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活该他倒霉,遇到李石这等煞星。
此时,老天爷也颇为赏脸,零散的飘落几滴雪花下来,年轻人看着李石越来越近,睁大了双眼,嘴角露出了笑容,哟呵,哟呵的叫了起来,撇开亲兵,朝李石挥舞着大刀,冲了过来。李石并不擅长马战,所以,看得这青年冲过来,左手在马上一拍,身子腾空而起,手上大刀,就这么朝那年轻人砍去。
这时候,那年轻人才觉得不妥,哪有这样的人,有马不用,还凌空飞了过来的。只见面前一道人影越来越清晰,来人身穿破烂的衣甲,上衣甲上面的破烂,脱落的线头,都看的一清二楚,这人嘴里面还咬着一根不知什么名字的草,被风吹得上下晃动。来人手上那着一把大家伙,比自己手上的大多了,年轻人还百忙之中,比较了一下大家手中的刀的大小区别。
人,若鸟,如风,吹过。
后面的鞑子亲兵根本还没反应过来,李石已经是狠狠的一刀砍了下去,刀断,人亡。那青年一颗大好头颅,在自己手上的军刀断成两半的时候,也顺势飞了起来,血涌如泉。
李石人若鬼影,一把百斤大刀在他手里,宛若无物,直接朝那队还在发楞的亲兵冲了过去,左右劈砍,如同虎入羊群,没有一合之敌。这些人本是英雄,奈何,他们遇见的是李石这等非常理可揣摩之人。
他们呆住了,活了几十年,哪曾见过如此凶猛之人,只要一刀劈下,绝对是连人,带马,都是一刀两断。哪怕是天神降临,都没如此神勇。这时,死营的人已经赶到,每个人都是放弃了马匹,直接运起轻身之术,踏雪无痕,在地面上连点,瞬间已到了鞑子面前。在大军征战,他们或许连一个普通的老兵都不如,但在这几十人的战役里,他们刁钻古怪的身法,高深莫测的军刀,往往在意想不到的角度,轻轻的,将鞑子的喉咙割开。
只留下一丝嫣红。
不到片刻,只剩下了十余人,发话一喊,纷纷逃开。这批人,简直就是不人。
勾龙如渊赶到了,弓箭手赶到了。令下,箭发。数声惨叫响起。又是几具尸体跌落马下,为这草原添加肥料。
这些武林高手,死营士兵,杀的畅快,正欲上马再追,勾龙如渊顿时急道:“回城!再追者,斩!”但无人响应。
李石见状,心知不妙,顿时大吼道:“都给道爷我回来!”春雷乍起,轰轰烈烈。无人敢不从,三十人,丝毫无损,回到李石身边。
这时候已经有了数百鞑子冲上来,哪怕是铁打的,也钉不了几颗钉。勾龙如渊殿后,李石带头,望来路杀回去,绝不恋战。否则鞑子大军一到,绝对是骨肉成泥之局。
好在,离城未远,虽然这批死营士兵傻不愣登的放弃马匹,都用轻功赶路,但短距离内力未枯竭的情况下,不比马匹慢上多少。这时候,已经冲入了弓箭手射程之内。城墙上的弓箭手一见大人回来,还有一批健步如飞的家伙,一下子不知怎么一回事。还好多年的守城经验,让他们在看见鞑子的第一眼,就果断的放箭射击。
鞑子见状,也纷纷取箭还击。但这批死营高手,个个比兔子还快,比泥鳅还滑,三闪两闪,已经进了城门。而勾龙如渊则是刚准备进城,一个鞑子军官,认得勾龙如渊,搭箭,上弓,知道这是千古难得之机,马上一松手,三箭连发,一一逼近勾龙如渊。勾龙如渊心下大急,认得这军官乃是其中神射手别哲,情知躲闪不过,不如相信这盔甲威力。刹那间真元满布盔甲,一道黄色光芒闪过,箭破,碎成粉末,四散开来。人,安然无恙。
勾龙如渊哪敢回头再看一眼,急忙冲入城里,拉上吊桥。只留别哲一人,愕然错楞。
(我不擅长写战争的,只不过这一些战争是为了日后做铺垫,不得不写。至于日后的少数民族都不管瓦刺,蒙古,还是其他民族,为了方便,统称鞑子。这是仙侠小说,不是军事小说,也不会将这本书写成军事的。)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