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云俯身凑近鼻子仔细嗅了嗅,发现异香并非由金色圆卵发出,而是从其下的凹石槽里传出来的。于是便轻轻挪开金色圆卵,小小翼翼的把它放到一边,然后在凹石槽旁边蹲下身,认真研究起来。浅白色石槽不知是何材料结构,看上去光滑亮泽,质地极为细密,一点也不似普通山石那般粗糙,摸起来微微冰凉,感觉非常舒爽。圆弧形凹槽温润微湿,从内部隐约渗出一层薄薄的发光乳液,稀薄的似有似无。乳液散发出一阵阵浓郁清香,正是际云闻到的、一直飘逸在洞穴里的那股异香。
际云用手指在凹槽底再三摩挲,也未能成功沾取到乳液,这发光乳液似乎遇风便化成气,难以久存。随手以指关节敲打了几下,凹槽发出一阵叮叮声,清脆作响、极为悦耳。他尝试了许久,始终不得其法,于是取出惊魂灵剑,打算用剑戳戳看。
谁知那石槽看似坚固,其实却并不结实,他一个不小心用力太过,便将槽底刺破,迸出一团乳白色光华,当空荧荧射起。际云见事态紧迫,乳液又遇风既化,虽不知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但和传说中的灵石**挺像,闻起来如此清香,令人精神抖擞,全身充满力量,肯定不是什么坏东西,若是这样平白浪费那就太可惜了。于是顾不得多想,也来不及取瓶盛装,急忙俯趴上去堵住破口,咕咚咕咚就嘴喝了起来。
乳液入口即化、甘甜芬芳,清冽醉人,犹如琼浆仙酿,十分可口。际云一口气喝了十几口,算起来足足有一大杯,石槽方才停止喷涌乳液。感觉乳液不再继续喷流,他才意犹未尽的直起身,尚未来得及细看槽底破裂开的中空小洞,便突然感到丹田一阵发烫,炙人热力潮水般迅速上涌。际云知道是刚服用的乳液正在显效,急忙原地盘膝打坐起来,运功消化吸收乳液药力。
他心无旁骛的沉浸练功,不断循环往复,专心消化体内仿佛无穷无尽的新生能量,一连运转了好几个周天,方才基本把乳液力量吸收完全。再次睁开眼,他非常清楚的感到浑身充满惊人力量,玄天心法明显提升了一个层次,五官感知能力上升许多,周围方圆三十米内的所有声音动静都听得一清二楚,暗中物品也看得清清楚楚,武功似乎达到了和现实中地球上的相同境界。
对此巨大收获,际云自然非常高兴。打开资料光屏看了看,发现灵力不但全恢复,最大值竟然还达到7100多,一下子升高了将近5000,比之前三十多年的修炼总和还要高,是影风服用霁蔻魔果所得的二倍。看来这乳液说不定真的是传说中的灵石**,只有这种天才地宝、自然精华,才有可能具有此等巨大功效。他忍不住心中猜测,越发惊喜难抑,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得以和影风、兰雨他们分享这种难得的喜悦之情。
但实际上际云并不知道自己猜错了,这乳液虽然很像却并不是灵石**,而是比灵石**更珍贵、更高级、更罕见、更难得的千载空青。千载空青绝世稀有,虽比不上紫玉璇玑那么旷世奇珍,但也极为难得一见,功效自然比灵石**好许多。否则凭那金龟的身份地位、等级能力,又怎么会不远万里、长途跋涉,远渡重洋来此产卵孵?并且为了安全起见,又不惜使用那名贵的东西做小山峰,压挡在洞口作为防御。只是没想到被际云阴错阳差,得了莫大机缘。
金龟若知道此事,肯定会后悔当时不该一时仁慈轻心放了际云一马,以为他没有能耐挪开小山峰,进而二度闯进地洞。不过,金龟放过际云,也并非全然是善心仁慈,而是另有苦衷,太过小心谨慎罢了。当然即使金龟执意不放过际云,想要宁枉勿纵,他有特殊任务的传送道具,也不会有性命之忧,只不过大概会影响考试任务的顺利完成,也无缘得到千载空青,还有接下来那些奇珍异宝。
