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谪居正是君恩重
作者:丹东大米汤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293

看着独自坐在庭院里的卫青,平阳公主心里涌进一阵爱意,从此,就将与他相伴一生

了,很久以来,就在期盼着这一天,只是没想过会那么久,用了那么多的心力,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累了。

拿着长衣,走进卫青,这才发现原来他竟是在擦拭那对剑——龙翔和凤舞,多好听的名字,龙与凤相依相伴,翱翔天际,这一生,就如此了吧!

静静的坐在他身边,爱慕的看着他的一举一动,“你怎么起来了?”

平淡的语气,隐隐带着关心,平阳公主心中微喜,“你不也起来了吗?今天怎么不朝?”

“快走了!”眼睛还是在对剑上,“已经备好马了。”

“这对剑……。”试探性的问,没有完全说完,就是等他的反应。

“皇上也说过,这对剑,可是价值连城。”

“即使价值连城,也不用每天擦拭。”平阳公主终于流露出心中的不满。

也许没听出她语气中的不满吧,卫青始终一言不发,只是认真的将那两柄雪亮的长剑放下鞘中,然后卫青站了起来,把对剑珍重的交给平阳公主。

“公主,此剑过于珍贵,不得不每天擦拭。”

原来他知道的,为什么他总是这么不愠不火,别人的一切想法都与他无关呢?

不知今天又要说什么,坐在建章宫内,卫青总有种无助的虚弱,这里不是战场,总觉得无法施展才华一般的憋屈。

“皇上。”

众人转过头,却是人见人厌的主父偃,可是众人的厌恶,并没有妨碍他在一年之内青云直上,从郎官升迁至中大夫,每次他都有惊人之言,且听他今天说些什么。

他的眉目和以往一样的惹人讨厌,就连他闪烁不定的眼睛,都是让人讨厌的,可是他说出的话,却使每个人心中微微一颤,“皇上,下臣今天斗胆想与皇上及诸位大人一同讨论诸侯国的问题。下臣以为古代诸侯的土地不超过百里,强弱的形势很容易控制。如今的诸侯有的竟然拥有相连的几十个城市,土地上千里。

天下形势宽缓时,则容易骄傲奢侈,做出**的事情,形势急迫时,则依仗他们的强大,联合起来反叛朝廷。现在如果用法律强行削减他们的土地,那么他们反叛的事就会产生,前些时候晁错的做法就出现这种情况。

如今,诸侯的子弟有的竟是十几个,而只有嫡长子世世代代相继承,其余的虽然也是诸侯王的亲骨肉,却无尺寸之地的封国,那么仁爱孝亲之道就得不到显示。希望陛下命令诸侯可以推广恩德,把他的土地分割给子弟,封他们为列侯。”

原来如此,无论聪明还是愚蠢的朝臣,都听出了主父偃的企图,他要对付各诸侯王,一旦各诸侯王辖地被分封,诸侯王的实力就大大的削弱了。这个主父偃,又说到皇上心里去了。

好一个主父偃,真是字字句句都说到朕的心里了,这个建议既迎合了朕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了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真是太好了。

“朕看这个建议很好,其他人还有什么建议吗?”

众人面面相觑,建议?什么建议?这个时候提建议,不是存心让皇上不痛快吗?所以除了附和主父偃的“建议”,他们还能有其他的建议吗?既然不想自讨没趣,那就没有建议!

“好,御史,制诏,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

卫青微微抬起头,武帝满脸的笑容,看来,刚才的猜测,一定是正确的,这番话,不过是皇上心中所想,而主父偃说出来而已,看来,这个主父偃还真是个人物。

车旁传来一阵喧嚣和女子的哭声,“长平侯,前面有人打架,是否绕路而行?”

车外的笑声那样的熟悉,难道是赵丽?

卫青掀起车帘,果然是赵丽,他不知和李敢又干了什么坏事,满面的坏笑,再看看正在哭泣的女子,一定是他们又欺侮了这个女子,现在如果上前,不能不救那个女孩子,这样一来,就扫了他们的兴,不如绕路而行。

“绕道!”

马车转过车头,慢慢走了两步,就听赵丽的声音,“李敢,你看她哭得这么厉害,不如给她点银子……。”

钱,在他的心里,什么都可以用钱来摆平!只是不知这道推恩诏令下了之后,淮南国发生了巨变,他还会这么高兴吗?

从车帘后看过去,他和李敢笑得前仰后合,难得欺侮人,也是值得高兴的事吗?

