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 适应现实
作者:姗姗来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417

老太太说:“晓晓,你来看白云市市委的这份文件,白发(1985)222号,标题是《关于宣布为萧昭明同志冤案*并追认为革命烈士的决定》。内容是这样的:萧昭明同志,男,1931年10月生,家庭出身地主,个人成份革命干部,文化程度大学,系白云市新城县城厢镇萧屋村人。于1975年10月9日被*致死,终年44岁。

“萧昭明同志从1947年到白云市解放,一直在白云市地下党领导下积极参加解放战争,历任白云游击队中队队长、副大队长、人民抗征团副团长,解放后任白云专署工业部部长,后主动向组织提出到白云高中担任教师,被任命为校长。是蓝天省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白云市第一、二、三、四、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萧昭明同志在建国前后为党为人民革命事业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在我市各族人民当中享有较高的声望,是我党的亲密战友,是白云人民的功臣,是我市著名的民一主人士。

“但是,在‘左’的错误思想影响下的‘四清’运动中,萧昭明同志为维护真理,遭到残酷迫-害,被诬蔑为为首组织‘反坏分子集团、预谋杀人’,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送白云农场劳动改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白云市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了复查,1981年6月19日以白刑复字(81)第十号刑事判决书判定,原判认定以萧昭明为首的反坏分子集团、预谋杀人罪属于错定错判,宣告萧昭明无罪。

“鉴于萧昭明同志对革命所作的贡献,市委决定在全市为地下党、游击队遭受**大会上宣布为萧昭明同志*昭雪。凡强加给萧昭明同志的一切不实之词一律推倒,恢复萧昭明同志政治名誉。

“萧昭明同志为维护真理而牺牲,特追认为革命烈士。

“萧昭明同志的夫人何若水、女儿萧锦瑟享受革命烈士家属待遇。

“下面是白云市委盖章,时间是1985年12月12日。总共就这几百个字”

吴晓晓想:“什么叫做‘为首组织反坏分子集团、预谋杀人’?预谋杀人,纯粹就是莫须有的罪名!”

“可怜我何若水代姐姐何茹水出嫁,自愿嫁了一个比自己年长十几岁的革命干部,到头来他还真是走在我的前头。”

“妈妈,其实姨妈也很不容易,解放前跟着姨爷去了台湾,后来去了美国,又在那边去世了。表哥不是说了,姨妈临去世前才得知你代嫁的事情,都来不及回来亲口跟你说一声‘对不起’就去世了。”

“这都是那个时代造成的,我从来没有责怪你姨妈的意思,甚至我还很感谢她,让我有机会嫁给你爸爸。那时候,你爸爸在做地下工作,一直没有与他家里联系,你姨妈年纪大了耽误不起,自然应该结婚的。只是你爸爸始终记着他与何家女儿订过婚的事情,一直都没有结婚,想着要与何家女儿完婚。他作为一个革命者,信守承诺,不以这种封建式订婚为耻,是我十分敬佩的。虽然是因着他与你姨妈订过婚的关系我们才开始接触的,但实际上我们是自由恋爱、自由结婚,我也不能说纯粹是代姐出嫁。我只是感叹,你爸爸他不该英年早逝。他是那么有才华的一个人,上天对他太不公平了。”

“生活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我们只能适应现实。”

“你爸爸以前经常跟我说,我们要改变这个世界,改变这个现实。你现在跟我说,我们只能适应现实。我怎么觉得你们说的都是对的。”

“如果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变现实,当然要去改变现实了。但如果不能改变现实,就只有适应这个现实了,在这个现实中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尽可能让自己过得好一些,而不是浪费时间去自寻烦恼。”

“锦瑟,我想起来了。这个马淑媛,她不是韦棠棣的原配,她好像不是第一次当这种未亡人了。”

“妈妈的记性真好。我听说她做过几次未亡人了。她年轻的时候嫁给一个工程师,因为没有生养就离了婚。后来改嫁给一个老干部,得不到继子继女的承认,她只能跟着老干部住在医院高干病房里,贴身服侍老干部直到他去世。老干部去世后,她自然被继子继女扫地出门,组织上就帮她介绍了另外一个老干部。就这样,她无怨无悔地服侍老干部的名声在外,加上人还不算老,身体素质又好,所以还在继续做‘未亡人’。据说她帮了组织上很多忙,最主要的是,有她服侍的老干部,在医院里需要抢救的时候,不怕找不到找家属签名。”

“人情冷暖。她甘愿做别人的未亡人,只是不知到她死时,有谁出面为她登一个小小的讣告。”

“妈妈,好人自会有好报的,我们不用为她操心。”

作者题外话:对不起,直到今天才发现本章有好几个错别字。朋友们在阅读时发现有不当之处的,请指出来,姗姗不胜感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