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故里追源(2)
作者:杨光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568

在认同、赞誉父亲他们这辈人的生存能力和勇气的同时,杨天也清楚地看到自己和上辈人的观念是何等的不同,其实这也是父亲和杨天较劲地生气的根本原因,关于个中的原因,杨天这里,自然心知肚明,却又觉得两边无法调和,无法掰开各自的矛盾和心结。

这就须从父亲的身份、地位和观念来考量,综观其一生,因为识字不多,家庭出身贫寒,他仅只是典型的在中国社会最低层下挣扎地生存的最可怜的工人,在厂里干了一辈子,竟自连一个车间组长的职位都没有混到过,景况如此令人同情,天长日久,身上就自觉不自觉地培育出无法根除的奴性,在单位里,在社会上,只要见到组长以上的人,都免不了就在心内升腾起一种叫做“敬畏”的东西,行动也就做出许多的战战兢兢、唯唯诺诺的架势来。在杨天还小的时候,对父亲身上具有的不可救药的奴性并没有什么体会,及至到了懵懂而至知道一些世事的时候,也仍然只把它当作“客气”这种应该这种赞颂的美德来看待,而真到杨天已经完全知晓人情、世故和生活本质的时候,父亲的这样的德行就在某一天,突然成为杨天无法容忍的东西了。关于父亲怎样地怕官员,哪怕最末一级的小吏,有件事情让杨天一生都记忆深刻:一次杨天回家,刚好与杨天小学就一起读书长大的同学,一个关系极其铁的哥们恰好就在杨天家乡的乡镇里任政法副书记,于是两人相携到杨天家吃饭,其实用这个同学的话的意思,是顺便看望老人家,那时侯杨天的父亲早退休在家。两人到了家后,父亲笑盈盈的迎了上来,毕竟在外当干部的儿子回来了,老人那份欢欣自是溢于言表的,杨天便顺便随意地介绍了同学的名字和身份,听得是副书记到,父亲脸色倏然凝固了一下,随即更加红润和明朗起来,杨天知道父亲的心思,笑了笑说,什么领导不领导,就是我的同学!父亲仍然腼腆而固执地大声说,领导就是领导的,说毕殷勤招呼同学坐下,又站在旁边呆立了一会,却是手脚不知怎样安置才好。杨天没奈何,找个借口让他父张罗着饭菜去了,而习惯了吃父亲做的菜的杨天就理所当然地和同学坐在院心,聊起彼此间有过的美好时光、回忆起值得思念的同学,这当儿,杨天习惯性地翘其了二郎腿,与同学相谈甚欢,不觉间,他突然猛地觉得翘着的腿被外力一撞,往下便跌落于地,原来是父亲很艺术地假装忙着的样子,绊翻了他的高高翘着的腿,其间,听得父亲低低骂道,领导来家,要讲究礼貌!登时把杨天弄得哭笑不得,心中陡然增加了许多无法诉尽的悲哀和凄凉。

当然啦,中国人嘛,这是很容易被理解和同情的德行。

而杨天却是信奉“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那类型人,这就注定了他必须在世俗的生活和世界里吃尽苦头。公道地说,如果不是国家公务管理队伍庞大而臃肿,杨天能不能捧上令乡亲羡慕不已的公家饭碗,是很值得怀疑的。中国人口多,政治体制和管理模式就必然打上了怪异的烙印,大家知道,为公众“服务”的国家公务系统,我们分成五大系统,分别是党委、政府、人大和政协以及司法系统,而外国却只需要三大系统,就能简捷高效地承担了国家管理的任务,分别是权力机关,就是我们的人大,执行机关,即政府,和司法机关,对应的是我们的检察院、法院和公安局。机构如此繁杂和细锁,而且职能的交叉到了无法形容的地步,和《周礼》中只设天、地、春、夏、秋、冬的六官制度早没有了任何可以比拟的意味,比如党委有组织部,而政府同样有人事部,前者有纪委,后者依然要设监察局,合上检察院的反贪局,这三个机构,你说它们的职责一模一样,却又似乎有着不同的地方,但总的来说,相同的痕迹不能不说十分明显,等等不一而足,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