“什么?推恩令,要我们把诸侯国裂土分封给子弟!”淮南王一拍案几站了起来。

伍被躬身道:“从长安传来的消息,的确如此,而且已经有诸侯王开始推恩了。下臣听说,河间国、淄川国已经分封了。河间国先后分为兹、旁光等十一个侯国,而淄川国分为剧、怀昌十六个诸侯国。

今天早上接到从赵国传来的消息,赵王已经下令赵国分为尉文、封斯等十三个侯国。

大王,大势所趋,看来,就咱们不推恩,也不行了!您还是快点和衡山王商量一个对策出来吧!”

伍被退出后,淮南王无力的坐在王位上,对策?有什么对策?三个最大的诸侯国已经推恩了,如果此时淮南国和衡山国不推恩,不是明示告诉刘彻,他们生存反意吗?下一步,城阳、广川、中山、济北以及代、鲁、长沙、齐等诸侯王国也会分为几个甚至十几个侯国。

根据制律,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当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辖区在缩小,而朝廷直辖土地在扩大。就一招,朝庭不用进行黜陟,而蕃国就自析了。

好毒的招术,当初主父偃到淮南时,应该留下这个人,那样现在也不会这样被动了,只不过,当时听了他的夸夸其谈,除了觉得厌恶之外,还是厌恶,谁曾想到,刘彻会用这样一个丑陋之人呢?

失误啊!真是一大失误,难道天子与大王之间,就存有这样的差异吗?畴谋良久,什么成效都没收到,就被一个推恩令打败了,难道大事真的不可成吗?

推恩令!推恩令!这推的是什么恩?

淮南王越想越恼火,“来人,传太子。”

两柱香功夫,太子刘迁跑了过来,看他身衫不整的样子,淮南王已猜到他昨夜一定又狎妓去了,真头痛,如果让金娥知道,还不知要闹多大的麻烦。

“你姐姐有消息了吗?”

“姐姐最近没有消息。”

“没有消息,你就放松了吗?你天天流连秦楼楚馆,难道不怕你的妻子知道吗?”刘安恨铁不成钢般注视着自己的儿子。

刘迁低着头,一言不发。

看着他垂头丧气的模样,刘安在心中慨叹,为什么刘景会有刘彻这样的儿子,而自己的儿子却这样的不成气侯。

夜幕降临后,花园里显得异样的安静,主父偃坐在武帝面前,不敢用手去拍打正在盯咬自己的蚊子,这临水的阁,蚊虫竟然这样的多。

“主父偃,推恩令下达后,果然有效,现在只有淮南国没有分封了,刘安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太子刘迁,另外一个是庶出的儿子刘不害,淮南王一直没有分封土地给他,不过,仅淮南一地,想要对付天朝,简直蜉蚁撼树。”武帝的心情看来很愉悦。

主父偃偷偷看了看四周,“皇上,下臣还有一个建议。”

武帝向后,靠在圈椅上,“说吧!”

“下臣想,推恩令不过是第一步,下一步,我想可以考虑对诸侯国任官的人员,进行限制,凡是在诸侯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员,同时,不允许他们进入中央任职,这样一来,可以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同时,皇上可以下达严令,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结党,这样一来,就可以孤立各诸侯王。”主父偃平静的说出在心中想了很久的计策,他知道,皇上一定会同意的,因为,这些都是皇上自己的想法。

果然,武帝笑道:“这两个政令实行以后,王、侯二等封爵制度虽然还存在,但是新封的王侯只能衣食租税,不能过问超过计划国的政事,封土而不治民,好,好!果然好!”

一个月后,这两项建议就以政令的方式发到了各个诸侯国,和预期的一样,各诸侯王虽然对新的政令议论纷纷,但仍然不情不愿的执行了下去,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和巩固。

一列的竹竿架,竹竿上缠满了蔓藤,卫青耐心的把落下竹竿的蔓藤重新缠到竹竿上去,平阳公主捧着一杯水走了出来,“卫青,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玩儿。”

卫青接过水杯,“不是没什么事吗?”

平阳公主道:“什么没什么事啊!推恩令这么大的事,还不是!”

卫青笑道:“皇上推恩,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说你是木头,你真是木头,皇上在整饬诸侯国,你以后,少和赵丽来往。”

“赵丽又不是诸侯王。”

平阳公主非常恼怒,这个人怎么就是不开窍呢?虽然赵家不是诸侯王,可是赵家与淮南王暗里、阴里的关系,可是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