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愿得此生长报国
作者:丹东大米汤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950

这么快又回到了塞外,耳中似乎还能听见长安的市嚣,马蹄阵阵,黑暗中看不到征尘滚滚,只有千万匹战马一同奔跑时,大地的颤抖,回过头,已经看不到长安的灯火,再也体会不到长安的温柔。

难道我老了吗?卫青这样问自己,为什么对长安总是那么的留恋呢?就连在战场上建功的**,都不能与这种留恋相比拟。

此次大军,兵分三路,自己带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发;游击将军苏建、强弩将军李沮、骑将军公孙贺、轻车将军李蔡一同从朔方出发,大行令李息和岸头侯张次公,从右北平出兵,一同攻打匈奴。无论如何,这次都会沉重的打击匈奴的右贤王所部。

“右贤王,我们的探马回报,汉朝的军队分兵三路,向我们的营地出发了。”

“没关系,他们距我们这么远,怎么可以一夜之间就出现在我们的营地,来人,传酒上来,今天要一醉方休。”右贤王不以为然的看着听到传令兵的传言后大惊失色的属下。

酒肉流水般的送了上来,右贤王和手下在大帐里持续喝酒作乐,根本不把汉军已经出击的消息放在心上。

“右贤王,我们要不要派人防备一下。”

“防备什么?我就不相信卫青插了翅膀,可以飞到这里。”右贤王对下属的建议嗤之以鼻,“来人,把前几天俘来的汉朝女人,挑几个漂亮的,拉到大帐来。”

天已经完全黑了,云层极低,除了汉军的火把,完全没有其他的光,卫青紧皱着眉头,以目前这样的行军速度,在明天天亮前,是不可能赶到右贤王的营地。

“传令兵,传令下去,熄灭火把,向匈奴的右贤王营地急行军,明天天亮前,必须赶到。”卫青厉声的传令,只有在这个时候,卫青才完全忘记了长安的诱惑。

命令下达后,天地再没有一丝光辉,大军在黑暗中行进的迅速明显加快了,看来,明天一定能够赶到右贤王的营地了,卫青在心里微微的笑着,这样的冒险,早已不是第一次,可是不知为什么,这次却有些不安,也许稳扎稳打,是更加适合与匈奴人作战的方式。

晨雾还未散开,汉军已经将右贤王的营地团团围住,只待卫青一声令下。而此时,右贤王的营地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人声,甚至看不见巡营的士兵,一夜的狂欢后,自右贤王以下,几乎所有人都处于酩酊大醉的状态。

“将军,似乎营里的人都喝醉了酒,只有少数的士兵在巡营。”

“好,压低声音,全线冲进营去。”

听到帐外杀声震天,右贤王艰难的从人堆里挣扎出来,“来人,到底发生什么事?”

“右贤王,汉军从营地的四个方向冲了进来,目前外围的防线已经被突破了。”

“什么?外围防线被突破了!完了,完了,还不快去备马,立即离开这个地方。”

“是!”

汉军潮水般的涌入匈奴的营地,打得匈奴人抱头逃窜,乱成一团,乱军中,右贤王带着一个女子,在数百个精壮的士兵掩护下,冲出了汉军的包围。

“将军,右贤王逃走了。向北边跑了。”

正在拼杀的卫青转过头,对跟在身边的轻骑校尉郭成大声道:“郭成,你带人去追。”

和往常一声,大战后的战场显得异常的安静,投降的匈奴士兵低垂着头,列队将手中的兵器和身上的铠甲以百人为一组放成一堆,然后浑身血污的走到一边,列队站好。

虽然这些投降的匈奴士兵列队不齐,但是他们仍然显得很有士气,卫青不由在心中感叹,匈奴人真是天生的战士。

“将军……。”苏建满面喜气的跑了过来,卫青也是满面的笑,这次打败了地位仅次于匈奴大单于的右贤王,不仅仅能获得丰厚的封赏,更重要的是对匈奴单于的一次沉重打击。

整理好缴获,卫青下令班师,郭成却回来了,“将军,下臣带人追赶了几百里,都没有追上。”

卫青笑道:“没想到这个右贤王喝酒不行,逃跑的迅速却很快。”

众人大笑,卫青伸手拍了拍郭成的肩头,“行了,回家了!”

