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旁听的驴友中,有人把法院开庭的有关情况贴到白云网上。
经过开庭的发酵,网友们的辩论更是如火如荼。不过,这网络上的笔墨官司到底还只是维持在网络上,并没有上升到现实生活中。
蒙黎明和李佳有时也会上去浏览一下,但都没有发表意见。
白云市城中区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很快就下来了,原告方取得了基本的胜利,被告方分别赔偿罗彩云、何维燕、李信这三个遇难者家属经济损失十六万余元、精神抚慰金五万元。
被告方不服,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向白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一放寒假,李佳跟莫校长打了个招呼,就收拾行李回古城县过年。
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李佳在家,李宗儒和吴桂芝难免会想起李信,心里更是难过。好在李佳陪着他们安慰他们,一家三口总算安安稳稳地吃了一个团圆饭、守了一个平安岁,气氛还算温馨。
初二这天傍晚,当李佳和李宗儒、吴桂芝从舅公(李宗儒的舅舅)家探年回来的时候,远远就看见蒙黎明的车停在家门口,他正在打电话。
他换了一辆黑色的奥迪,车牌号是蓝A.ML。
李佳想,蒙黎明的动作倒是很快的,寒假前才听他说要买车,征求她对车型和牌照号码的意见,今天就看见他的新车和新牌照了。
对于蒙黎明的到来,吴桂芝感动得什么似的,手忙脚乱地招呼他,又嗔怪他怎么来了,也不在家好好陪陪亲家母。
蒙黎明说:“我妈妈说白云也没有什么新鲜好玩的,让我过来陪爸爸妈妈过年。”
当时蒙黎明还很担心,说自己去李家,外父佬和丈母娘看见他难免就会想起李信。
叶采薇反问他:“难道你不去,他们就不想李信了?你放心去吧,我自己会安排好假期的。他们更需要你,你去了对他们会是一个安慰,让他们觉得女儿没有了,还有姑爷在,而不是没有女儿就没有了姑爷了。你外父佬和丈母娘都是实在人,他们到现在都没有向你提出要继承李信遗产的事情吧?换了另外的人家,你现在恐怕正忙着打遗产官司呢。不管以后你们如何处理李信的遗产,那些都是身外之物,但这样的亲家,我希望你好好珍惜。”
蒙黎明一想也是,好像谁都没有提到李信遗产的事情,他每个月都去交房贷,压根就没有想起遗产这种事情来。虽然家里的财产大多数是自己挣回来的,但按法律规定属于他和李信共同拥有,而他并没有独占李信遗产的意图。他自始至终都把李家当成自己家,就像妈妈家一样。
在前往古城县的路上,他还在犹豫,要不要跟李宗儒和吴桂芝说说李信遗产的事情呢。但一见到李佳,他就什么话都不想说了。他怕他这么一说,以后李家就不把他当成一家人了,他在心底里始终想着这一生一世要和他们做一家人。
吴桂芝安排他住进李信原来的居室,也是他以前每次跟李信回来省亲时住的房间。睹物思人,蒙黎*里异常难过。
李家的房子是单栋楼房,不是这县城中最常见的那种竹筒房,所以在年前的城乡风貌综合整治中不必“穿衣戴帽”。
蒙黎明曾听李信说过,当时规划到这边的时候,正好从白云市调来了一位县委书记。这位书记同志对自己在白云市的办公室和家中开窗就能见到绿树的美景十分怀念,对古城县城里只见满街竹筒房不见一棵树木的现状深恶痛绝。所以,他履新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要求县城建局在今后新开发的小区规划中,不但不能再搞那种竹筒房,而且必须在街道两边留下足够宽的绿化地带。从此以后,古城县城新区街道宽阔,绿意盎然。
李宗儒当年买了本是连着的两份屋地,所以李家的房子前面是经五街后面是经六街,左右两边均有大巷与邻居家相隔。
一楼是一套三房两厅的居室和客厅,李宗儒和吴桂芝在楼下住;二楼是两套两房一厅的居室,李宗儒和吴桂芝说以后姐妹两个一个一套,李佳住西头的一套,李信住东头的一套。后来加建的三楼也是两套两房一厅的居室,现在没有人居住。
蒙黎明坐在以前李信的房间里想,县城里有这个优势,人均住房面积可能比农村还大,但没有人来租,就这么空着真是浪费。可是县城里的人爱攀比,你家加高一层我家也加高一层,面积太大搞个卫生都很成问题。有没有这个必要?李信以前喜欢买房子,是不是也受这种风气的影响。不过,房子放在白云市,不愁租不出去。
他躺在床上,心里很是惆怅。他以前每次和李信回来省亲的时候,吴桂芝都说,按照农村老家的老例(惯例),蒙黎明本来应该到别人家借住的,但在县城里没有那样方便的亲戚家可以借住,所以他才可以住在自己家里,并一再告诫李信和他要恪守古礼,要李信和他一人一个房间分房分床睡,不准他们同房同床。李信明着是乖巧地答应妈妈了,可是半夜里又偷偷爬到他的床上窝在他的怀抱里。
此刻,窗外路灯如霜,屋内衾寒枕冷,李信的魂魄不曾入梦来。
难道李信她真的投胎转世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