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换一个人来统一中国
作者:朱少雷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338

杨大功却道:“我本是蜀人,此次受诸葛丞相之命前来吴商谈联盟之事,途中不幸染疾,所以暂住陆将军兵营,现蜀吴结盟之事已定,魏兵又已退,所以我要回蜀国了。”

孙权大感意外,他可能从没想过一个外人来吴立有如此之大的功劳之后,居然不要任何赏赐就走的,所以对杨大功更加喜欢,无论如何都要邀其建业一叙。

杨大功很想找陆冰冰交流一下此两个多月时间的凶险,却一直找不到她的身影,甚至陆楚楚都不见了。

看孙权如此热情,杨大功实不忍心推辞,再说在这些历史人物当中,一直很喜欢孙权,想不到见到孙权真人,居然跟想象中的一样。

在吃晚饭庆功宴的时候,孙权看着杨大功道:“既然邓芝一人独自回成都,蜀国不计较杨将军的归途,杨将军又何必总挂蜀国?”

孙权说得有道理,杨大功想自己在吴国都三四个月了,不管赵云,还是诸葛亮都没有发一封书信来追问自己的生死,他们既然不管自己的生死,自己又何必为其改变历史让蜀国来统一中国,杨大功这时决定,他要改变历史,让吴国来统一中国。

在庆功宴上,孙权这个毫无架子,说话客气,还会为将士们亲自斟酒,并且对普通士兵也很好,因为普通士兵数目众多,所以他们的庆功宴在几个更大地方,孙权都一一到场敬酒,说足感动激励的话,而在这次战役中死亡士兵和将领,他也一视同仁,为其家属送钱送物,风光厚葬。

所以为什么曹操、曹丕、曹睿祖孙三代到死都无法消灭孙权,孙权的个人魅力实在太大了,这种魅力与刘备、诸葛亮自然不同,这是一种让人有回家的感觉,是一种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安全感。

酒过三巡,孙权的话越来越多,从自己当年二十岁谈到现在四十岁,杨大功与之越谈越拢,让他感觉比跟诸葛亮、赵云谈话还更开心,因为诸葛亮太过严肃,说话极其严厉,赵云太守规矩,又拘谨,而孙权则不然,他没有长辈的架子,也没有一个书呆子的呆板和拘谨,他就像你是一个无话不谈的兄弟,一个对你有无微无至关怀却又并不唠叨的姐姐,一个愿意为奉献一切却从不图你回报的朋友。

当孙权知道杨大功愿意留在吴国镇守江陵之后,孙权仿若后代的书生中了状元一般。

杨大功没有跟孙权回建业,因为他怕坐马车,也怕坐船。

与杨大功畅谈了十几日后,孙权回建业去了,临走之时嘱咐陆逊好好照顾杨大功。

看着孙权离去,杨大功仿若有失。

孙权走的当天下午,陆逊就来告诉杨大功一件事,说:“杨将军即将有喜了。”

杨大功以为被陆逊知道自己与他女儿的事,不由地脸色一变,不敢说话。

陆逊道:“大王有二女,大公主今年十八岁,小公主今年十七岁,二女自小美貌聪慧,大王现愿意赐大公主与杨将军择日成婚。”

杨大功听了大吃一惊,自己都不认识面都没见过孙权的女儿,就因为替孙权提前结束了上次战役,孙权竟然如此大方,他不知道,这场战役打到最后,孙权还是要胜利的,只是被自己从中添加手脚,早结束了四个月而与。

陆逊在继续道:“杨将军有福了,与大王结亲,从此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杨大功道:“大都督说得哪里话,杨某又岂是贪图荣华富贵之人,实话告诉你吧,我有喜欢的人了。”

陆逊也大吃了一惊,道:“大王赐婚,岂能拒绝?”

杨大功道:“大王总不可能逼我做自己不愿意做得事情吧?”

陆逊道:“大王金口一开,岂能随便更改,你快快拒了你喜欢的那个女子,等着接受大王的赐婚。”

杨大功道:“那不行,男子汉大丈夫,岂能言而无信,我已经答应了她,取她为妻,我怎么能做食言的小人。”

陆逊道:“但此婚是大王所赐,你不能随便拒绝。”

杨大功道:“如果我拒绝呢?”

陆逊道:“拒绝就以违抗军令论处,罪大当斩。”

杨大功吓得“蹦”的一声坐在地上,因为据历史上记载,孙权的大女儿名叫孙鲁班,为人歹毒凶狠,为了一点鸡皮小事,就会使尽阴谋手段将对方整惨甚至整到死为止,倒是孙权的小女儿,名叫孙鲁育,凡事循规蹈矩,贤良淑德。

但是大公主孙鲁班在历史上是嫁给周瑜的儿子周循的,小公主孙鲁育是嫁给东吴大将朱据的,想不到杨大功阴差阳错来,孙权两个一恶一善的两个女儿居然还没有出嫁。

幸亏杨大功知道一些历史,要是贪图富贵,娶了那歹毒凶狠的孙鲁班,非被她折磨死不可,而自己却因为她是孙权的女儿不敢对她怎么样,杨大功甚至都可以想象那种炼狱般的生活。

看陆逊仿佛在为杨大功高兴,杨大功真想告诉他与陆冰冰的关系,但还是忍住了,孙权赐婚一事也没放在心上。

过了没几天,真的有人宣杨大功去建业与大公主完婚,杨大功大叫一声“完了”,想不到孙权到现还记着此事。

杨大功找了几天没找到陆冰冰,决定收拾东西找地方躲一躲,吴国是不能再呆了。

这一天夜里,杨大功趁守城兵将不备,偷偷溜了出来,来到长江边上,找了条船打算先渡江,然后西进自己找路想办法去成都。

江边坞口停着十几艘大小船只,杨大功选了一艘大的跳了上去,他担心如果用小船过江,可能被江水打翻,所以一定要用大船。

遗憾的是,杨大功不会开船,只在电影里看过那种用浆手划小船的操作方法,而且这里的小船还没浆,估计是吴兵怕人怕夜乱用,取下来收起来了。

杨大功在大船上研究了大半天,都不知怎么把船驶走,过了近半个时辰,好容易研究研究出一点点结果来的时候,陆逊已发现了杨大功想逃婚,派了大队人马来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