建章宫从来没有这样的明亮,几乎所有的油灯都点然了,这些灿烂的光辉中,就连武帝严厉的面孔,都显得温和了。

元宝站在武帝身后,轻声的宣布着此次的战果,“俘虏小王十数人,匈奴民众一万五千余人,牲畜数千百万头……。”

武帝的脸,闪烁着雄心和壮志,他的目光深远,似乎已经看到了正在凯旋的卫青,甚至能够听见将士们的欢呼声,“行了,元宝,叫人拟诏,封卫青为大将军,统率所有的汉军。不用等卫青回长安了,派特使到军中去宣旨。”

听完旨意,卫青忍不住热泪盈眶,没想到,一个骑奴,竟然能够得到如此的荣誉,那个囚犯的预言又在耳边响起,“你必定官至封侯……。”

长草间,卫青仰起头,天空中掠过一队归雁,它们终于可以回家了,而自己,又可以回到长安了。长安!是的,长安!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的长安!

注视着跪在丹墀下的卫青伟岸的身形,武帝觉得他是那么的惹人喜爱,竟然能够贯彻自己的战略,并且一步一步的实行它,卫青,真是一个天生的将才。

武帝微微对元宝一示意,元宝会意的向前走了一步,“传诏令:大将军卫青亲自率领战士攻杀,以致军队获得大捷,俘虏匈奴之王十多人,加封卫青六千户,为表彰卫青为天汉所取得的功业,封卫伉为宜春侯,卫不疑为阴安侯,卫登为发干侯……。”

诏令宣完后,大殿上一片静寂,众人都被这样的恩典所惊呆了,卫青的三个儿子,都尚在襁褓中,竟然因卫青一人的战功封侯,皇上对卫青的宠爱,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皇上,下臣的三个儿子,还在襁褓中,没有征战的劳苦和功绩,而且我侥幸能在军队中任职,并依赖皇上的神圣威灵,才使军队获得胜利,同时,也是各位校尉们拚力奋战的功劳。皇上已经加恩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三个儿子都不敢接受封赏,下臣乞求皇上将这些恩典降给那些在军中奋力杀敌的将士们,用来鼓励他们的的勇敢和努力。”卫青五体投地,伏在地上。

大殿上的静寂仍在持续,没有人敢抬头看武帝的神色,除了卫青,没有人敢这样的违逆皇上的意愿,更何况,这是天大的恩典,卫青竟然推辞,这不是在伤害皇上的脸面吗?

良久,武帝缓缓开口,“朕没有忘记各位校尉的功劳,其实朕已经在考虑他们的封赏了,御史何在?”

御史忙站了起来,“皇上,下臣在。”

“传朕的诏令,对在此次战役中有军功的校尉进行封赏……。”

过了午时,茶楼里仍然人声鼎沸,赵丽伸手倒了一杯茶,却凝神在听李敢的滔滔不绝,“皇上的诏令:护军都尉公孙敖三次随大将军出征匈奴,经常接应各军,率领一校人马,捕猜匈奴小王,封为合骑侯,都尉韩说随从大将军从窳浑塞出兵,直打到匈奴右贤王的王庭,在大将军的指挥下博杀奋战,俘获匈奴小王,封为龙頟侯,骑将军公孙贺跟随大将军俘获匈奴小王,封为南窌侯;轻车将军李蔡两次随大将军俘获匈奴小王,封为安乐侯,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为涉轵侯、随成侯、从平侯,各领食邑一千三百户,还有……。”

“说完了吗?还有?还有什么?喝口茶吧!”赵丽淡淡的说,然后把茶杯递给李敢,“又不是你封侯,那么激动干什么?”

“一下子封了十个侯,而我爹,现在还是庶人,天天被那个霸陵尉气得半死……。喂,赵丽,我听说皇上特许霍去病800骠骑,我们也参加吧!你和霍去病那么熟,只要一句话……。”李敢欺许的看着赵丽。

赵丽不紧不慢的喝了一口茶,“一句话?你以为霍去病真有那么好讲话的吗?求他?不如求卫青,可是求卫青,又得见平阳公主,我讨厌她。不过,如果你想参加,我可以和霍去病说一声。”

“真的吗?太好了,赵丽,如果我封了侯……。”李敢兴奋的设想着。

看着他向往的神色,赵丽转过脸,冷冷的看着窗下如潮的人群,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一个李敢,一个霍去病,还有那个卫青,都是冷血的屠夫,难道战争真的那么好吗?死那么多的人,不过为了争一口气,值得吗?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男人的虚荣心而已。而后果,却是血流千里、尸积如山。

建功封侯!建功封侯!难道男人没有功业,就什么都没有了吗?真讨厌!

“赵公子,赵公子在楼上吗?”

李敢伸出头,“在,什么事?”

“大将军在府中设宴,属下特来邀请赵公子!”

宴请!宴请什么?为了他杀了那么多的人,用别人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仕途吗?这样的一个人,竟然跑来,邀请自己为他庆功?也许下定决定此生游戏的人,天下间只有自己吧!