看向窗外。我可以确定,就是他开的枪。”
“真是这样吗?天啊,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叫停的计划。”
“再造战士?”
“对,就是它。”
“你意思是说,我们队伍里有内奸?”
交谈,戛然而止。
可恨,源自一个心照不宣的话题。在最紧要关头,谈话中的约翰逊和华莱士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缄默。欣喜,原来A国此前竟真的在秘密进行“起死回生”的研发,这个消息令人鼓舞。
那么,既然这个计划如此“出众”,用于战争将无往不利,又怎么会叫停了呢?
“约翰,放心养伤,这件事,我会给你个交待的。”
“不,我虽然受伤了,但还没死。这个计划一直是由我负责的,因为经费问题被迫叫停,可现在技术外泄,说明我的队伍里出了问题。对此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理应由我来负责。华莱士,如果你还信任我的话,就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好了。”
“约翰,我怎么会怀疑你呢,我们是多年的老友了。不过,中情局和国土安全部已经插手此事了。还有,总统先生也对此事大为恼火,勒令各部门通力合作彻查此事,我也是有心无力呀。”
“可是……”
“约翰,这件事就到此为止。”
“唉,那好,祝你好运。”
“嗯,我还要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再见。”
“再见。”
窃听,再次出现了转机。
原来“起死回生”计划,竟是由A国国防部一手把持的。
那是否可以认为,舒尔曼与A国国防部的高官们有所勾结呢?毕竟二战的那些事情,太过久远了,已经没有再追究下去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舒尔曼若没有人为其掩护的话,扎根A国,其实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
“教官,华莱士要走了,要采取行动吗?”
“OK,出动刺客1号。”
“好,五号帮**纵脑控装置。”
机会实在太难得了,因为身为A国国防部长的华莱士一向深居简出,接近他实非易事。是以当确认他要离开时,不仅血蝎五号跃跃**试,就连我也有些激动了。下令开始行动,让黄蜂一号放出早就准备好的刺客1号。
刺客1号,是一只只有绿豆大小的电子蜘蛛。
电子蜘蛛,并未字面上理解的完全由电子结构构成。它是一只活着的蜘蛛,只是在它的体内植入了微型晶片线圈和由纳米材料打造的窃听装置,可以远距离遥控它的运动,从而可以用它来执行间谍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刺客1号有一对毒螯,还是一个能致人死命的微型刺客。
问题在于,直接将刺客1号派驻华莱士身上,实在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
不得已之下,此次选择的对象,仍非华莱士本人,而是他的贴身保镖。近水楼台先得月,只要能成功混进五角大楼,此次行动就成功了一半,至于选择谁来完成这个任务,没必要太考究了。
制造一场小混乱,可以让保镖们紧张起来。
在血蝎五号操纵下,一天前刚被扫描了脑电波的一个病人突然神智失常,胡言乱语着冲出房间,冲进了刚好经过门前的华莱士的保镖中间。结果可想而知,病人被强行带离了医院,接收审查。
就在那名病人与保镖接触时,刺客1号顺利的爬到其中一个保镖的身上。
“嗡……”
接收装置里传出直升机的轰鸣声。
放下心来,幸好那名保镖不再押送病人之列,否则这次行动会非常让人头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