际云欣喜之余,查看了一下时间,顿时大吃一惊。原来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了2天,现在正是考试任务的最后一天,还有不到8个小时便是最后时间期限。他心中不禁暗呼庆幸,若是再晚醒来半天,便会被强行传送回去,延误任务完成。
时间无多又心急着回去,际云探幽之心顿时大减,不再细看凹槽下面乳液流尽、莹白如玉的空心石孔,也不打算细细探索那些错综复杂的通道洞穴。只是把凹槽和空孔连根掘起,收进储物腰带里,等日后再作研究。
然后又盯着金色圆卵凝视许久,最后终于决定不告而去,把它据为己有。想到这金色圆卵是那神秘莫测、功利深厚的金龟所产,机灵可爱且实力深不可测,最适合给兰雨作宠物。虽然现在不知道来历,但回去后总会查到线索资料,得以弄个清楚明白,王道尔身为智圣,知识渊博、见闻多广,或许应该知道。至于那些穷凶恶极、狰狞难看的蝎龟们就免了,自己见了都不由厌恶、难生好感,想来兰雨一定不会喜欢的。
再次收好金色圆卵,并且从壁隙上收集几十颗,比他自己的普通照明石,明亮好几倍的天然照明石,大概是蝎龟们采自深海的高级品。最后他随意扫视了整个大洞穴和层层龟卵圆阵一眼,见到无可留恋,便毫不犹豫地动身返回。当他穿过水下隧道进入水潭,正打算往上浮回去时,看了下面黑幽幽、深不见底的深潭一眼,不由心中一动。想想还有7个多小时闲暇,莫不如趁机到潭底一探,看看这地下潭底是否另有玄机?是否真的和外面大海相连?有没有别的通道存在?反正自己有避水珠护体,不用担心在水中的困难,潭中也除了些小鱼小虾、苔藻水草外,似乎没有别的猛兽凶怪的样子。
际云虽有寻幽探险之想,毕竟性格谨慎小心,防着潭中有怪物虫兽之类潜伏,故而暗中也颇戒备。他举着照明石,往下游走了一百多米,感到潭水越来越寒冷,即使周身有气囊护体,并未直接浸在水中,却仍能清楚感受到寒气袭人。
随着潭水深度的不断增加,温度亦愈发降低,虽然潭水没有结冰,却有零下的感觉。渐渐的就连刚刚服用完千载空青,功力大增的际云,也开始感到不适。幸好他早已预先穿上了流岚佛衣,否则更加难以忍受,即使这样仍被冻得缩手缩脚,行动也不由迟缓了许多。同时四周无形的重力水压渐渐增大,给人一种将欲窒息的强烈感觉。
又往下潜了大约两百米,潭水愈发森寒难耐,他呼出的空气都化为浓浓水雾,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四肢也早已麻木僵硬,尤其是长时间握着照明石的右手,指肘两处的关节均无法动弹,只能保持同一个姿势移动,酸麻疼木难受极了。周围所过之处,鱼虾绝迹、苔藻灭形,仅有光秃秃的岩壁,而深潭仍一片漆黑,森幽阴深、不见尽头。
不过事已至此,又怎能半途而废?际云秉着锲而不舍的精神、百折不弯的执著,颤颤抖抖的咬着牙,决定死命坚持到底,不到不得已时决不放弃。就在他仿佛身陷冰窟、通体透凉,冷得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终于在无尽的静寂黑暗中看到一丝亮光,潭底总算是顺利到达了。潭底境象益奇,到处琉璃珠缨,哪里都是明如白昼,岩壁千奇百态的钟乳。那发光之物俱嵌在贝壳内隙之中,是一颗颗大如鹅卵、晶莹洁白的上等珍珠,潭底水中光明便由这些发光珍珠所映照。
头上脚下的际云调转过身子,轻轻落在潭底站定。一阵更加阴冷百倍的寒气,立刻由地上从脚跟急剧升起,须臾间传遍全身各处,凉入骨髓、痛彻心肺。他差点一个喘不过气来,当场僵成塑雕,于是急忙用力蹬离开异常冰寒的潭底地面,隔着半米距离悬浮着,透心的冰凉方才稍稍退去。
他喘息恢复片刻,然后开始慢慢搜索起来。潭底面积并不大,只有数百平米而已,地形高低起伏,稍嫌崎岖不平,有点复杂难行。虽有四周岩壁上贝壳里的发光珍珠照明,却仍十分幽暗昏明,何况那贝壳还不时开开合合,镶嵌其中的发光珍珠仿佛暗夜星辰般明灭闪烁,光线也便随之时亮时暗、忽闪忽闪的。
