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救鄄城潘璋听令
作者:陈明弓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350

“来人,给我速传淳于琼!”

袁绍将接到濮阳那边的战报丢在了案上,心里十分震怒,对着帐外一声大喝。开 心 文 学 帐外小校也不知是何事,听到袁绍吩咐,赶紧跑到淳于琼的前军大帐。

“将军,袁侯急传你过去。”

淳于琼也是刚刚接到的濮阳那边的消息,正是震骇之余,听到传唤,手一挥,道:“回报袁公,我这就过去。”

既然得到淳于琼回话,小校不敢耽搁,立马回去了。

这边,淳于琼思虑着如何回答袁绍的话,慢慢站了起来,转过木案。旁边将士一见,纷纷上前,说道:“想必袁公正是为了鄄城之事发着大火,将军此时过去只怕凶多吉少,不如且休去。”淳于琼摇了摇头,说道:“不可。我这里有一妙计,诸位听着。”他把众人招到眼前,围做一圈,如此这般的说了。众将士都是深觉此计大秒,纷纷点头,拱手退了三步:“淳于将军尽管去,我等按照将军吩咐就是。” ..

淳于琼点了点头,说道:“一切拜托诸位了。”

“哪里!”

在众将士的躬送中,淳于琼结束着装,带着两名心腹,直朝袁绍中军大帐走来。

“末将淳于琼见过袁公!”

淳于琼居中一拜,抬起头来,看着袁绍,明知故问道:“袁公突然传唤小将,不知有何吩咐?”

袁绍气劲很大,一把将案头的那篇奏牍举了起来,向地上一丢,喝道:“你自己去看!”

淳于琼装作吃惊之状,慌忙走上前去,一把捡起地上的奏牍,假装看了几眼,突然顿足道:“咦!可恨这厮。枉我平时对他这般信赖,他首战居然给我大败了去!哼,如此挫我三军威风,死也活该!”

看了袁绍一眼,将两胯前裆襟一扯,跪了下去,叩头道:“袁公,此人先前乃是小将所保举。我原本以为他有百般能耐,万般忠诚,却不知道他是纸折的老虎。看着唬人,其实一点用处也没有。只怪我一时没有看出这厮的底细,一心想着为袁公你引见可用之人,却疏于体察,匆忙引见,实在该死。吕威璜之败,非怪他人,实乃某所举之人不当,请袁公责罚!”

说着。已然将将军头盔取了下来,以头覆地。

袁绍本来有一肚子的气要撒,哪里知道被他把话全都说完了,一时不知道该骂些什么。他伏案而起。喝道:“你既然知罪,那就立刻去帐外领死!”

说着,又喝叫外面:“来人!”

淳于琼心里好一顿骂他,本以为自己这么一顿自责也该消了他一点气了。事情也可以缓缓了。谁知他居然听风就是雨,自己只不过“罪责”自己罢了,他倒是要动真格的了。但转念一想:“幸好!老子还有第二招!”想到这里。只望着帐外,祈祷起来:“还不快出来!”

果然,也就在袁绍喝叫的帐外之人进来的同时,一名小校慌慌张张跑了进来。

淳于琼一见,放下心来,暗暗的调回头去。

袁绍不及吩咐士兵,先问那名小校:“你有何事?”

小校看了地上淳于琼一眼,再向袁绍拱手道:“启禀袁侯,刘备又使人在营外挑战,单点淳于将军。听说淳于将军在袁侯这里,故而我等过来,yù请将军速速回营备战。”

袁绍一听,心里一跳,摸了摸胡须:“我一时气急,倒是忘了淳于琼正是统领前军大将,若将他斩了,前军用何人主持?这却疏忽了!”

袁绍想到这里,喝道:“淳于琼听着,吕威璜之事暂且押后,你速回本帐准备迎敌!”

淳于琼心里嘿嘿一笑,得意的长身而起,拱了拱手,说道:“谢袁公不杀之恩!”当即带着心腹走出袁绍大帐,脚步飞快,装作一副前阵大战的样子。出得中军,淳于琼笑道:“你表演得很是不错,回头重赏!”

那小校一听,喜上眉梢,赶紧躬身称谢。

大帐里,袁绍气并没有消,想想自己的万人反被贼兵,刘备心里极是不舒服。以可以形容,再无妙词了。但也就在这“年少”二字上,吕蒙有的是机遇展示自己,不怕没有机会,刘备所以不与他们计较。

旁边满宠笑道:“据我所知,鄄城城池坚固,早在先前,粮草也准备得充裕。敌军虽然有三万人马,但想攻破城池,只怕没有个一年半载也是不容易的。”

将军潘璋立即说道:“如此说来,我们是不用去救鄄城了?”

众将听得奇妙,也都把眼睛盯着他看。

却见满宠摇了摇头,笑道:“不!我们不但要去救,而且要大张旗鼓的去救。”看笑了一声,看向刘备。刘备捋须皱眉,说道:“如何叫‘大张旗鼓’?”众将也是如一头雾水,要救就去救,如何还‘大张旗鼓’?

只听满宠笑道:“我们不‘大张旗鼓’,如何能引起袁军重视,他一重视,自然担心三万人马不够,他就必定再派出人马。他一出,我等再次‘大张旗鼓’,如此,只要将他人马全都引到鄄城去了,那么离狐……嘿嘿……”

“……???”

众将是满脑子的问号,也只有刘备听出了蹊跷。他把胡须一撩,笑道:“伯宁此计甚妙!潘璋将军听令,与我带千人往救鄄城,但须大张旗鼓,以做万人之势。到了鄄城之下也须如此,不许让贼兵瞧出破绽!”

“这……”

潘璋正是迟疑,突然明白了过来,心里一喜,赶紧拱手:“末将明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