开始的时候,际云在错乱的礁石沙砾堆里,看到一些埋藏其中的贝壳,用剑随手挑出来,这些贝壳大如脸盆,极为坚固结实,两个壳瓣紧密闭合在一起,没有一丝缝隙。他好奇之下,用力以锋利的宝剑剑尖撬开一个贝壳,赫然发现一颗大若鸡卵的红色珍珠藏在其中。盈盈红玉般透明纯净的珍珠,握在手里滑腻舒服,并且清香扑鼻。
际云爱不释手的把玩好一会儿,才依依不舍得收进腰带。随后又把其他五六个贝壳全都强力打开,结果又找到3颗相似的红色珍珠。还有一颗更大的黑色珍珠,以及2颗完全一样的、同壳双生的孪胞橙色珍珠。这些全都是极其珍贵罕见、用途功效莫测的稀有珍珠品种。
接着,在潭底一角光线难至处,际云又惊讶的发现一座半人高的蓝色珊瑚。被照明石亮光照射到,便折射出亮晶晶、蓝灿灿的流光异彩,里外晶莹透明,无一丝瑕疵,隐隐有波纹起伏。轻敲身上,竟发出丁丁之音,通体冰凉铁硬。
际云虽然多读奇书,也不知道这蓝珊来历,看来只好先收起来,然后等回去再慢慢查询或者求教他人了。于是便小心翼翼的用惊魂灵剑,将蓝色珊瑚连根砍下,整个装进腰带里。当然,旁边的几株盆景大的小蓝珊,他也没有放过,统统一并笑纳啦。反正是无主之物,再说把它们留在这人迹难至的深海孤岛、地下深潭中,不见天日还不如自己拿着,更有机会使之物得其所、物尽其用。
最后意外的,在蓝色珊瑚根部的岩石附近,一个极不起眼的缝隙凹陷里,际云找到两块碧绿色的晶石。绿晶石手感极佳,且温润如玉,完全不似蓝珊和周围岩石潭水那般冰寒刺骨。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凭经验和直觉,际云却知道这绿晶石必然另含古怪和大有来历,甚至用途神秘,不过这些仍需回去后再作查询打算。
把珍珠、珊瑚和绿晶统统收进腰带装好,又收集了岩壁上十几颗最大的发光珍珠,际云对此行收获甚丰,感到非常高兴,觉得不虚自己不畏奇寒,下来冒险探幽。不过除了一些细小的窄道外,并未发现其他和外面相连的通路。他目的达成,便不想继续磨蹭下去,一则时间紧迫,去掉这番折腾,仅剩不足6个小时余闲;二则潭底实在太过寒冷,仿佛冰窖雪窟一般,非常人所能忍受,他呆久了越来越感到痛苦难耐,自然不愿多作停留。
于是际云便急匆匆打道回府。他归心似箭、施尽全力从潭底往上浮,速度自然快极,不到一刻钟工夫就返回潭面,又运起功力倍增的轻功,三两下便纵跃到矮丘平顶上。距离他上次下洞,时间已经过了2天多,小山峰早已被崖下千木全部拉移开,露出下面五六人大的整个洞口,毫无遮掩的一览无余。
际云挥剑斩断绑在小山峰上的数百绳网,登时听到崖下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声,顷刻间,沉重的千木齐齐坠地,气势极为骇人。滚落海滩戈壁的木筏,溅起的沙石水浪,顿时惊飞海鸟无数。
他虽然斩断了绳索,阻止小山峰继续被拉动,但小山峰已经远远离开洞口十几米,现在凭际云一人自然无法将之恢复原位,即使比起三天前,他刚刚服用过千载空青,灵力跃升4000多,玄天心法大为进步,结果也是一样,仍然不能移动万钧沉重的小山峰分毫。他再三试了几次,均以失败告终,只得不甘心的妥协放弃。
但如果就这样放着毫无遮掩的洞口不管,他又感到过意不去,毕竟这是自己一手造成的,由凭空得到了许多好处。于是他便放出不死黑金刚王们,让他们从矮丘下面附近寻来几块大石板,拼凑在一起,勉强遮盖住洞口。最后又在上面并排摆放六根大圆木干,来回折腾了大半个小时方才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